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孩子对游戏的热衷大过学习
“我挺后悔给孩子下载了这些学习软件,现在我已经没收了家里的iPad,每周只允许儿子玩一次。”在谈及幼小衔接类APP的试用体会时,家住虹口区广粤路的林昕(化名)坦言,这种学习软件对小朋友而言,游戏成分远远大过学习本身。
在儿子阳阳上中班时,林昕就在iPad下载了不少识字、拼音类的学前教育APP,为孩子上小学做准备。刚开始,林昕还会陪着阳阳一起学,等孩子熟悉了,她便让阳阳独立学习。一开始,阳阳在iPad上认认字,念拼音,小家伙还挺感兴趣,可玩了一段时间,儿子便被iPad里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吸引,从植物大战僵尸、疯狂猴子到保卫萝卜,甚至学会自己上网下载各种游戏。
当时,林昕也没太在意,阳阳几乎天天iPad不离手,没有节制。朋友聚会时,阳阳总是独自端着iPad低头玩耍,沉迷于各种游戏,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直到幼儿园老师反映,阳阳这半个学期以来上课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进步不明显。林昕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和老师一起分析后得出结论,可能是孩子iPad玩得太多了。
于是,林昕没收了家里的iPad,每周只允许阳阳玩一次。实行“iPad管制”一段时间后,阳阳在学校的表现又恢复了正常。“幼儿园孩子的自制力还很差,所以,我是不太建议孩子玩iPad,包括这些学习软件。”林昕说。
普陀区家长俞女士也有同感,她为女儿在网上买了一套学拼音的APP。她发现,女儿对于APP中学习认知的环节大多是快速浏览,如拼读、声调部分,她最期盼的就是玩游戏。“动画太多孩子容易分心,且耽误时间。”俞女士发现,其实孩子对于游戏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认字本身。她也担心,一旦进入小学没有了APP,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剩下多少?
除了这些担心外,俞女士还发现,有些APP的质量也不过关。如这款拼音学习APP中“o”的发音就不准确,“里面的发音是‘噢’,正确的读音是‘窝’,这样很容易误导孩子。”综合各方面考虑,她果断将这类APP从iPad上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