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王小毛”的形象深入人心,那个操一口苏北腔上海话的平头小伙曾是一座城市的开心果。如今,王汝刚已届退休年龄,却更忙了。坚持舞台创作、筹划沪语学习班、写书、拍剧,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角戏的传承人坦言:“退不下来是因为还没找到能完全接班的人。”
这不,王汝刚亲自领衔,与陶德兴、毛猛达搭档,带着一群年轻人出演全新沪语情景剧《老洋房的笑故事》。从7月6日起,该剧将在SMG电视剧频道播出。回到阔别15年的荧屏,这位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团长说,他要为沪语的传承洗去浮尘。
借老洋房底蕴为沪语曲艺脱去“俗气”
说起沪语近些年的危机,著名语言学家、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颇有无奈,“有不少人认为,方言是庸俗的,是与市井画上等号的,这其实全是误解”。被误解或者被贴标签的不仅是方言,还有方言剧。沪语滑稽戏、独角戏、情景剧概莫能外,这些曲艺作品常被批为“俗气不堪”。
“这次会有不同,奥妙全在老洋房。”王汝刚说,以往的沪语情景剧囿于石库门,因为石库门是最具上海地方特色的建筑,“这是一知半解,对于上海特色建筑而言,老洋房完全能与石库门相媲美,且在文化内涵上更具底蕴”。所以这次新剧放在老洋房,主创们就是想借助这一载体,祛除人们以往一谈到沪语剧就挥之不去的“小市民”不良习惯。比如穿睡衣睡裤出门、随地吐痰、说话带“切口”,邻居间互相贪些小便宜,夫妻间吵架“大开门”等,这些过往滑稽戏、独角戏段子中常见的家长里短、市井俗事都会被新剧规避掉。
在王汝刚看来,把情景剧搬出石库门,就是不想把上海人的生活限定在市井与风俗中。而新剧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大家熟悉的“王小毛”要高明一些——它不是简单的插科打诨,而是试图用沪语的内在逻辑,去解释老洋房里上海人的生活场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反映出老洋房所隐藏的城市变迁史。
主创们都希望,这次老洋房里的故事能一改外界对沪语剧流俗的指摘,顺带着也为上海方言正名。
激活方言还需把“课堂”从荧屏办到线下
此次《老洋房的笑故事》共100集,王汝刚并不是第一主角,只会隔天露个脸。他把钱懿和陈靓两位年轻人推到前台。“这是我们团里的两朵‘牡丹’,全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得主,我的作用就是传帮带,让他们早日接班。”话里话外,透出的是对沪语曲艺持续凋敝的无奈。
事实上,自从参演《红茶坊》,王汝刚已有15年没在沪语情景剧中现身了。用他的话说,自己是曲艺演员,舞台才是创作的天地。远离电视的15年间,王汝刚带领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在黄浦剧场常年演出。“光景好的时候每周有两场,滑稽戏、独角戏都有。”但渐渐地他发现,老观众在流失,年轻观众更是屈指可数。“尽管电视情景剧不是原汁原味的独角戏,但我们需要一个传播更广泛的平台。”这才有了他加盟“老洋房”的一幕。但颇叫人玩味的是,从1987年“王小毛”风靡上海,多少年过去,上海人尤其是中青年人群里,说起滑稽戏、独角戏,能一下报出的名字也不外乎王汝刚、毛猛达等几张老面孔。
不单滑稽戏如此,沪剧这门以沪语为基础的曲艺也在经历新人荒。方言不被重视,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方言剧种自然就走下坡路,这些曾经辉煌的曲艺便这样慢慢“变老”。“就像现在都在保护昆曲、评弹,如果其赖以生存的方言不存在,那这些文艺样式又怎能保护得了?”钱乃荣说,在为一些地方曲艺担忧的同时,我们更应为方言的现状操心,“在看电视听上海话的同时,更需要鼓励孩子们多说上海话”。
而在王汝刚的计划表上,如何激活沪语的生命力,他也有了从荧屏到线下的初步设想——下半年推出沪语学习班,由他亲自教授;与毛猛达等一起呼吁建立一个沪语频道,把目前电视里分散各处的上海话节目聚拢到一起,为下一代或者新上海人搭好“电视课堂”。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