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羡慕中了作家签名本的锦鲤们,酸了酸了”“编辑小姐姐好美”“盲盒福袋怎么抽?”……今天下午,“云游出版社”系列直播第四站走进文艺气息满满的绍兴路,小洋楼里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在直播镜头前褪下神秘面纱。志达书店店长邵莉莉、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辗转文学室、理论室、艺文志等编辑部格子间,在线“安利”一波波文艺书单,多轮抽奖和盲盒优惠穿插三小时直播,累计有超3000人观看、破十万次点赞。
文艺出版人的日常究竟是怎样的?文学畅销书做出爆款有何秘诀?明媚春光透过这家沪上老牌出版社的彩色花窗,也见证了出版人探索线上阅读推广的新玩法。“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启动一个多月以来,上海文艺出版社已举办直播讲座、线上读书会等近20场活动,在哔哩哔哩、喜马拉雅、抖音等多个互联网平台发布,与网友们相约“云端”上的文艺阅读生活。出版社隔壁的光的空间绍兴路店,也慢慢迎来更多实地打卡探访的读者。
“不好做”的原创文学,如何开发矩阵产品线
作家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加印47次各版本累计销量百万册,曾摘得茅盾文学奖;90后作家王占黑《空响炮》在文坛“一炮而响”,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生代作者之一;网络小说《大国重工》《朝阳警事》《苗疆道事》从网站跃至纸上推出单行本;韩松“医院三部曲”在华语科幻文学界独具一格……从“拴住”名家到挖掘新锐,从严肃文学到悬疑推理科幻等类型文学,孕育多种可能性的矩阵产品线日渐成成熟。
而这也是应对“原创文学不好做”的“唱衰”声的某种对抗与不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国内文学出版渐渐落潮,文学图书印数大幅下降,专业文学出版社大多陷于困境。是坚守,还是逃离?“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原创文学是立社之本,也是生命线。近70年来一代代资深编辑和作家一起成长,出版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的文学、艺术、理论类等人文图书。”李伟长介绍。
面对文学出版的客观困境,上海文艺出版社有计划地将国内一些有天赋、有潜质的优秀作家作品的出版权收入囊中,近年来陆续推出王安忆中篇作品系列,莫言、苏童、韩少功、叶兆言、格非、李洱、张悦然作品系列等。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不可能把所有好作家的好作品一网打尽,只有选择。这就更需要出版人对作品艺术价值的精准判断与真诚呵护,与作家以心交心。精准的文学判断力、与作者对话的专业性,似乎也从直播中窥得一斑。依次化身“主播”的多位编辑举起“看家宝贝”,无不如数家珍。
“作家、出版人孙颙的《风眼》就是从我们这幢小洋楼出发,讲述了编辑部的故事,也再现了时代转型时的众声喧哗。”文学室主任李霞在线“剧透”——“读者们如果仔细研读,也许会发现镜头里的某个会议室或角落在小说里真实‘复活’。”
专业的文学解读之上,要成功“带货”,也离不开颇具“网感”的花式吆喝。“作家范迁的小说《锦瑟》,在圈内很有口碑,你们熟悉的影视演员陈冲去年还在旧金山喝咖啡时随手做了书模,带动了一波流量。”志达书店所在的悦悦图书天猫店助理,不失时机地在留言区“弹幕”——“宝宝们,这部小说就是第59号宝贝,赶快点击左下角购物筐,一键收入购物车,点赞数破万后抽奖说不定还有机会中到签名版!”
无论是作家林白《说吧,房间》重版唤醒女性对情感的重新思考,程乃珊小说系列典藏纪念版与陈丹燕“上海三部曲”挖掘上海本土题材,还是韩松“医院三部曲”曾被刘慈欣评价为“高踞塔尖的三维科幻”,青年作家郑在欢《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张敦《兽性大发的兔子》、张玲玲《嫉妒》等位列豆瓣热评“网红”,编辑们没有一味“照本宣科”,而是为每部作品打造量身定制的“在线推广文案”,不乏“金句”和“吊胃口”。
作家那多推理小说新作《骑士的献祭》设计封面,出现在办公电脑上,编辑顺势来了波预告——新书预计下半年上市,“更多就不剧透了,小说也在筹备影视创作中,敬请悬疑迷们期待吧!”
大部头进小口袋,陪读者一起把“厚书”读薄
一本本书的台前幕后故事,以动态、接地气的拉家常方式,呈现在手机屏幕上。点赞过万截屏抽奖、盲盒福袋赠送、不定时发放优惠券,也带动了直播间的热度和人气。志达书店总经理罗红透露,此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火,团队和出版社就琢磨着策划类似版本——跟着书店直播的镜头,推开一家家出版社的门,走进去看一看,见证墙内墙外的热闹与安静,邀请读者了解做书背后的甘苦。
“和作家交心、以专业态度和精准服务留住版权,是出版社多年来的理念,一代代老编辑接力,不断累积了丰厚资源。”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郑理,在镜头前细数“家底”,追溯这一出版品牌与巴金、郭沫若的文化渊源。他强调:“做书其实也是在关注人”,好编辑要有“毒”眼光,发掘出好的作者和选题产品。
无论是当年竞拍拿下学者易中天《品三国》版权狂销500万册,还是近年来策划推出“小文艺口袋文库”知物、知人系列、企鹅“鹈鹕”书系、“九说中国”系列丛书、读城系列等,抑或大幅“瘦身”改版《小说界》杂志,无不陪读者一起把“厚书”读薄,让文艺人文类话题也能惊艳“出圈”,自带时尚指数。
比如人物传记《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各项数据都很喜人,重印多次,在2019年几乎横扫各类文艺畅销书好书榜单,让责编肖海鸥十分惊喜,“用心做,读者会看见。”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然远去,如何借力各方平台提升好书的“热搜指数”和“能见度”,是一道摆在面前的现实考题。“身处电子阅读时代,纸质书怎么做得吸引人挺考验出版人的。之所以花力气打造口袋本,在我看来,易携精致的小开本正是未来阅读趋势之一,呼应并捕捉细分的市场诉求是不可或缺的。”理论编辑室主任胡远行在镜头前坦言。
当线上线下联动,优质内容资源加上丰富的传播手段,才能实现一次开发、多种形态、多次増值、多元供给。“这些天有零星读者进到书店,我就觉得书架上的书又活泛了起来,读者选择书籍,书籍选择读者,愿在这个春天好书与你不期而遇。”光的空间绍兴路店执行店长边牧城如是期待。在镜头里,何建明《浦东史诗》纪念版、湖北作家周芳《重症监护室》等重点书依次亮相。
直播最后半个多小时,都留给了与文艺社仅隔一扇门的这家书店。不同于安藤忠雄设计的光的空间新华书店,这里更像是“小而美”书房,也被出版社编辑们戏称为“出版社后花园”,而“出版社+社区+书店”的融合模式,在沪上也属创新之举。
编辑:许旸
图片:主办方供图、手机截屏
责任编辑:宣晶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