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交响乐团140年(1879-2019)》在黑石公寓与读者见面
现坐落于徐汇区复兴中路1331号的复兴公寓,即上海市民俗称的黑石公寓。建成近百年后,得益于相关部门的精心修缮与保护,这栋大楼不仅依旧坚固,而且日益焕发生机。如今,黑市公寓底楼左侧空间变身为一方书店——幸福集荟黑石店。
上海不仅有历久弥新的历史保护建筑,也有文脉深厚的文艺团体在当下焕发生机。今天,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交响乐团140年(1879-2019)》在幸福集荟黑石店灵感集室与读者见面。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黑石公寓和140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完成了一次海派建筑与艺术的“强强对话”。
《上海交响乐团140年》全书约400页、39万字。该书通过自1879年乐团创建至今,共140年间的珍贵图片、历史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和纪念文字,生动翔实地还原了这支亚洲历史最悠久乐团的辉煌历史和傲人业绩,揭示了它在中国交响乐发展事业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角色,也展示出它代表上海、代表中国在全世界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在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馆长杨燕迪看来,《上海交响乐团140年》展现了交响乐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绽放的音乐史诗。“本书不同于传统的音乐史写作方式,而是融合了大量图片史料与访谈,回顾了上交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立足于音乐艺术继往开来,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而奋斗,并成长为一支符合上海文化品格的旗舰。”杨燕迪认为,该书不仅具有专业意义,而且将得到众多乐迷的喜爱。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在该书扉页里写道:“这是一支伟大的乐团。这个乐团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足以让你觉得,跟她在一起,即被她的伟大所感染,她的伟大是你无法左右的,这不是你个人的成就。你能有这么一段短暂的时间跟她一起生活、呼吸、工作,共同创造价值,你就足以觉得你的生命是极具价值的。能够为延续她的伟大历史而工作,足以让你觉得你的存在是一种幸福,因为这件事带给了你无上的光荣和回忆。”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站在140年的历史时间点,上交已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口碑的品牌。未来我们更想回归本真、不忘初心,让品牌更加贴近孕育了这支乐团的城市上海,以及生活在这里并一直支持着上交发展的人们。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上交在未来将为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做更多贡献。”
“口述”历史让上交有血有肉
《上海交响乐团140年》囊括了上交音乐总监余隆,指挥家曹鹏、侯润宇,作曲家刘念劬,乐队长宋国强、前首席张曦仑、大提琴黄北星等演奏员,及朱践耳夫人舒群等多种视角,以“口述史”这种有温度的叙述方式,将上交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进行具象呈现。
▲1985年9月,观众在上海音乐厅争相购买贝多芬系列音乐会套票
该书将上海交响乐团作为一个独立的创作机构进行有血有肉的具象描述,书里也记载了很多意思的事,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交巡演之艰苦、最初与企业合作时沟通和诉求上的问题等。另外书中还首次公开披露了上交在1906年和1956年的两份重要发展报告,这两份报告都是乐队在关键时刻对未来发展可能性的构思。在今天看来,它们仍旧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
其中1956年面临的问题是,在国内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上交应该如何服务新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权衡的问题包括艺术性VS群众性、洋VS中、乐团艺术发展VS文化基础建设需要,以及演出内容需求VS演奏创作人才培养等等。当时上交起草的报告里,所规划的不只是一个乐团未来十余年的发展,还勾勒了全中国音乐文化的蓝图,并且列出了非常详细的计划。
▲1959年10月,黄贻钧指挥乐团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音乐会
上海文汇出版社社长周伯军认为,《上海交响乐团140年》不单是历史记录,也是一部“启示录”。“尤其是第四卷讲述上交坚持改革创新,深耕本土、接轨国际,扎根中国、走向世界的业绩,不仅对推进当下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其他文艺院团乃至各行各业的改革进取,都有启示意义。”
一半篇幅细数上交近十年发展
《上海交响乐团140年》将140年的着墨比重做了分配,前130年约占一半,乐团近十年的发展则占到一半。这是因为上交近十年来所瞄准的目标,早已越过“继承并发展古典音乐艺术”的范畴,还涉及到了专业教育、观众培养、制定行业标准,甚至制定未来的人才标准等等。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该书主编杨宁说:“在欧美或者日本,一个交响乐团未必要做这些,但在中国,需要有人和机构来做这些类似基建的事情。”据悉,书中详细梳理了上交这十年来推陈出新的多个“大动作”。从内外兼修已成旗舰的音乐季,到包括委约、巡演、DG唱片录制等在内的与全球接轨的国际战略合作;从兼顾艺术与市场的机制体制改革,到音乐教育、夏季音乐节、乐队学院、小提琴比赛等深耕本土的系列创新;从行至全国的艺术拓展计划,到倡导总结乐团职业运营之本的管理标准……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音乐生态的良性发展。
▲上海交响乐团形象照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还在活动现场展示了一张最新出炉的“家族树”。枝繁叶茂的“大树”展示了古典音乐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成长的过程,也显示出上交从工部局时期到解放后起到的核心作用。比如工部局乐队乐师的学生后来创办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指挥系,上世纪50年代上交的优秀乐手成为了一些重要乐团的创始成员等等……一条条支脉繁茂,共同见证如今中国古典音乐的蓬勃生机。
让下个百年征程有史可考、有据可查
今年,上海交响乐团为庆祝乐团成立140周年推出了一系列的庆典活动。
从走入上海各个角落的“全城交响·上交为你而来”,到履及多个一流国际音乐节的全球巡演,从集新中国交响乐创作之大成的“中国交响70年”唱片集,到获得“国际古典音乐大奖”提名的首张DG唱片,从集聚世界各地音乐大师诚挚祝福的“全球庆典之星”,到倡导将音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晚高峰音乐会”,“花样”庆祝将上交频频推到多个舞台的聚光灯下。
▲今年9月上交亮相BBC逍遥音乐节
作为乐团历史发展的缩影和注脚,《上海交响乐团140年》也列出了140年间110条上交“历史上的第一次”,1911年-2019年上交重要的350余首首演曲目,2009-2010音乐季至2018-2019音乐季与上交合作的240余位艺术家等等。这些数据展示了上交坚实有力的发展步伐。
周平表示,《上海交响乐团140年》一书为全年庆典画龙点睛,用细致入微的史实素材为上交140年做出总结陈辞。“这本属于上交的史书将让我们乐团开启下个百年征程有史可考、有据可查。”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图片:上海交响乐团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