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算什么,岁月是淡淡的光影,只有童年才是贯穿一生的。
——林良(1924年10月10日 - 2019年12月23日)
23日凌晨,96岁的台湾地区儿童文学领航者林良先生在睡梦中辞世。
林良先生被誉为“台湾现代儿童文学之父”,是台湾地区儿童文学界公认的“常青树”、“大家长”。他以台湾地区国语日报“看图说话”专栏与小读者结缘,结集出版图画书《树叶船》《青蛙歌团》《月球火车》,散文集《爸爸的十六封信》《会走路的人》《早安豆浆店》《林良的散文》,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纯真的境界》等两百多册。曾获“中山文艺奖”、“文艺特殊贡献奖”、“金鼎奖终身成就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读物金书奖”、信谊“儿童文学特别贡献奖”、“全球华文文学星云特别奖”等殊荣。
翻译作品《和甘伯伯去游河》
在友人的印象中,林良慈祥、平和、安静,是一个“去净了火气的人”,他的文字也和他的为人一样,充满了对世界的宽容和理解,温暖、温情流淌在字里行间,这些文字也会让读者安静下来,用宁静的世界观看着生活中的美和诗意。
而对林良先生来说,文学就在他的生活之中,同时他也把文学当成一种工作,认为这是福气。他说:“如果说生活与工作处处是文学的话,这是对我最好的赞美。”
有的人还没有老,可是当你看到他的时候,已经害怕自己会老;而有的人已经老了,当你看到他以后,却很向往这样的年龄,不害怕朝着这个年龄走去。
——梅子涵
林良先生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儿童文学作家。多年前,他提出“浅语的艺术”来指称儿童文学的核心艺术精神,这个精炼、准确而生动的概念从此频繁出现在两岸同行谈论儿童文学的语境中,他以此命题所倡导的儿童文学的“浅语”精神,也在很多时候成为了这一文类的艺术代名词之一。而多年来,他的儿童文学写作也以其至为清浅的语言面貌和至为纯真的情感境界,践行着这一“浅语”艺术的真谛和追求。
——方卫平
他是“浅语艺术”的倡导者;他使用日常浅显的生活语言,作为写作的表达工具,为成人写作,也为小孩写作。林良给人有一种优游儒雅的风范,因为他拥有一种从容的、良好的、“慢的”生活方式,我称它为“慢的哲学”的生活方式。这种“不急”的“慢的哲学”,养成了他一辈子都在写作,从不停下来休息,任何时候,他都可以静下心来写作。这是非常好、非常了不起,也很令人羡慕的一种人生态度。
——林焕彰
林良先生的文字力量,不在于有很狰狞或强悍的外表,恰恰是他把生命中非常沉重的跋涉、沉痛的感悟,通过爱、同情、慈悲等心灵的力量和宽容、幽默的智慧,转化成一种非常轻盈的分享,其实背后传达出了一种力量,这也是真正的儿童文学的力量。
——李东华
近年来,随着林良作品陆续被引进大陆,人们对这位在儿童文学领域耕耘了七十多年的老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学报》也曾多次刊登评论界对他作品的解读。
今天,我们重新跟着专家学者的解读走进林良的文学世界,走进那个至美至善的文字王国,缅怀林良先生,缅怀那种至真至纯的人生态度。
浅语中的智慧——读“林良美文书坊”
刊于《文学报》2014年11月20日
方卫平
林良先生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儿童文学作家。多年前,他提出“浅语的艺术”来指称儿童文学的核心艺术精神,这个精炼、准确而生动的概念从此频繁出现在两岸同行谈论儿童文学的语境中,他以此命题所倡导的儿童文学的“浅语”精神,也在很多时候成为了这一文类的艺术代名词之一。而多年来,他的儿童文学写作也以其至为清浅的语言面貌和至为纯真的情感境界,践行着这一“浅语”艺术的真谛和追求。
林良的创作,我们最熟悉的是他的儿歌和儿童诗。他的《蘑菇》《蜻蜓》等形式简朴而意味隽永的小诗,在几十年前便经各种刊物、选本流入大陆,深受读者欣赏和钟爱。这些诗歌透过孩童式的感官和心灵来描写他们身边的小事物和小世界,其清简的儿童诗语中洋溢的童心童趣,不但彰显了儿童诗独特的艺术感觉,也塑造着华文儿童诗独有的审美趣味。
但儿歌和童诗只是这位台湾儿童文学“大家长”创作的面向之一,他笔耕的兴趣还要广泛得多。从“林叔叔”到“林伯伯”再到“林良爷爷”,他笔下的童诗、散文、故事、童话等,陪伴和营养了几代台湾少年儿童。近年来,致力于推进两岸儿童文学交流事业的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正陆续在大陆出版林良先生的著述,其中既包括他的各类儿童文学作品,也包括《浅语的艺术》《纯真的境界》等广有影响的儿童文学理论和评论文集。最新出版的“林良美文书坊”(共七册),收录了作家的一批散文、书信、故事和童话作品。这些作品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立体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身影,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世界。
林良散文的风格和他的童诗一样,清新,朴素,富于天真的稚趣。收入“林良美文书坊”的《回到童年》和《小太阳》二册,是有关作家童年和成年生活的回忆记叙。散文写小时候看电影、玩游戏、坐车出行、读书认字等经历,浅白的笔墨中满蕴着童稚的幽默。譬如写七岁时读图画书,认得了第一个中国字“大”,于是郑重地“翻开书,把书中所有的‘大’字都念一遍”,一时“很得意,有一种‘读完一本书’的感觉”。童年纯真的幽默跃然纸上。
