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离歌响起,又一群年轻人将告别校园。毕业典礼被称为大学的“最后一课”。以往此时,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大学校长,但近些年,名校校长的毕业致辞已无形中被演变为一场“秀”--仪式感有余,但毕业生的距离却稍远了一些。
今年,各大高校出现了新景象:二级学院和研究生院纷纷举行小规模的毕业典礼,邀请学生们平素最熟悉的老师以及校友作为“最后一课”的致辞嘉宾,分享人生的经验。听,他们开讲啦……
保持定力,建筑法治国家的巴别塔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在2015年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以及通过寒窗苦读获得真知灼见看成是犯傻。但是,我希望你们摒弃这样的庸俗之见。
亲爱的应届毕业生同学们:
现在,你们将要带着这些珍贵的体验和记忆离开校园,走向更加复杂的、变易不居的社会。有人将进入司法机关,面对审判庭的唇枪舌剑,间或会回味“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彻骨之痛。有人进入律师事务所,夜以继日地处理一个又一个棘手案件,同时也不得不留一点自我维权的意识。有人进入跨国公司法务部,在营利动机与法律风险之间的夹缝里参与决策。有人进入政府部门,观察并实践权与法的反复博弈。还有些人会进入海内外高校著名法学院继续深造,与各国选手进行激烈的知识格斗。
无论你们走向哪里,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奋,都会演绎出精彩的人生--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在这里,我特别关注、甚至有些忧虑的只有一点: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你们如何才不至于迷失自己。
比如说,看到不少德不配位的人、黑白混淆的事,这时的你们能否在包容宽恕的同时不流于圆滑乡愿、能否在坚持信念的同时不流于愤世嫉俗?你们会不会在日常的忙碌中失去对正义的思考?你们会不会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淡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大道无言。但是,此时此刻我不能不言。也许我最后一次向你们发言。各位,人生是一段没有回程票的旅途。在这个旅途中你们所看到的各种风景,归根结底是心灵的风景。
跟风和随波逐流的倾向在各行各业中也许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会把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以及通过寒窗苦读获得真知灼见看成是犯傻。但是,我希望你们摒弃这样的庸俗之见。我希望你们具有更强大的定力。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专业生涯中通过法律制度的简化和确定化功能来逐步减少偶然性、投机性的蔓延。这样的定力可以用一个经典公式来表述,这就是“壮志托天地,虚怀贯古今”。法律人如果没有这样的豪迈气概,就不可能建成法治国家的巴别塔,也不可能让规范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将近一个世纪之前,老学长李叔同曾与我们同样在这里惜别,古道长亭、折柳而歌。当法学院还地处闵行校区时,法学院的每次毕业餐会都在“留园”举行,具有深情留人的象征性涵义。的确,毕业季总是充满了不舍与留恋。但是,我想提醒大家:花太多时间沉湎在过去,你们就少了时间去展望未来。对新生活的憧憬应该超越离愁别绪,对大时代的使命应该点燃你们的激情与梦想。
巨变的时代,为各位同学提供了广阔的人生舞台和丰富的历史机遇。大家都知道一位宋代诗人的名句吧?“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衷心祝愿同学们都成为这样的弄潮儿,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人生四则:上、止、正、王
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在复旦大学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上、止、正、王”,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生的起点、拐点、支点和顶点,从而构成人生四则。
我一生的幸运起步于复旦,这里赋予了我智慧的源泉。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秘密:14这个数字在华语世界一直不受欢迎,但不巧,它就是我的所谓幸运数。我的杰青、973项目、院士、国际计划评审时,当时因为年轻,无论是房间号、评审的序号、论证日期,碰上14号,别人挑完以后不要的就都塞给我,结果我都顺利通过。多少年来,我一直不解其由,这次我在准备演讲时才发现,“复旦”二字的笔画,正是14。
1978年,生物系主任王鸣岐先生招我入校;2004年,王生洪校长聘我为生物医学研究院首任院长。两位先生均姓王,不难见,王者开启了我在复旦的两段人生。
下面,我就“王”字来做一个拆字游戏:“王”字折腰为正,“正”字埋首为“止”;止时,否定为“上”,那么我们现在把它反过来。上到何处?上到止处;止到何处?止到正处;正到何处?正到王处。接下来,我想今天的这个演讲就围绕着这四个字,“上、止、正、王”来进行人生的讨论。依我之浅见,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生的起点、拐点、支点和顶点,从而构成人生四则。
一、上,即向上
上的本义是高处,作动词讲时指从低到高。上字,下面的长横代表着地平线,也就是我们人生的起点,这是我们不能自己决定的。但从字形和寓意看,“上”,表示一个人在大地上的直线的行走和纵向越升。虽然人之初的人们彼此间差别不大,但通过个人努力,结局将出现千差万别。《易经》开篇就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是宇宙万物之本;越,是人类万众之魂。由行、越立体构成的上,无疑是人生奋斗的起点,是人生奋斗的根。
上之基为行。行,源自万物本能,成就万类世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座的各位学友,二十年寒窗苦读,理论根基扎实,但要切记:知识是宝库,当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是践行。知易行难,古今亦然;但行者历来无畏,惟有行者方能无疆。上之本为越。越,也是行,但严格说来是飞行。超越,是生物界从物质世界出类拔萃、人类从生命世界出神入化的原动力。人生进入四种境界,必须实现四种超越:即超越自然,进入生存境界;超越生存,进入功利境界;超越自我,进入道德境界;超越人类,进入天人合一境界。生命是一条长长的打着结的绳子,每一个结都是人生的刻度,丈量着你人生行与越的宽广和深厚。思考者常见,惟有行者到;丰碑自无语,行定胜于言。
