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4.23世界读书日,阅读让我们彼此“靠近”——疫情之下,虽出行按下“暂停键”,但居家阅读、静心思考不会停顿。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已于4月1日启动,邀请沪上学者、作家为读者做“1+N”推荐——可以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组合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阅读观赏经验,彰显读书有力量、同心向春行的信心与希望。
今天,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推荐《文明》《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枢纽:3000年的中国》,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傅杰推荐《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以及电影《书店》。
王战推荐语:
封控多日,有点时间看书了。刚读完《王阳明》,赋小诗为感:“心学非唯心,良知日月明;学问即问学,知者成于行。”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给各位同仁推荐以下三本书。一是《文明》,作者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此书成稿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他对东西方文明碰撞与变动的见地值得一读。
英国最重要的金融历史学家之一尼尔·弗格森在新书《文明》中深入探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深刻分析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认为世界权力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二是《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作者是美国女学者珍妮·克莱格。书中集中关注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中发挥的作用,着重描绘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干涉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应对手法——中国采取一种多边战略,运用和平发展的构想来促进一个多极世界的形成。
三是《枢纽:3000年的中国》,作者施展,中青年学者,毕业于北大历史系,任教于外交学院,该书是部以新文科视角切入、用八年时间完成的力作,值得特别推荐。全书主要论述了自夏商周至清末中国古代草原-农耕-海洋的南北向三重结构和平原-绿洲-高原的东西向次级结构,对以下问题给出内在连贯统一的解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结构在古代的形成,中国革命对于中国现代转型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作为世界枢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傅杰推荐语:珍惜每一个还能读书的日子
在疫情中迎来了世界读书日。我推荐我主编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好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
如此不避嫌疑,一来自是因为我“皮厚”,二来则是因为主编只是空名,实际内容则是荣新江、徐俊、陈思和、陈子善和陈尚君诸先生谈他们的读书历程与读书体会,是他们在上海志达书店的演讲实录。
志达书店隶属上海悦悦图书公司,主人邹斌、罗红伉俪是二十多年前在复旦听过我课的学生。前年他们邀我在书店主持讲座,我即拟“我的读书经验”为主题,一年多来请了中华书局徐俊、中国社会科学院扬之水、北京大学荣新江、傅刚、陆扬、葛晓音、辛德勇、南京大学莫砺锋、浙江大学虞万里 、刘迎胜、复旦大学陈思和、陈尚君、葛剑雄 、姚大力 、王安忆 、周振鹤 、吴中杰、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上海师范大学虞云国等先生来布道。本书则是最早登坛的五位先生的演讲,记录基本上是完整的,包括了与现场听众的互动,并配有百多幅相关图片。
我想在世界读书日不避嫌疑推荐这样的书,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相信广大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在今年的除夕,悦悦图书公众号征集新春寄语,我写了四句话,抄在这里作结束语,以与读者朋友共勉:
在动荡的世界里,
在持续的疫情中,
让我们珍惜每一个,
还能健康快乐地读书的日子。
此外,向大家推荐由英国、西班牙、德国合拍的根据已故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书店》。
图片来源:出版方、剧照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黄启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