《林良美文书坊》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8月版
不过,与作家的儿歌和儿童诗创作相比,这些散文在浅语的趣味中,往往还饱含着经过成熟生命沉淀的人生感喟和体悟。《回到童年》中许多忆少年、记旧游的文字,内里常藏有一份含蓄的深情。散文写到童年时代父亲工厂的那口井和夏天里冰凉的井水兜头淋下的舒畅感觉,写到小时斗赢蟋蟀后的得意和大表哥开朗潇洒的一句“蟋蟀斗,我们不斗。我的蟋蟀送给你吧”,写到十九岁第一次独自离家、出外谋生时收到父亲来信:“回家吧,不要太为难自己”,全是平白无比的记述,却令人长久地回味个中蕴含的过往生活滋味和深挚的情感。
阅读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种对待生活的单纯、乐观、真诚的态度,这态度又孕生出一些朴实无华的生活智慧:要谦和,也要努力;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要有激情,还要有理性;要有一双善于洞察生活的眼睛,也要有一颗懂得欣赏生活的心灵。在《爸爸的16封信》《林良爷爷的30封信》中,作家以书信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着这些生活的感悟和智慧,《会走路的人》《早安豆浆店》则以生活小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传递着关于亲情、友情、责任、关怀、读书、学习等的思索。这是一些奠定我们人生基本姿态的起步哲学,它教给我们一种端正的生活态度,一种负责任的生命意识。我想,闪耀在这些文字里的智慧,也会像小太阳一样,照亮和温暖少年朋友的生活。
童心不泯,童真不朽
刊于《文学报》2018年11月15日
熊慧琴
我走路,不算慢,
请拿尺子量量看。短短的一小时,
我已经走了
五寸半。
——林良《蜗牛》
这首《蜗牛》是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先生流传甚广的经典童诗《蜗牛》组诗中的一首,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蜗牛在“抗议”人们评价它速度“慢”,人们眼中习以为常的“蜗牛慢”和从“气急”的蜗牛自己口中说出的“不慢”形成一种奇妙的文学磁场,让人哑然一笑。
事实上,许多人对林良的童诗并不陌生,《蜗牛》《沙发》《蘑菇》《蜻蜓》等十几首短短的小诗,都教人爱不释手。作为台湾地区儿童文学的泰斗,林良先生是集儿童散文、童诗、故事、翻译、出版的大成者。他的童诗浅白简约,不事雕琢,处处闪现着质朴本色的真美。但是,作为一代童诗大家,林良先生在大陆的童诗出版数量与其创作高度不成正比,即便有十数首童诗被广泛传播,读者始终也未能一观林良童诗创作的丰富之貌,此次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蜗牛》,收录了他的78首经典童诗,为首次集中整理出版。其数量与诗篇呈现的丰富性是当前大陆地区林良童诗出版之首。
有人说,童心是真心、爱心、玩心、简单之心的混合体。用童心写孩子喜欢读的儿童诗,一直以来都是林良的童诗创作观。用童心创作,意味着要像孩子一样简单真诚、敏感直觉、新鲜好奇地看世界,要从“高”向“低”攀登。
他写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物、最寻常的景,用的是最简单的浅语,却总能精准地抓住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给予出其不意的天真烂漫。《雨》中,林良分别用两个镜头描写天井和前院的雨:“你在天井里赌气,/把盆盆桶桶/桶桶盆盆/敲得很响。/在前院,/你心情好,/静静把那片草地/洗得很绿。”将天井里的雨形象地比喻成赌气的孩子,“盆盆桶桶,桶桶盆盆”两句叠词将气氛推向高潮;而到了前院,“静静”一下子就将前面的短促释然,气氛变得宁静悠长,而且为了形容雨的细心用了“洗”这个字,赋予无常的天气以主人翁的意识。平常的雨在精妙的童心点染下,经由场景切换、拟人化和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一下子生动可爱起来。
儿童天生就具有很强的敏感力和直觉力,并不擅长接受概念,反而具有将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肢解、剖析的能力,林良先生能敏锐地将儿童的这份天赋从童诗中表现出来。“慢”是成人世界中一种习以为常的形容,可在《蜗牛》组诗里,林良让三只小蜗牛现身说法,从三个角度来合理解释蜗牛的“慢”:第一只蜗牛不喜欢人们对它们的刻板印象,它可不认为自己慢呢,因为“短短的一小时,我已经走了五寸半”;第二只是只懂规矩的蜗牛,它一本正经地说,“这是为了交通安全”;第三只蜗牛,喜欢安静地看风景,它怯生生地向我们诉说慢的好处——“墙头上有些什么,谁也没我知道得多”。
