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观看更多《泪之地》新书介绍
《泪之地:殖民、贸易与非洲全球化的残酷历史》
[美]罗伯特·哈姆斯 著
冯筱媛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
本书通过三位最早进入非洲腹地的著名冒险家的旅程,展现了欧美殖民者对赤道非洲地区残酷掠夺的历史。外部力量的介入,使赤道非洲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雨林分权统治)分崩离析,代之以殖民酋长制度、自治邦等殖民统治方式,殖民者以科学和人道主义的名义,利用贸易、欺骗等手段对原住民进行了极为残酷的剥削。全球化使西方国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却使赤道非洲变得面目全非。迄今这一区域仍然是全球最贫穷、最混乱的地方之一,还在饱受内战、恐怖主义、极端贫困和海盗的困扰。
>>内文选读:
第一章 马涅马
1874-187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艾沃里顿
康涅狄格州艾塞克斯的220英亩土地由康斯托克切尼公司所有,这家制造商主要生产象牙梳子、台球和钢琴琴键。这里迅速变成一个集商店、公寓、一排供公司职员居住的哥特式房屋的公司式小镇。1874年至1876年间,该公司在福尔斯河沿岸建造了一座三层厂房和两座两层厂房,统称为“下游厂房”),用于象牙加工。往上游四分之一英里处,它新建了一座三层建筑,被称为“上游厂房”,手工制作镶有象牙饰面的木质钢琴琴键。很明显,这家公司正大举进军钢琴用象牙的生产。
这家公司的名字就概括了工业化生产象牙制品的复杂程度。塞缪尔·康斯托克从1832年起就开始从事象牙生意,当时他与哥哥合伙开办了一家工厂,生产象牙梳子和牙签。为了利用水力来驱动圆锯和其他机器,工厂建在福尔斯河沿岸,这条河不大,在4英里外汇入康涅狄格河。1847年,两兄弟的合作关系破裂,塞缪尔向上游迁移,争取水坝和用水权,包括开凿一条大沟渠,将河水引入工厂以满足生产制造需要。1851年,塞缪尔买下了与他的工厂毗邻的220英亩农田,后来成为了他公司大楼的所在地。在收购期间,塞缪尔在经济上已是捉襟见肘,1853年只好向他的岳父借了1000美元。1860年,来自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的象牙贸易商乔治·切尼投资3500美元购买了塞缪尔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这使得急需投资的塞缪尔获得了大笔资金。作为回报,他让切尼成为他正式的合伙人,并把他的企业更名为康斯托克切尼公司。
乔治·切尼最初是一个象牙商人。1850年,20岁的他作为“萨克拉门托号”上的押运员,即首席贸易商,第一次来到桑给巴尔。“萨克拉门托号”是罗得岛普罗维登斯的鲁弗斯·格林拥有的几艘船之一。这次航行似乎不太成功,这艘船返回时还带着价值6000美元的未售出商品。船长约翰·康登把这一切都归咎于乔治·切尼。船长在日志中写道:“他经常谈起下一次航行……如果他们再将他作为押运员派遣,那将太失策了。他几乎什么也不卖,买东西时总要来询问我的判断。”但乔治·切尼不会被轻易解雇,因为他正在追求鲁弗斯·格林的女儿莎拉。1851年,他乘坐鲁弗斯·格林的一艘船返回桑给巴尔,但这一次他不再是押运员了,很难分辨他是否承担了任何实际的工作。
1853年3月,切尼在新婚一周的妻子莎拉的陪伴下,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东非之旅。这对夫妇在桑给巴尔待了近两年,切尼在那里购买象牙、丁香和柯巴胶(一种用于制作清漆的树脂);监管打包航运货物的临时雇工;并通过桑给巴尔海关办理清关手续。切尼还向深入内陆寻找象牙的斯瓦希里和阿拉伯商人出售成捆的梅里卡尼——一种产自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白色棉布,以及成桶的火药。到1855年6月19日离开桑给巴尔时,切尼已然成为一名老练的商人。
用马萨诸塞州的布料交换东非的象牙看起来似乎是一场非常体面的交易,但在光鲜的表面之下,这种交易与奴隶制有着深深的关联。马萨诸塞州的纺织厂用的棉花来自美国南部被奴役的非洲人,而东非的商队不仅运输象牙,还运输俘虏,用象牙的利润补贴奴隶贸易。前往桑给巴尔的新英格兰象牙贸易商非常了解这其中的联系,即使是普通的美国人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象牙贸易不道德的影响。1844年,塞勒姆的亚历山大·塞申斯牧师曾不得不否认有关美国驻桑给巴尔领事理查德·P.沃特斯是奴隶贩子的传言。在给沃特斯领事的信中,塞申斯牧师试图淡化谣言的影响。他写道:“不要让这种影射之语在你的头脑中占据了不恰当的重要地位。”
1857年,乔治·切尼随岳父鲁弗斯·格林前往桑给巴尔,开始了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贸易航行。两年来,这两个人购买象牙、柯巴胶和丁香,用鲁弗斯·格林的船运到普罗维登斯,然后把棉布、火药和其他新英格兰的产品卖给阿拉伯和斯瓦希里商队商人。格林对桑给巴尔良好的贸易环境十分满意。他在给美国助理国务卿弗雷德里克·苏厄德(Frederick Seward)的信中写道:“所有设施都允许常驻外国商行的代理人进入。我从来没有到过任何一个国家或城市,像桑给巴尔这样,外国人的人身或财产如此安全。我在那里住了两年,这期间我的贸易交易额超过了20万美元。”没有记录显示乔治·切尼在那次旅行中赚了多少钱,但在1860年2月或3月回到普罗维登斯的几个月后,他购买了塞缪尔·康斯托克象牙梳子制造公司四分之一的股份。
