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又有一批文史名家和科学巨匠与世长辞。
回顾这些大家、大师的生平,哪怕只是寥寥数语,我们仍可感受到他们的博学、睿智和光辉的人格魅力。执着学术、追求真理、沟通中西文化、与祖国共命运……斯人虽远行,可一代学人的风范和风骨注定会留存,不断激励后人。
傅璇琮
1933年-2016年1月23日,享年83岁
著名出版家、学者。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等。
傅璇琮一生致力于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在古代文史研究领域著述丰富,被学界认为是近30年唐代文史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他长期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及古典文献整理工作,主要著作有 《唐代诗人丛考》 《唐代科举与文学》 《李德裕年谱》 《唐翰林学士传论》 《唐诗论学丛稿》 等,并整理了 《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资料汇编》 《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 等古籍。由他做的“杨万里范成大”和“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资料汇编,开辟了中华书局资料汇编的先河,成为有功于学界的一大特色。
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曾评价,傅璇琮影响最大的书当属1980年出版的《唐代诗人丛考》,这也是傅先生的第一部著作,“这本书改变了国内学者研究古代文学的习惯,影响了一代学者”。
除了个人著书立言,傅璇琮也常常“为人作嫁”,给他人的学术研究提供方便。在傅璇琮经手编辑的书籍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 《万历十五年》。
2015年12月,傅璇琮凭其著作《唐代科举与文学》 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在国际、国内学术界赢得极大声誉。该奖颁发时,傅先生已病了很长时间,此前他撰写的书面获奖感言,也成了他一生最后的文字:“从八十年代到今天,古典文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希望今后的研究者能够进一步开阔视野,更加广泛地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方面来探讨古典文学……我虽已为耄耋之年,仍引领以望!”
梁思礼
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 享年91岁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梁思礼是梁启超先生最小的儿子,他1924年8月24日生于北京,1941年赴美留学,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后,1949年10月回国。1956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成为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也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从此,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我国导弹与火箭事业中。他担任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
1986年出版的 《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 一书这样描述和评价了梁思礼的创新性贡献:为提高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专家梁思礼和他的同事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计算,完成了关机方程和导引方程的推导,从而有可能用一个中速度、小容量的箭上计算机完成大型运载火箭的高精度复杂运算。这样的制导方案和国外常用的平台式制导系统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为我国惯性制导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梁思礼曾说,“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杨绛
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 享年105岁
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之妻。
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当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
杨绛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1949年后,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其散文代表作 《干校六记》 出版于1981年,畅销于整个上世纪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杨绛的小说代表作 《洗澡》 出版于1988年,在知识分子当中引起很大反响,作品亦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出版。
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如评论 《堂吉诃德》、《小癞子》 (LazarillodelTormes) 和 《塞莱斯蒂娜》 (LaCelestina) 等文章以及论英国作家菲尔丁等。作为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成就卓著,除《堂吉诃德》 外,她还翻译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法国文学名著《吉尔·布拉斯》 (AlainReneLeSage) 以及古希腊散文柏拉图 (Plato)的“对话录”《斐多》 (Phaedo) 等。
跨入新世纪之后,杨绛在整理编订钱钟书遗稿之余,又创作了 《怀念陈衡哲》 《难忘的一天》 和 《我在启明上学》 等多篇忆旧散文;出版于2003年6月的家庭纪事散文 《我们仨》,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成为2003年的超级畅销书。2014年,103岁的杨绛新书 《洗澡之后》8月出版,这是杨绛先生在98岁后为其小说 《洗澡》 所写的续作。包括 《洗澡之后》 在内,数篇未发表的杨绛先生作品收入在2014年8月出版的9卷本 《杨绛全集》 中,《全集》 共270多万字。
杨绛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钱钟书夫人,钱钟书对杨绛的爱情誓言亦流传甚广,“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陆谷孙
1940年—2016年7月28日 享年76岁
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专于莎士比亚研究和英汉辞典编纂。
陆谷孙1940年出生于浙江余姚,1957年考入复旦外文系。在“文革”那段动荡的岁月里,陆谷孙被派到新英汉词典的编写组,1976年他开始参与 《英汉大词典》 的筹备和编写;1986年,陆谷孙被正式任命为 《英汉大词典》 的主编,他承诺“一不出国,二不兼课,三不另外写书”,全身心投入,直到1991年《英汉大词典》 大功告成,陆谷孙才幽默地表示,自己终于得以“痛快地睡了一觉”。1500万字的 《英汉大词典》,是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英汉词典,更被选入联合国必备工具书。新千年伊始,陆谷孙又将心力投入了 《中华汉英大词典》 编纂,意在架起语言与文化对等交流的桥梁,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被世界了解。
除了皓首穷经、其乐无穷地编纂词典,陆谷孙先生最为享受的身份是———“教书匠”。在复旦,陆谷孙是著名的英语系“老神仙”,这不仅指他的学问之深、辈分之高,更指先生的性格风骨。长期研究莎士比亚的陆谷孙,是外国文学的“知音”,但他要求学生热爱母语:“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一定要把汉语作为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他时常为学生朗诵杨绛的一段文字,“我们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2010年,在作为教师代表在复旦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言时,陆谷孙曾语重心长地说:“进大学的学生都是来做智力瑜伽的,而不是成天追求宝马。其实我内心不是很反对宝马。我是希望大家今后无论是宝马还是自行车,都能欢笑。”2012年,复旦学生自发票选“复旦十大杰出教授”,执教复旦外文学院40余年的陆谷孙排名首位。
钱永健
1952年2月—2016年8月24日 享年64岁
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钱永健是当今生命科学集大成的科学家,几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大奖,也是唯一一位华人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双得主”。
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年少即成名,8岁时的实验记录本如今被收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博物馆中,16岁时,他以研究金属与硫氰化合物结合的论文,获得美国“西屋科学天才奖”全国一等奖,后来获得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化学和物理,后来他前往剑桥大学深造,于1977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
钱永健1989年起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作,2004年获得有诺贝尔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医学奖。学者饶毅介绍钱永健的工作和学术成就时曾说:“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作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界都爱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认为钱永健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奖,也可以是生理学与医学奖。”2008年,钱永健凭借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共享该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
日常生活中的钱永健毫无大科学家的范儿,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拎着头盔进实验室。即使在他获得诺奖后,学校为他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也没穿西装,只是一件普通短袖上衣和长裤。闲暇时喜欢弹钢琴,爱好潜水,还曾经参加过马拉松长跑比赛。
今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24日,64岁的钱永健如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外出,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
严东生
1918年2月10日—2016年9月18日 享年98岁
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严东生是中国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奠基人,被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誉为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人之一。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在高温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特种无机涂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严东生1949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博士学位。当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次年,他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严东生直接参与1956年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1962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 《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 的起草,为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他组织研制的碳纤维补强石英复合材料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第一代战略导弹关键部位,并推广应用于各类航天器,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严东生主持研制的耐高温烧蚀材料获得1981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这一材料至今仍在航天器上发挥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严东生发现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国际趋势,使“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成为国家“攀登计划”首批项目之一,该项目在5年后又被列入国家“973”计划,至今仍在继续拓展。
学术精深、英语流利的严东生还是一位“科学外交家”。在上世纪80年代,严东生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学术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瑞典皇家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并输送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去国外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