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名牌大学有四成学生是“空心人”的论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并且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当代年轻人向往追求并拥有“精英光环”,但他们是否也关注自己的内在生命力量。曾经一路名校走过的青少年步入社会后,将会遭遇严峻考验:从受保护的学习环境进入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更会面对不能预测的挫折与逆境。青少年要战胜逆境,获得成功并贡献社会,除了专业技术的“生产力”,还需要丰盛的“生命力”。
“生命教育”正是对“生命力”的培育。从发展心理学视角来看,生命教育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并且要贯穿中学以及大学生阶段。
缺乏高品质的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根源
我们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良好的抗逆力必须要有效能感 (我觉得我行),归属感 (我有良好的支持系统),乐观感 (我对未来充满盼望)。其中,有爱的归属感是核心。
经历十多年的探索,从2007年开始华师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开展“青少年成长的天空项目”,目的是找到具有潜在危机的青少年,并培育青少年的抗逆力。
青少年会遭遇很多风险因素,诱使其出现心理危机。目前国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共有三级干预体系:一级干预就是每一个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心理教育,现在中小学都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而且十三五儿童发展规划里面都要求,每个学校都配备专兼职的心理学老师,百分之百覆盖到学校,要有心理辅导室。
二级干预就是筛查具有潜在危机的学生,提前帮助和干预这批学生。三级干预就是已经出现心理疾病,需要个别辅导和治疗的人群。国内目前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停留在第一级和第三级,二级干预几乎是空白。
我们曾经对上海市21所学校进行调研,最后发现了十个最可能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 (男孩危机高于女孩)、消极的家庭感受、同伴取笑、同伴忽视、课业时间长、数学困难、饮食状况不佳、睡眠状况不佳、同性同伴少与居住环境差。
其中涉及到归属和关系的风险因素占了近一半。所谓归属和关系,主要指的是青少年与 自 己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以及与同伴的关系等。
如果一个学生在这些关系上都有问题,那么其很有可能就进入到潜在危机的行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学生既没有满意的家庭关系,也没有同伴关系的支持,那么心理健康程度就相对较低,一旦遇到挫折和压力,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大。
换言之,当代青少年的脆弱和心理问题,其根源或许就在于高品质关系的缺失,当代青少年与他人、社会关系失联。这样就容易导致青少年无法参与家庭对话与获得支持、无心参与社会交往。
相反,网络成瘾、游戏依赖就成了内心与外界联结的替代品。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学生都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然而一旦与自己的内心和性情断裂失联,无论外在的表现多么出色,内里也是岌岌可危。
“生命教育与生涯规划”如鹰之两翼推动青少年生命成长
探索了近十年内在生命的培育,我们发现生涯发展(外程)也渐渐成为推动青少年生命成长的重要力量。
生命能量的发挥包括在家庭、职场、社会与国际视野的展现———在家庭具有爱的力量,在职场有生涯规划能力,在社会具有甘心服侍的谦卑感,在国际具有全球互学之融合。推动青少年生命成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生命教育和生涯规划。
生命教育更关注的是青少年内在生命的培育,包括个人内在素质的教育。而生涯发展则更多的是青少年的外程。当它融入生命里的时候,自然就会有生产力产生。
发展性生涯规划理论认为从孩子出生就可以进行生涯规划,但是不同阶段探索的内容并不相同。
早期的生涯规划主要是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认识关系、认识周围。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中学阶段开始探讨青少年的兴趣能力,包括与社会的联系,以及社会需求。
“生命影响生命”是整个青少年生命成长的核心,只有真实建立起彼此的关系,才能支撑生命、保护健康、推动成长。而且,真正的关系是建立在内心的“同行与陪伴”。要建立具有抗逆能力的校园环境,老师、家长、青少年必须彼此建立真正的关系。
儿童早期归属关系核心是亲子依恋关系的充分建立
青少年的归属关系建立始于儿童期。儿童早期阶段的核心是家庭,是与父母相处时间最多的阶段,等到进幼儿园后,父母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就会减少。
早期的生命教育有三句话,一是视儿童为生命,就是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二是帮助儿童认识生命;第三是希望儿童活出生命价值。父母要高质量陪伴孩子,拓展孩子的身体活动与兴趣爱好,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认知与情感。
在早期依恋关系中,0到3岁是非常敏感的时期,意义在于他可能形成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影响到青少年甚至成年以后的认知行为,以及各种社会性关系的建立。有很多研究显示,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今后的择友、婚姻关系,甚至自 己今后对孩子的养育方式,都会有自 己最早期与亲子依恋关系的烙印传递。
那么,现在的困境是什么?2014年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调查了全市0到3岁孩子的教养和教育方式,结果数据显示92.8%的家庭由祖辈或多或少均在照料孩子。
伴随二孩政策出台,年轻的父母是否为建立早期的良好关系做好准备呢?
(本文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麒、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蔡丹、博士赵佳林、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徐浙宁联合于上海市心理学会年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