很快,塞缪尔·康斯托克的农场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商业小镇。在1867年到1874年之间,塞缪尔·康斯托克把他的大房子附近的土地卖给了公司的管理人员,以便沿着主干街道建造一长排哥特式房屋。1872年,康斯托克建立了企业内部商店,出售食品杂货和日用百货,并在二楼设立了一个会场,供公司职能部门和公共活动使用。后来,男宿舍楼容不下所有男性工人了,公司将一幢以前的神学院大楼搬到了下游工厂附近,用作宿舍楼。之后,公司又为女员工新建了一栋宿舍楼。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公司有大约45名工人在下游工厂工作,每月消耗9000磅象牙;有150名工人在上游工厂制作木质钢琴琴键。
乔治·切尼投入的资金,使得塞缪尔·康斯托克象牙梳子制造公司得以从生产象牙梳子和牙签,转向生产钢琴键和台球。从1850年到1900年,随着钢琴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欧洲和美国的钢琴产量增长了10倍之多,而销售价格却大大降低。1860年美国制造业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声望的美国家庭对钢琴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显示,在一个拥有3100万人口的国家,每年可以生产2.1万架钢琴。1867年7月《大西洋月刊》一篇文章指出:“几乎每一对生活体面的夫妇都认为,一架钢琴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厨房用具。”
19世纪30年代,美国钢琴产业每年生产约2500架普通质量的钢琴,到了19世纪40年代,乔纳斯·查克林在波士顿的工厂对钢琴制造技术进行了改进——在木质外壳里隐藏了一个一体式的铸铁框架,使得美国钢琴制造业进入了大繁荣时代。查克林的旧厂房在1852年被烧毁,该公司新建了一座五层楼的建筑取而代之,这栋建筑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工业建筑物。
1853年,一位名叫亨利·施坦威的德国移民和他的儿子们在纽约市开了一家小型钢琴制造作坊。和乔纳斯·查克林一样,施坦威使用了铸铁框架,但他用不同的方式把琴弦连起来,增加了琴弦的张力,让它们在响板上产生更好的共鸣,改进了音质。几年之内,施坦威钢琴开始出现在各大音乐厅。1861年,一架施坦威钢琴随纽约爱乐乐团首次亮相。虽然施坦威和查克林在钢琴设计方面有很多不同,但他们都认为白色的钢琴键上应该镶饰象牙,而一些美国制造商仍然使用珍珠母或玳瑁。镶饰象牙的钢琴琴键给人一种光滑但稍微有点粘性的触感,是音乐会钢琴演奏者的首选。
象牙的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用途是制作台球。纽约市的迈克尔·费兰是当时美国最优秀的台球手之一,1850年,他指出,在他的职业生涯期间,台球室和台球手数量经历了惊人的增长。台球曾经是富人的专属娱乐活动,而今城市中台球室的增多,使得收入不那么高的人也加入到玩台球的行列,让台球逐渐变得大众化起来。费兰回忆,一度,整个纽约市可供使用的台球桌还不到16张,而到了1850年,已有400多张台球桌,在新奥尔良、费城和波士顿也开了新的台球室。1858—1859年间,远如芝加哥的城市中,几乎每个酒吧中都置有至少一张台球桌,这充分证明了台球的普及和流行。
距离康斯托克切尼公司4英里外的帕蒂兰德公司借鉴了康斯托克切尼公司的发展模式。帕蒂兰德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迪普河畔。1863年,帕蒂兄弟公司、朱利叶斯·帕蒂公司和乔治·兰德公司合并成立帕蒂兰德公司。当时,这三家公司都在生产钢琴琴键。合并后的公司在迪普河沿岸拥有三座大坝,再加上城镇水库,为其机器运作提供了充足的水力。随着钢琴琴键事业的蓬勃发展,1866年,帕蒂兰德新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工厂。扩建项目的部分资金来自鲁弗斯·格林,他曾在1860年给帕蒂兄弟公司投资了一大笔钱,成为了公司董事。至此,这两家相互竞争的象牙公司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联系在一起。
总的来说,康斯托克切尼公司和帕蒂兰德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象牙质钢琴琴键的生产,它们也是象牙质台球和梳子的主要生产商。象牙贸易商乔治·切尼和鲁弗斯·格林的投资表明,桑给巴尔的象牙贸易与康涅狄格的象牙制品制造业日益纵向一体化。虽然切尼和格林对切割象牙或管理工厂知之甚少,但他们相当了解连接康涅狄格河谷和东非的全球化网络。而在这张网的另一端,阿拉伯人和斯瓦希里商队正在深入非洲腹地,寻找象牙和俘虏。
>>作者简介:
[美]罗伯特·哈姆斯(Robert Harms),耶鲁大学历史系非洲史亨利·J.海因茨讲席教授,享誉全球的非洲研究专家。曾获得马克·林顿历史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图书奖和J.罗素大奖。
作者:罗伯特·哈姆斯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