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一个关于“您心目中最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作品”的投票活动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得到了49%的支持率,以绝对优势领跑,而第二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支持率则为17%,其余的几个选项获得的票数寥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梁祝》,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究竟如何?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和纽约街头展开“双城调查”却意外发现,600人中54%人不知《梁祝》,知名度大大低于预期。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梁祝》被指定为半决赛必演曲目,主办方还为赛事特设了“太平洋之星”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以表彰将《梁祝》演绎得最好的选手。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告诉记者,今年起每届比赛都会有一首指定的中国曲目,以期借助这一平台让“中国声音”传播到全球。“中国作品进入国际大赛的常规曲目,像我们所熟悉的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一样,让选手们去演奏、传播、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传播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和中国式的音乐表达。”周平说。
上交驻团艺术家、著名作曲家陈其钢旅居法国多年,谈及《梁祝》评价更为客观与中肯:“在《梁祝》诞生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逐渐了解音乐尤其是西洋作曲领域的特殊规律,但仍处在摸索阶段。《梁祝》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然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回望与 《梁祝》 同期的西方音乐发展,也可看到当时中西方两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所幸的是,21世纪到现在,中国作曲家与西方之间的差距已缩短很多。”
纽约街头100人中93%的人没听过《梁祝》
中国作品 《梁祝》 自首演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仅上海交响乐团就曾在7个国家近20座城市演奏过近120场;演绎过 《梁祝》 的国内外小提琴独奏家包括俞丽拿、文格洛夫、吉尔·沙汉姆、西崎崇子、诹访内晶子等;演奏过 《梁祝》 的乐队更是遍及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瑞典、挪威、芬兰、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执行委员会就 《梁祝》 的世界知名度,在上海和纽约展开了“双城调查”,走上了两个城市的街头后,结果有些出人意料———《梁祝》 的知名度大大低于预期。
调查在上海随机采访了350个中国人和150个在这里生活工作的外国人,在纽约当地采访了100个人。全部参加调查的600人中,有54%的人没有听过 《梁祝》。在中国受访者中,70%的人表示他们听过 《梁祝》,但其中有30%的人无法立刻哼唱出旋律。在回答未听过 《梁祝》 的人当中,年龄在20-39岁的人数占59%,有28%的人在听到旋律后仍然表示“没听过”。
在上海受访的外国人中,仅有16%的人明确表示听过,26%的人在听到旋律后表示“耳熟”。另一方面,在纽约的受访者中,有高达93%的人未听过 《梁祝》,其中包括近20位音乐院校的学生、教授以及音乐行业的从业人员,当这些人被问及“你认为这首曲子是来自哪个国家”的时候,只有35%的人回答“中国”。
中国音乐哪天能像中国菜一样“一闻便知”
对于调查结果 《梁祝》 知晓度远低于预期,周平觉得是中国元素在全球的普及还不够。“中国菜的辨识度很高,无论身在何处,只要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就知道这是中餐馆”,中国音乐也应当像中国菜一样,拥有高辨识度的元素。
那属于中国音乐独有的元素是什么?《梁祝》作曲者之一陈钢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抑扬顿挫是中国独有的语言特点,在演奏中体现为“分句”“气息”。“中国戏曲里非常要紧的是精气神和劲头。”陈钢说,“中国化的演奏并不单纯在于很多滑音的使用,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交音乐总监余隆指出《梁祝》有着中国戏曲独有的“紧拉慢唱”———乐队在后面速度很快,独奏家在前边不紧不慢……余隆在纽约多次指挥中国新春音乐会,按照惯例每次都要演奏《春节序曲》。五六年下来,纽约爱乐对这首曲目的演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闭上眼根本听不出是一个国外乐队”。可见,中国作品对于世界来说,其实不存在什么“文化隔阂”,不过是不够被人所熟知、演奏得不够多。
师从“梁祝”首演者俞丽拿教授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王之炅告诉记者,自己每年用20%的时间精力去推广演奏中国作品。只是被问到中国有什么小提琴作品时,“大多数国人都会想到《梁祝》,但演来演去的似乎也只有《梁祝》,这肯定有问题”,王之炅说。国内还有很多优秀的当代作品值得演奏家去认识、演绎和传播,如陈怡、盛宗亮等人的作品,“有的作品融入民歌、戏曲、诗词的元素,包含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切理解”。
对此,周平回应,不光交响乐本身,中国歌剧甚至其他艺术品种都面临中国原创作品紧缺的现象。“在为小提琴比赛选中国曲目时,组委会发现选择面非常小,作品存量远远不够”,周平说,推广中国原创音乐,还有很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