二、止,知止
止,本义为脚趾的趾,引申出到、至,止息、控制。古言道:小智惟谋,大智知止;过犹不及,知止不败。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也决定了其平凡还是伟大、辉煌还是黯淡、落寞还是荣光。甚至对于一个赌徒来说,一个止字决定了一夜暴富还是倾家荡产。止之奥妙,存乎一心,止与不止之间,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因此,止,是人生的拐点,我们从校园走向社会,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既要守住人生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更要守住法律的红线。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多少梦想,都会化作乌有。
《大学》开篇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归于一。“神谟自坚定,豺虎莫恫疑”。气沉神安历来是思远、行长者的定心盘,因而有“一心定而王天下”。
三、正,守正
正,本义为征,指行军征战,讨伐不义,引申出中正、公允,最高标准、根本依据。古言道:天地,为形神之正;圣人,为德之正;法令,为四时之正。正,是天地万物的准则,天地以正立,正立天地心。同理,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而“正”,就是人生的支点。
第一个是正气,人之生,气之聚。中国文化中,正心是格物致知到修齐治平,由物及人、由己及人的转折与核心,而正心本质是养浩然正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汉字中,凡是上下各有一横的,上面一横叫顶天,下面一横叫立地,正字就是如此,这就叫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岳飞精忠报国,荆轲刺秦金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浩然正气滋养我九州大地,划破我中华长空!
二是讲正道,正者,事之根。天下有道,道之本为空,空之动为时;空动生时,时动生机,机动生形,形生万物,这就是人间正道。从而自古就有:正道不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国家。小夫德之以成,国家德之以宁。小国德之以守其野,大国德之以并兼天下。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可见,道济天下,惟有正道。正道就是天下为公,天下为民,天下归心。
四、王,外王
最后一个字王,就是外王。董仲舒说:古时造文,三横连其中,称之王。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贯通者就是王者。因此,王,除起初特指九五之尊的国主帝王,常泛指雄霸一域,地域或领域的一族一类首领。史往今来,无王者,则无王业;无王业,则无历史。“王”,无疑是人生与时代的顶点。
围绕“王”再说两点,一是王者。“内圣外王”,是两千年来中国智者一直的梦想。《庄子·天下》对此作了高度概括:“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各行各业中,王者的神明,均在于立天地公心。王者无敌,只因其无一己之私而胸怀天下,所以使追随者众往,而得天下之群体。王者一统,正是其登高望远、独断乾坤,因此一呼天下应,开元集大成。“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人要成人物,惟有持之以恒。
最后再讲一点“王业”。事,只有做久了,才能成为事业。只有成就王者的事业,才能叫王业。王业有如北斗,照亮历史长空。
每个时代,都有其自己的王业。当今世界,人类在相继凭借“物之力”完成农业革命、竭尽“能之力”实施工业革命后,正志力于解放宇宙间最神奇、最微妙、惊天地、泣鬼神的“智之力”,以发动人类文明史上再造乾坤、登峰造极、汇集大成的智业革命!人类的前程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中华文明,开智、明慧5000余年,独立于人类历史;中华民族,十四万万之众,自强不息、足及全球,特行于当今世界。日出东方,王者归来,可期新的时代,我们一定能成就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王”。
(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教授葛冬冬在2015年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无论走的再远,走的再高,请永远保持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要早早志得意满,停下探索的欲望。
每个仪式上,太长的发言都是不受欢迎的。但是在这个分别的时刻,如同你们出门远行时的父母,明知无用,我却不能停止担忧,不能停下这语无伦次的叮咛。
在这里,我想说给同学们三句话,是赠言,也是我们对你们的希望。
第一句话:不要抛弃学问。
多数人知道胡适先生1929年中国公学18级的毕业赠言。深沉睿智,历久弥新。今天我想原封不动的赠给将要踏出校门的你们。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亟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约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第二句话:让灵魂在高处。
2005年,我博士一年级,客串参加了那一年斯坦福大学本科生的毕业典礼。那年的演讲嘉宾、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给毕业生提出一句期望:StayFoolish,Stay Hungry。这句话,极简单而深刻,被世界铭记。
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你们从财大离开,带着过去四年的知识储备,我相信你们很快可以做得很好,成为各个行业的精英。但是,无论走的再远,走的再高,请永远保持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要早早志得意满,停下探索的欲望。
财大的学生优缺点很明显,都在务实。优点就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缺点就是过于务实,缺乏野心,缺乏勇气。
