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在当时成为轰动性的社会文化事件。
近四十年来,《傅雷家书》一直畅销不衰。
这是一部既普通又特殊的书,书中记录了中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和教育家傅雷及其夫人与儿子傅聪、傅敏往来书信。这些书信开始于1954年傅雷先生的长子、后来成为著名钢琴家的傅聪离家出国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双双离世。
多年后由傅雷次子傅敏先生选编出版。
《傅雷家书》是一部既普通又特殊的书,它不仅是傅雷夫妇与儿子之间的书信,更是傅雷文艺理论与教育思想的折射。
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始终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因此还是家庭教育的典范文献。在傅雷看来,家书作用有四——讨论艺术、激发理想、训练文笔和思想、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因而书信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鼓励儿子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对中国千万父母与万千学子,均具深远指导意义。
《傅雷家书》是父子两代人十三年数百封通信合集,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两代人异地情牵的书信中,不乏对艺术与人生、做人与处世的深度探讨,字里行间洋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怀。
傅雷先生之所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篇累犊”地给远在海外的儿子写信,用他自己的话说,既“不是空唠叨”,也“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其主要用意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傅雷先生把儿子“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正如傅雷先生在信中所言:“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谈贝多芬、谈莫扎特、谈李斯特、谈肖邦、谈巴赫:谈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第二,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通过书信,傅雷先生与儿子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在这种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中,一封封家书犹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傅雷先生与儿子分享其中。
第三,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为了这个缘故,他常常“逼”儿子多写信,“多写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并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因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有助于今后的人生。
第四,傅雷先生希望随时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傅雷先生认为,“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他不仅将此话奉为自己的信条,而且还将它变为自己的全部行动。
《傅雷家书》自出版面世以来,近四十年过去了,傅雷先生的谆谆教诲、赤子之心,至今令无数家庭父母深深感动,令一代代青年学生从中受益,不愧为一本
“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作为傅雷先生晚年真挚的心灵笔录,《傅雷家书》更是平凡而又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透过家书,我们看到了一位具有现代人格的知识分子形象:高贵、智慧、浅近、周正、独立、乐观、真挚和无私等等品质,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将其影响给自己的、亦即国家的孩子,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乃至世界领域的有用人才。
《傅雷家书》已不仅仅是一份两代人异地情牵的文字实录,一个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优秀范本,它更是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精神人格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类文明融合的生命启示。
选摘自程振理《〈傅雷家书〉: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心灵镜像》
程振理
特级教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名师。
江苏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兼职硕导,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学术联盟秘书长,苏派作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省优秀教学成果获得者,教育部经典诵读“国培”项目授课专家,全国名师工作室发展联盟成员,《作文通讯》兼职编委。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