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复杂事物直观化是儿童世界里可爱天真的表达。关于这一点,林良先生有诸多的代表作,《沙发》是其中一首:“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坐请坐’。/其实不是,/这是一种/‘让我抱抱你’的/姿势。”在这首诗出来之前,人们并不知道温暖的沙发可以有这样具象化的描述。沙发的形状很像一双张开的手臂,林良首先将沙发拟人化,“请坐请坐”代表人与人之间的谦和有礼的关系,“让我抱抱你”则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升华递进到了更为亲密的层面。再好的形容词也没有比“让我抱抱你”更能表现具象的温暖。除了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儿童也有将复杂的事情简单直观化的能力。《电梯》里“从一楼走进/这个小房间,/在里面等,/等它变。/门再打开,/一楼变成十楼,/变得真快!”要理解电梯的原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门一开、一关,外面的事物发生了变化,像魔法一样。平常事物在童心的世界里加上了一层魔法的成分。
林良先生知道儿童总是关注那些角落里容易被遗忘的事物,体察着不容易被感知的小情绪,那是他们天生的怜悯万物的能力。被许多人视为童诗经典的《蘑菇》是这样写的: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到了《晚上》,林良先生这样写:晚上,/人静了,/楼房的电灯都灭了。/街上,/只有几盏路灯亮着。/天上,/只有孤零零的月亮/亮着。
《蜗牛:林良的78首诗》林良/著,卢贞颖/绘,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9月版
林良用满满的童心展现着儿童世界里的种种,他一生的创作都是植根于童年的创作。他是一个为孩子写作的工作者,在报纸上的专栏里与孩子结缘。六十多年的写作里,无数小读者的童年里都有林良的故事浸润,他与小读者互相受着童年的滋养;他还是一位父亲、一位外祖父,经历了两代孩子童年;他还有他自己的童年,那些宝贵的童年记忆仿佛从未离开过他。
在一次评奖活动中,林良先生评价写作者的创作“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却不能从那‘多姿多彩’里,体会出什么来的,就会使人有‘热热闹闹的空洞’的感觉”。这其实也是现代成人生活的现实写照。对于已经失去了童心的成年人来说,现实生活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热热闹闹的空洞”感。既像个孩子生活在童年里,也像个大人一样生活在平淡的生活里的林良,将现实生活作为最重要的写作素材,用生活里寻常的物、寻常的景,写出了浸润在生活里的诗意与天真。
他笔下的自然,是一幅遗世独立、巧夺天工的独照,“那只/白鸟/飞起来了/飞得不高/飞得很慢/平平地飞/平平地滑/好像粉笔/在绿板上画线——/画得很长/可是没有/那一条线”;也是一幅形态各异、完美和谐的群像图:“春天的田水/还有些凉,/白鹭鸶喜欢/落在牛背上。/晒过太阳的牛背,/是最柔软温暖的/石头。”他赋予每一种生命最独一无二的个性,因为“一棵树/有一棵树的/样子,/好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样子。/样子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种/很可爱的/样子”。似乎有一种在人群中孤独绽放的恬淡与充实。他笔下的孩子,被父母无声的爱包围着,他感受着那份爱,于是他的眼睛里就有了似懂非懂的理解:“晚上我上床,/最后一眼/看到你正在忙。/天亮了我醒来,/睁开眼睛/看到你还在忙。/微笑的妈妈,/你天天不睡觉吗?”他笔下的城市,不是门窗紧闭的小房子,不是高楼耸立却人情淡薄的世界,而是充满了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庇护所。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了充满个性的艺廊、图书馆、旅行学府;静静倾听似从竹林流出的淙淙的邻家脏水沟排水的声音;听邻家搓麻将的声音就像在听一场异域风情的音乐会……
林良说他写诗的动力是主编儿童副刊时,小读者、小读者的老师和父母亲都希望读到一些诗。林良写的童诗,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的体验可以有一种呼应。在童年的意象中阐释生活言之不尽的真谛,又在现代生活情境下浸润童真,孩子与成人彼此向对方靠近多一些。所谓“儿童是成人之父”,或许就是说,童年获得的道理终身受用。无论是还在长大的孩子还是已经长大的孩子,林良都希望他们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于细微处看见美好。诗人希望他们知道生活的甜是求来的,大部分的岁月里,你或许会像置身于沙漠的骆驼,生活是那延绵无尽的沙漠,可要相信,若是一步一步走下去,不担心日晒辛劳,总有一天会到达目的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林良的诗,的的确确是全龄的,适合所有的大人、孩子。生活如诗,因为无论年纪多大,无论年纪多小,我们都渴望为生活织锦。我们在他的童心童诗中,看到了永不褪色的童真。
作者:方卫平 熊慧琴
编辑:李凌俊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