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参与了2014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和其他阅卷老师所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若不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良好的语文能力,就难以收获满意的结果。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两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在阅读题方面,理解能力的提升是考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在作文题方面,许多同学审题不够仔细,导致这个很好的材料作文被异化成了话题作文。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唯有“辨门径,窥堂奥”,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良好的语文能力,方能总体把握语文学习。
每年成绩公布后,我们都不会对这样的情形感到陌生:一些同学会感慨语文的分数比预计的低,语文复习总是难以把握。对此,我的看法是,“不辨门径,何窥堂奥”?不认真研读教材和《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不了解近三年来上海语文试题的特点和走向,只是简单地做题操练,最终也只能够是心中茫然,事倍功半。
问题一:阅读题显示理解能力待提高
纵观近几年来的上海语文试卷,立足于学生实际,依据考纲,坡度合理、变化平稳有序,总体上凸显以能力立意为导向的上海风格。平稳的是试卷的基本格局,题量和考点分布(除现代文分值较去年减少1分而文言文相应增加了1分外),总体上与上一年保持一致;而有所变化的是对语文能力的考察继续有所强化,尤其是对理解概况、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语文素养的考查。
今年试卷的选文很有特点,第一篇现代文《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属于社科类文章,既有时代性,又与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地域文化相契合。第二篇现代文《宁静》是篇文质兼美的外国散文小品,文笔细腻,富有哲思;诗歌鉴赏选用的是篇古体诗,主人公是位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船家女子。文言文(一)选材与去年一致,是篇人物传记,文字规范,人物充满正能量;文言文(二)讨论的则是“学”之重要与方法,贴近考生的实际,难度适中,启人心智。
通过对2014年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解能力的提升是考生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第6题“根据第三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学生既要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第12题“分析作者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如果没有对全文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会透过文字体会作者情感,那么“宁静无价”这一主旨就难以把握。如16题“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学生应该从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进而分析人物的身份、形象、性格,否则“赏析”二字就会落空。如21题“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如果对本段中的八句话不会归纳概括,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言之不当,抓不住关键;而第23题“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若是只会背所谓的答题公式,而不会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一定是不合要求的……可以想见,2015年的上海高考如果坚持这个方向,那么,那些阅读面广,注重平时积累,关心时政的同学一定胜出那些平时死读书、机械应试的同学。
对新高三的同学而言,现代文阅读的提升之道是平时可以阅读一些文化含量丰富、人文性强的文章,一方面可以拓展视野,一方面又可以培养阅读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养成细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与主旨的习惯,不要一目十行,须知只有慢读题,才能快答题。文言文阅读的提升之道是在回归课本的基础上,强化史传类文本的阅读,对其常用的词语、常涉及的文化常识进行归纳梳理,像今年考的四个加点词的理解,其中“具”、“率”、“缘”三个词是在文言300词复习范围之内的,而“遽”虽不在此,但却在文言文中出镜率较高,当不陌生,且考生也可方便地根据上下文悟出。因此,建议同学们把《考试手册》中的样题认真研读,注重规律,注意整体阅读,这对于文言文(二)尤其适用。古诗文阅读的提升之道是掌握诗词分类的基本常识和常用的艺术技巧,对于关键词和传神句要学会鉴赏。
问题二:作文题暴露审题粗疏不精研
今年的作文题之所以认可度高,其原因很多,除继续沿袭近几年上海作文开放大气、讲究思辨的特点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适合学生的发挥。这道题目的解析说得直白点,就是我们的人生,往往是必须要面对着困窘、需要探索的,这是无法回避的,而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庆幸自己可以有着许多的可以选择的道路和方式。目标已经被确定,过程、方式则是我们可以主宰的。再拓展一想,社会、国家何尝不是同样道理?
然而,阅卷时,我们遗憾地发现,许多同学审题不够仔细,既没有注意到两个分句间的关系,又没有注意到两个“所以”,加之有意无意间疏漏了“道路和方式”这个关键短语,从而导致这个很好的材料作文被异化为了话题作文,空谈“自由”、“不自由”。审题如此粗疏不精研,如何能够得到好分数?
在每一年的作文阅卷组里,老师们都会有一个集中的话题:高分是如何炼成的?老师们的共识就是,作文考的是思想,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才可能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好作文。从阅卷中心组所提供的几篇一类卷来看,其共性就是审题精准,有个人见解、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反观一些低分作文,了无思想,空话连篇,论据都是些海伦·凯勒、乔布斯、陶渊明、苏东坡之类的老面孔,结构只会平板的“总—分—总”,语言通篇没有闪光之处,又如何赢得老师的青睐呢?
这次作文,有不少同学引用了卢梭的名言“人人生而自由,但又在无所不在的枷锁之中”作为论据,着实妥当。其实,这句话就出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而另有些同学引用了法国现代艺术先驱塞尚的名言“不在于你画什么,而在于你怎样画”,来说明穿越沙漠的方式的重要性,也十分巧妙,而这句话同样也存在于高中美术教材里——同学们若是打通了学科的界限,注意平时积累,融会贯通,何愁作文会是“无米之炊”呢?
文/盛新
(建平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