【文汇学人·访谈录】
巴得胜:只要有联系,就可以互相促进发展(之四)
文汇报:西方国家盛行民族国家理论,与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有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不能套用西方国家的“民族国家”理论,而是“文明型国家”,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巴得胜:中国是个文明型国家,一直持续到清末,也有人认为是清初。中国在清代是个区域范围比较广的多民族国家,清王朝用儒家中的“德”这个概念来管理国家,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当时的中国依旧是儒家文明型国家。
民族国家是19世纪的欧洲现象,当时许多欧洲国家陆续完成了向民族国家的转变。这一时期,欧洲强国也陆续进入中国,对中国产生了一些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效仿西方把封建帝制国家变成民族国家,可以复兴中国。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是文明型国家变成民族国家的时代,这种观点将文明型国家与民族国家完全区分开来。
但也有人认为,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是沿着一个地区的文明历程发展起来,民族国家与文明型国家不能完全分开,比方说,中国历史上有“统一国家”的概念,即“天下”,中国当前依然保留“统一”概念,可以说永远的“天下”概念还在,这其中的“天下”是个文明概念,而非民族国家概念。从目前来看,中国是个现代化的国家,也是个多民族的民族国家,因为沿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文明概念,所以还是个文明型国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国家是个过去的政治概念,今天的欧洲已建立欧盟,相对民族国家来说,欧盟是一个现代概念,这也会影响到中国。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国家之间的来往更加密切,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没有完全独存于世的国家,所有国家都属于一个世界。民族国家的概念里含有各国独立的含义,但反观今天,一个国家的发展肯定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所谓的“独立”很难界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国其实有文明型国家、民族国家、世界型的地区三个时代的印记。
文汇报:2004年,学界曾有人将中国的发展制度称作“北京共识”,以区别于美国的“华盛顿共识”,请问您如何看待“北京共识”?
巴得胜: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对欧洲慢慢产生影响。对于这种影响,西方学者褒贬不一,比较乐观的看法是欧洲国家应继续发展经济,与中国有商贸往来对欧洲经济有促进作用,毕竟落后国家比发展的国家更具有危险,会产生移民、战争等问题。
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学开始用一些名称来标识一些政经领域内的现象,比如“全球化”,而对中国发展的看法缺乏一个对应的名称,因此学者们仿照“华盛顿共识”,创立了一个“北京共识”来统称这种非欧美式的发展方式,之后“北京共识”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尤其在欧美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经济问题越来越多,中国的发展反而越来越好,不少中国企业还把并购事业发展到了欧洲,非洲拉美国家因为殖民地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需要,更加偏好中国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欧美国家的影响力。
“北京共识”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在慢慢改变,比如,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在带来社会进步、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副作用,所以提出要按照科学方式发展中国,比如,今天我们会看到,人们更多采用居民自治的方式来解决区域范围内的问题,这是在过去没有的。
在发展中,因为历史文明不一样,中国不需要变成欧洲,欧洲也不需要变成中国,但只要有联系,就可以互相促进发展。
文汇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快速崛起的进程,各种议论声也不绝于耳,其中,既有肯定“中国道路”的赞扬声,也有一轮又一轮驱之不去的“中国威胁论”。您对此有何想法?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突发事件报道有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有欠公正,您对中国信息在西方的传播有何建议?
巴得胜: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的人觉得中国的发展带来危险,也有的人对中国投以羡慕的眼光。对于中国的发展,欧洲有很多声音,有人建议追踪中国的发展方式,也有的人认为应更加尊重本土文化,这种态度的分歧在中国本土也存在。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发展不存在危险,因为当今形势下,一个国家不会独立发展,它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国家联动,我常跟我的学生说,世界将来会是“中国化”的,但中国的发展是“欧洲化”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应该尊敬别的国家的历史、文化、特点;应该承认每一个合作不可避免受到他国文化的影响。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合作都会改变自己,僵硬地、死板地固守自己的文化是不可能的,只有这样才是人类共同的和平发展的唯一可能性。
西方出现对中国的不公正报道,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上有差异。现在很多西方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学习一个学期的汉语就开始解读中国的报告,但会看报告与理解明白报告是两回事,理解中国的一些现象除了懂语言,还要对中国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文汇报:您所说的“世界将来会是'中国化'的,但中国的发展是'欧洲化'的”该如何解读?
巴得胜:这句话的核心是国家之间的互相影响会越来越多。
今天,国家跟国家的来往愈加密切,国家的发展都会受到彼此影响。比方说,欧洲人会购买中国公司制造的商品,看中国电影等等。他们会受到中国的影响,会对中国产生兴趣,他们中的部分年轻人会去中国留学,来自中国的一些理念也会慢慢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当中……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欧洲被“中国化”了。
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来往也影响到中国。比方说中国人在欧洲留学,了解欧洲的文化知识,这些知识会被他们带回中国,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欧洲对中国的影响有许多具体表现,比如,北京的多个现代化大厦都是由欧洲人设计……再比如,马克思是欧洲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在欧洲形成,而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现方法,这也是中国发展“欧洲化”的一种诠释。
我相信,将来中国与欧洲之间会有更多的互相影响,因为我们的来往也在扩大。
(节选自《比利时根特大学南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巴得胜:欧洲汉学正从纸上走到纸下,变得更加实用》,刊2014年5月13日《文汇报·文汇学人》)
编辑:刘力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