上财的专业教育,很多方面是全国最好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可以预计,大家是很快可以温饱,小康甚至大康的。但这是不够的。母校对你们的期望,是更多的。我情愿你们拥有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且让你们的灵魂在高处(Letyour spirit go high)。
作为全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不希望你们成为现代金融业这部精密,庞大,复杂而冷漠的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希望你们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带着更宏大的视野,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自信沉稳,胸怀天下。
第三句话:不要忘记母校。
财大很破,财大很小,所以我们自己会叫它“小破财”。财大很破,基本没有什么新楼。但是今天连番暴雨,大家至少不是趟着水,划着船来的。财大很小,一部自行车前门进去,后门出来,不到五分钟。但是对学生的照顾从来都是大手笔。每次国际课程,外请专家,校领导的批示永远是请请请,买买买。
我到财大才两年,每一天,我睁开眼睛,第一念头,往往会嘀咕一句,怎么又有这么多事情,在等着我。第二念头,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真带劲(Somany challenges are waiting.So exciting)!最大且最开心的挑战,就是如何让你们一代又一代成人、长大,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储备,心智健全,充满自信,走出校园,面对挑战。
在这分别的时刻,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我曾经给一首校园民谣填词,有那么几句:
夏天的单车踩得吱吱呀呀
后座上的姑娘,和你悄悄说
话谁醉啦,谁哭啦,
你是我们永远离不开的牵挂
是的,这儿有我们,这片麦田的守望者,始终凝望着你们的目光;这儿有同学,有朋友,有爱人,有太多的点点滴滴,有你这一生最好的年华里,最初的勇气,光荣与梦想。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驴妈妈”创始人洪清华给大学毕业生的三点经验分享
过去,要想成功,就要把别人的抢过来,变成自己的。今天如果你不和你的友商合作,将会四面楚歌、寸步难行。
分享1:信念的加法与减法
人一定要有信念。信念就是在人生中能帮你做加法和减法的力量。加法是什么?就是增加心灵的动力。当你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让你能始终坚持、永不放弃。
如果没有信念,我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创业时住在13平米地下室,办公住宿在一起,没有洗澡的地方,公用厕所,天天为业务发愁,那种困难一定坚持不下来;创办驴妈妈时,我受到很多质疑,因为门票分销平台没有人做过,自助游当时还不是主流,经常半夜三更醒来睁着眼睛想明天怎么办?同样,没有信念早就放弃了。
所谓减法,就是减少选择的困惑。人生路上会有太多诱惑,像魔障一样遮住你的心灵,让你看不清未来的路,你一定要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守前行。我当时在北京创业小有所成,但是爱情呼唤我回到上海,左手是事业右手是爱情,当时我犹豫不决,选择去阿尔卑斯山脉旅行一周听听心的声音,在雪山前作出决定:回到上海重新创业,男人事业哪里都有,爱情不会再来!所以是信念帮助你专注而清醒地认准未来要走的路。
分享2:行动中的70%与100%
知易行难,走向社会尤其如此。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好创意好想法,晚上想着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我的行动法则是:一件事情想清楚了70%就要去做,并投入100%的努力!
转型的社会,很多东西是不可确定的,你永远无法设计非常精准的行动方案,要像踢足球一样,在行动中确立方向。我经常出国考察,特别喜欢国外很多建在著名风景区里的帐篷酒店,流连忘返,我当时想中国要有这样的酒店该多好!我回到中国寻找景区中的酒店,发现都是疗养院、招待所,里面蜘蛛网、黑地毯,我马上就想应该让中国人自由而有尊严地行走,同时一定会商机无限。当时所有人都质疑我,洪清华从来没有建过酒店,肯定失败。并且中国情况和国际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大众休闲时代已经来临,这是大势所趋,我有70%的把握,于是就去做了!当时研发和建设困难重重,用了3年时间,设计十易其稿,每个月跑工地,第一家帐篷客酒店终于去年10月在浙江安吉万亩白茶园中开业,受到游客及市场的热烈追捧。
我本平凡,但是认准一件事情后就会倾注全部心血,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害怕失败,因为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分享3:重新理解竞争的意义
大家进入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希望大家在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价值观。竞争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在互联网2.0时代,提倡的是开放、共生、多赢。
今天的竞争不能再崇尚丛林法则,通过攻击对手击败对手,甚至吃掉对手来获胜,斗个你死我活。应该要遵从天空法则,通过创新创造来超越对手,跑在前头,而不是停下来和对手打架。天空中既要有强势的老鹰,也要有平凡的大雁和乌鸦,甚至有弱小的麻雀,大家有不同维度的生存空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会有着众多的小而美的创业机会。过去,要想成功,就要赢得零和博弈,把别人的抢过来,变成自己的。今天如果你不和你的友商合作,你将会四面楚歌、寸步难行。和你的对手要保持竞合关系。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是不能以一时的成功与失败论英雄的,不要处处跟别人拼个你死我活,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终极的快乐都属于精神范畴,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把挫折化为动力、把痛苦变成馈赠,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本文为洪清华在华东师范大学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有删节)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