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博斯哈德(左)、美国记者斯蒂尔(右)合影。
本报讯 (记者 李婷)为迎接建党94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昨天首发。全书收录了300多张图片、30余万字,全景式呈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华采访的13位外国记者笔下和镜头中的中国共产党人。
第一个叩开延安大门的外国记者是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6月,斯诺进入陕甘宁边区,去寻找那些被通缉、甚至还被叫做“土匪”的红军战士。在这里,斯诺看到,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仅有一顶蚊帐算是“奢侈品”;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降落伞缝制的;林伯渠戴的眼镜断了眼镜腿,用线绳系着挂在耳朵上……
同时,中国共产党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也让斯诺非常感慨:这里有免费的学校,贫苦孩子可以念书识字,红军带来了无线电,让百姓了解外面的世界。红军凯旋归来时,百姓们会送上他们仅有的点心和水果。斯诺是带着疑问走进延安的,经过4个月探求,他找到了答案,并在随后的日子写出了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这是一种莫大的感召,此后,一批外国记者也先后来到延安,真实记录了延安的抗战、生活、文娱以及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的谈话内容。”该书主编、上海市档案馆馆长朱纪华透露,除报道延安面貌之外,艾格尼斯·史沫特莱、汉斯·希伯等外国记者还深入皖南,详细报道新四军在长江下游开展游击战取得的成果及其对抗日的战略意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还亲手接过周恩来交给她的一份长达26页的文件及资料,在皖南事变发生后,斯特朗委托朋友在《纽约先驱论坛报》《星期六晚邮报》上首次独家报道了皖南事变的真相。1936年年底,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详细报道了西安事变前后的情况,并同艾格尼斯·史沫特莱一起在西安电台用英语向外广播,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贝特兰1936年12月27日到达西安,一直活动到1937年2月8日,历时44天,他深入事变现场、甚至采访到了杨虎城。
在近距离接触后,不少外国记者产生了浓浓的中国情结。原本对政治不感兴趣的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在随军采访中主动拿起武器,成为一名亲身参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波兰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加入了中国国籍,后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晚年,爱泼斯坦这样表达自己的信念:“在历史为我设定的时空里,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比我亲历并跻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更好和更有意义。”他说:“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是这种爱把我的工作和生活同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