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赞“宅家期间的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指南”直播
近30场直播活动,最多时每周有三场,单一平台参与人数超十万。也许数据并不抢眼,但是“主播”希望“把学者的认识‘转译’成公众乐于阅读的文字”。
今年春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直播越开越火,不仅是图书的营销行为,更发展到了对图书内容的二次开发,用自身的专业性探索向知识服务的转变。“出版社涉足直播领域的优势主要在于作者、品牌、品类、编辑四个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说。
高质量直播让观众收获满满“干货”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就“宅家期间的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指南”做直播时,弹幕中众家长纷纷吐槽自己的孩子:“平时就不爱运动,这一宅家就更懒了。”
汪晓赞告诉观众:低强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高强度的运动能调节人的情绪。至于在疫情期间人们居家导致运动不便的问题,她向观众推荐了多种适合室内运动的方式:“比如说,在适合发展心肺功能的运动项目中可以选择居家爬行运动。”这场30分钟的直播下来,观众收获到满满的“干货”。
高质量的直播内容自然反响很好,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透露的数据,汪晓赞的直播在哔哩哔哩、喜马拉雅、腾讯等11个平台同步进行,单一平台的最高累积浏览量约10万人次。
除了面向家长观众的直播之外,出版社为教师提供各种专业内容的活动也受到欢迎,如“王思佳:给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教研培训”在哔哩哔哩网站上也有近两万人次观看。自今年1月至3月中旬,出版社组织策划了“编舟记”“宅家云充电”“华师防疫助学频道”“抗疫出版物免费网络版”“教育名师线上公益课堂”等多个系列线上营销活动,视频直播是其中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直播活动结束后,相关视频、图文还会发布到各大平台,供观众和读者回看,形成二次传播效果。
编辑当起“主播”与读者交心
从去年开始,一些出版社和线上书店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售书,成为出版业界观察和探讨的热点话题。有出版社与多个抖音号合作售书,套装书月销十万套;在快手平台上,拥有几十万粉丝的主播一场直播能卖掉三五千册图书。网红主播以及营销号通过销售技巧+话术+价格策略的组合,向大众推销通俗读物,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图书的销量。
出版社做直播在“作者、品牌、品类、编辑”这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出版社的直播也更具有人文特色,面向有专门阅读需求的人群。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朱永新、袁振国、王智量、周克希等名家的作者队伍,他们不仅是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也有相当高的公众知名度,属于“自带流量”的作者,出版社为他们的最新出版著作开直播,总能吸引到不少“粉丝”来捧场。
值得一提的是,原先伏案工作的图书策划编辑纷纷走到镜头前当起主播,拿起话筒向观众介绍图书的优点和特色。《70件文物里的中国》编辑许梅对观众说,希望把学者的认识“转译”成公众乐于阅读的文字,有观众回复表达了谢意:“感谢这本书,让我们得以有机会了解文物的过往,观照现世的人生”。编辑是最了解自己出版图书的人,有时候会与读者分享一些出版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是编辑当主播的独特优势。王焰告诉记者,通过一些初步培训和实际演练后,图书策划编辑正在努力适应主播的工作,“出版社一直非常重视出版资源的数字化,正在打造教育出版生态圈,也在着力培养既会做选题策划又会做图书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从内容出版到提供知识服务
出版社开直播,不仅仅是图书营销,更是对图书内容的二次开发。前不久,回形针的科普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成为网络爆款,虽然是特定背景下观众对这方面知识需求的集中爆发,也证明了经过梳理的专业知识普及有很大发展空间。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变化,包括直播在内的其他知识服务形式也必然是出版社的一个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出版社的直播内容,主要是针对疫情环境下的读者需求来进行话题设计的。随着今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恢复常态,出版社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新的直播活动,为观众提供针对性的普及知识。
作者:卫中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柳青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