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美丽心灵》剧照,罗素·克劳扮演纳什。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姜澎
诺贝尔经济学奖和阿贝尔数学奖获得者、唯一被拍成电影的诺奖得主、被大众消费的话题人物--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约翰·纳什当地时间23日因车祸去世,这使得他再度成为新闻话题。而上一次纳什成为媒体焦点,是在两个月前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更早的一次则是10多年前,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美丽心灵》获得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
在学术界看来,纳什可说是学术上的天才,但却有着悲剧的人生。无论是“纳什均衡”还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进入中国也就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在学者们看来,“纳什均衡”为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社会现象等,创造了全新的研究方法;理解纳什均衡,学会运用博弈论分析社会问题,或许是我们纪念这位学术天才的最好方式。
诸多数学定理以其名字命名
生于1928年的纳什最先被世人所知,是因博弈论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早在1942年,作为数学家的纳什写了一篇关于“不动点理论”的论文,通过数学家角谷静夫的不动点理论证明了博弈论中的大量结论。这篇纯数学的理论文章,后来被用于构建完善经济学的博弈论,而纳什的理论则被称为“纳什均衡”。
所谓纳什均衡,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在做决策时,每个人都要考虑自己决策必须是对对方、对自己决策的最优反应的最优反应。正是这项工作使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是博弈论最重要、最基础的理论。
“纳什对于经济学的贡献是非常基础的,可以说正是有了他的研究,经济学才有了抽象于经济实践之外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维迎教授看来,纳什的理论不仅在于解释经济现象,更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制度即使对所有人都不好,但如果它达到了一个纳什均衡,就仍然会持续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梅耶森更是认为,发现纳什均衡的意义,可以和生命科学中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相媲美。
但是,在纳什这样的数学家眼中,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项也许更是他向往的事。今年3月份,纳什因为在几何学和微分方程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阿贝尔奖。普林斯顿大学在宣布这一消息时称,“纳什获得阿贝尔奖,这使得那些崇拜他并且被他的工作所鼓舞的人们倍受感动,因为他的天才终于被世人所了解”。
普林斯顿大学第一时间为纳什举办了庆祝活动,数学系系主任DavidGabai对纳什说:“对我们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以及所有的数学家来说,你获得这份迟来的荣誉实在是太棒了。”纳什当时也说:“作为一名数学家,没有什么比获得阿贝尔奖更令人高兴的事了。”因为纳什除了纳什均衡,还有很多数学方面的贡献,有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数学定理。
30岁前在他看来是非常美好的回忆
“纳什是个天才,但是他的人生却可以说是个悲剧。”在周林看来,无论是人们对纳什的消费,还是纳什本身的经历,都是如此。纳什在1959年遭到精神分裂症的打击,长达30年,直到将近60岁时才奇迹般地走出疾病的阴影。1994年诺贝尔奖颁奖委员会在决定授予他经济学奖前,曾因为担忧纳什是否能够接受颁奖并前去领奖而百般犹豫,为此甚至去普林斯顿大学了解情况,才最终决定给纳什颁奖。
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角原型就是纳什。在纳什夫妇遇到车祸去世后,电影当时的主演罗素·克劳在推特上发文,称纳什是“美丽的思想、美丽的心灵”。不过,纳什本人曾表示电影情节和他的真实人生并不一致。他曾经评价这部电影:“我每次看这部电影时,心里并不好受。但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尊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有一点遗憾的是,这部电影没有反映我30岁以前的生活,也没有反映我后半生的生活。”
纳什30岁前的生活,也许在他看来是非常美好的回忆。普林斯顿的数学教授Joseph Kohn在纳什获得阿贝尔奖的庆祝典礼上,曾经谈起过他1952年在MIT读书时上过纳什的一门课:“纳什那时候在数学研究领域已经有点成就了,他在课堂上非常开放并且充满活力。在课堂外、在学校里常常可见他和学生们在一起的身影。还经常可以看到他和其他令人尊敬的数学家们互相挑战数学游戏,就像体育竞赛那样激动人心。”
被过度消费的无奈人生
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纳什成为不少商学院和金融机构讲座的热门人选,“在经济学研究的人看来,纳什关于经济学的一些看法,显得外行而可笑,不论谈货币政策还是谈金融市场”。一位接受采访的学者告诉记者。
“纳什得奖后,很多人问他各种经济问题,也有很多人对他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他在宏观经济方面都能够有所见解,即便他在中国时也被问及这些问题。”周林说,“这些都是对经济学家的过高要求,学界科学研究有很高的专门化程度,这可说是对学者的过度消费。”
“我1984年到1989年期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常常在校园里能看到纳什,拿着把伞到处来来去去。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在学校机房里还能遇到纳什,他总在那里安静地工作。”同样研究博弈论的周林教授在海外参加学术交流时,也曾多次遇到纳什,但在他看来,纳什并没有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戏剧和夸张。
即便是在86岁高龄,纳什仍然在和那些年轻人一起工作,比如Michail Rassias--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博士后,他正在和纳什合作写一本书,他在接受访问时说:“和纳什一起工作实在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经历,他比大多数其他的数学家们想得更不同--如果你是一个音乐家,并且有机会和贝多芬一起演奏、一起作曲,那一定非常令人欣喜若狂,和纳什一起工作,就是这种感觉。”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