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领衔出演的《哈姆雷特》,以高清戏剧电影的形式在京沪两地点映。(资料照片)
明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各类纪念演出活动已经排上日程。今年,仅《哈姆雷特》一剧,就有不同版本登陆国内舞台:6月,德国邵宾纳剧院版亮相天津;8月,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版《哈姆雷特》先后在上海、北京演出;眼下,由外号“卷福”的英国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领衔的伦敦巴比肯中心版《哈姆雷特》,则以高清电影的方式在京沪等地亮相。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选择的是同一个经典文本,然而这些亮相舞台的改编作品却性格迥异:有的忠于原著连对白都保持400年前的原貌;有的却完全颠覆,让哈姆雷特在舞台上自拍。由此引出话题:经典作品应该怎么呈现?当代舞台上的颠覆与解构,底线应该如何判定?
有专家认为,经典改编可以加入时代元素和新的观念,但是不能仅仅借着经典的名头,仅仅在一两句台词、一两个情节或者舞台手法上追求新鲜感。没有原著精神内核的承袭或突破,改编就失掉了意义所在。
衣服可以现代,台词必须和400年前一个样
忠实还原是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版和“卷福版”给出的答案。凭借英剧《神探夏洛克》走红全球的康伯巴奇,出演世界上最经典的戏剧文本《哈姆雷特》,仅凭这一个卖点,就让“卷福版”《哈姆雷特》在英国本土首演开票时,就创下戏票提前一年售罄的神话。尽管有着“全球偶像”的光环,康伯巴奇在舞台上的表演却是“中规中矩”,忠实展现哈姆雷特王子的忧郁气质。而该剧让人印象深刻的冲突在于,哈姆雷特穿着连帽衫、女友奥菲莉亚随身带着照相机,然而一开口,却是优雅繁复的古典对白。
“这样的‘冲突’在英国本土舞台见怪不怪,其背后是观众对莎士比亚文本还原近乎苛刻的要求。”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解释,“莎剧经典简直一个字都不能改!英语导演不管多么大胆地改变剧情所在地和时代背景,谁也不敢改一句台词。所以,英语世界的观众早已习惯了看到演员们身上穿着现代或者未来时代的服装,嘴里却说着400年前的语言,并不觉得奇怪。”
更加原汁原味的演绎,来自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有评论认为,该版重拾那些在现代舞台屡屡被删掉的大量古典台词,尤其是这一版深度梳理了埋藏在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以展现莎翁语言的丰富感和原创性。而全能型演员们在舞台上说学逗唱、弦歌起舞,也还原了当代戏剧在最初起源时的模样。
颠覆经典,不应为了解构而解构
同样是将故事背景移植到现代,相比于“卷福版”,不论是服饰舞美还是表演方式,邵宾纳剧院版的“现代化”都更彻底:演员不仅身着休闲西装,用机关枪代替了刀剑;暴烈的摇滚吉他声不时响起;20多个角色仅由6位演员轮番演绎;在舞台表演之外,演员们还携摄像机不时自拍或者拍摄舞台情境,实时投影在银幕上,成为舞台表现的一部分。对于这些“大刀阔斧”的动作,邵宾纳剧院院长托比亚斯·费特曾表示,作为先锋剧院,邵宾纳希望呈现的作品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将传统作品现代化。
无独有偶,年末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中首演的昆剧《夫的人》,以中国最古老的昆曲改编莎士比亚的另一部经典《麦克白》。麦克白夫人成为该剧的主角,在临终前的梦境中闪回一生。而另外3名男演员,则轮番扮演她的夫君、卫兵、巫师等多个角色。
面对对莎士比亚戏剧不同程度上的颠覆,有观众表示欣赏,认为正是多样的舞台呈现提供了我们对经典文本解读的各种可能性,使400年前的故事仍能与当下现实产生共振。不过,也有人觉得一些夸张的舞台样式盖过了原著本身的戏剧张力和主题,是一种狂妄的冒犯。对此,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认为,后现代戏剧观影响下,如今舞台不乏解构经典的作品,其中更是诞生“新的经典”。这些作品究其成功之处,都是对当下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并非为了解构而解构。
在这一点上,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君臣人子小命呜呼》或许能够成为一种范式。该剧以原作中的两个小角色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顿为出发点,讲述了哈姆雷特因揭穿皇叔的杀人阴谋,而遭皇叔谋杀最终成功逃脱并潜返丹麦的故事,给予原故事一个喜剧的结尾。孙惠柱认为,与其说是一部改编版的哈姆雷特,不如说该剧是将《等待戈多》的主题和《哈姆雷特》的故事糅合到一块,诞生了一部“新的经典”,所以,该剧即使改编大刀阔斧,却仍得到莎学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荒诞派的代表作,与《等待戈多》《秃头歌女》齐名。
但是也有仅仅为了颠覆和解构而对原著和舞台大动干戈的失败之作。这些作品细细品味并无意味,不但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反而削弱了经典本身所能带来的戏剧震撼。
文汇报记者 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