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已步入2020年首季度的尾声,在这艰辛而难忘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全国的趋势来看,在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下,由于前一阶段采取积极、果断的应对措施,使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的遏制。湖北以外多省份已连续14天无新增病例,多地出院病例已近九成。虽然“武汉保卫战”还在进行中,但总体向好的趋势已经显现。
随着复工复产节奏稳步提升,从田间乡村到工厂车间,再到城市街巷,无数“细胞”开始复苏和跃动。那么,疫情阴霾退散之后,我们的城市会面对怎么的变化呢?
2003年的春天,我们也曾经历“非典”的突袭。自1988年甲肝大流行之后,很久没有遇到过烈性传染病的上海市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措施。待“非典”疫情在上海偃旗息鼓之后,除了严肃的反思,还有积极应对和重拾信心地乐观前行。
以史为鉴,可明得失。小编梳理了志书、年鉴和史料中部分与上海“后非典”时期相关的内容,希望我们能从历史细节中得到某些启示。
疫情发展回顾
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顺德地区确诊第一例“非典”患者。至2003年2月9日,广州市出现百余病例,其中2例死亡。2003年2月10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首次发出新闻通稿,正式公布“非典”肺炎疫情。2月11日,广东省主要媒体刊发了部分地区先后发生“非典”肺炎病例的情况,报道称:“截至2月10日下午3时统计,共发现305例,死亡5例。其中医务人员感染发病共105例,无死亡病例。305例病人中,已有59人病愈出院,尚未出院的病人都得到有效治疗,情况稳定。”
2003年2月春节期间为“非典”的爆发期,广东省当时没有限制人员流动,节日活动照常举行,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在短期的市民恐慌之后恢复热闹的节日气氛。2月底,香港开始出现相关病例。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3月至4月,“非典”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扩散,进入高峰期,这期间也是抗疫战最为焦灼的时期。
2003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非典”肺炎问题,“非典”抗疫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5月1日,小汤山医院正式开始接收病人。5月上旬,北京市各中小学纷纷停课。
"非典"疫情发展回顾及同期全国部分社会零售数据回顾
随着全国防疫力度的不断增强,疫情控制收效显著。5月中旬起,“非典”新增病例有所减少,医务人员感染比例下降。5月中下旬,“非典”疫情逐渐进入尾声阶段。6月2日,北京疫情统计首现三个零:“新收治直接确诊病例为零,疑似转确诊病例为零,死亡人数也是零。”但直到8月最后一例病例宣布出院,“非典”疫情才彻底结束,全国共报告病例7428例(含香港1755例、台湾346例。)
上海方面,早在2003年初,广东出现“非典”病例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开始警惕监视疫情对上海可能产生的影响。1月,全市防病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特别强调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落实每周类流感疫情报告。2月11日,春节刚过,市卫生局向市政府正式书面报告《关于近期广东省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的情况》。
2003年4月24日,世卫组织专家在上海肺科医院考察“非典”防治情况
2003年3月,市人代会期间上海开始部署防治“非典”的工作,成立市卫生防病联席会议,后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成立市防治“非典”指挥部。从4月4日确诊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到6月10日第八例“非典”病人治愈出院,上海共救治“非典”病人8例,无医务人员感染。此后,上海的防治“非典”工作逐步转入常态运行和长效管理。
政策“及时雨”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上海经济短期内蒙上了阴影。3月下旬开始,市外、境外来沪旅游、公务活动等大幅度减少,各宾馆客房入住率明显下降。上海市民到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消费下降。从4月20日开始,“非典”疫情出现较快传播趋势,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大。
2003年4月17日,一架由日本飞来上海的东航班机在浦东国际机场降落,乘客大都佩戴口罩
从当时对全市30家大型企业的跟踪调查中可以看出变化趋势:4月21—27日这一周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6.40%,4月28日—5月4日这一周则更为明显,同比下降26.44%,5月5日—11日同比下降13.22%,5月12—18日同比下降10.19%,5月19—25日同比下降5.03%。
疫情对餐饮、旅馆、百货影响最大。旅馆的客房率比上年同期下降70%~80%。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等15家大型百货商店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0%。酒家、餐厅销售额普遍下降70%左右。但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下降不到10%。4月份全市餐饮零售额为11.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3%。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受到的影响也较大,沐浴、美容及其他服务业也受到很大波及。
按当时统计的数据,“非典”疫情影响全市GDP大致在1.5个百分点。疫情相对稳定之后,上海各级政府部门便及时着手,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各个行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为经济加速发展提供契机,重现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
《人民日报》2003年5月11日刊发题为“处非常之时用非常之策——上海应对非典影响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头版文章
上海厂家加班加点生产硫磺皂等防“非典”产品
2003年5月1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非典防治期间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公布12条措施帮助受“非典”影响企业及个人。其中包括,取消旅馆业地方社会事业建设费,对本市公交车辆,包括公交车、专线车和长途客车,暂免征收养路费和货款道路通行费,长途客运暂免征收客票附加费。对旅游、餐饮、娱乐业中受“非典”影响,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的中小企业,市区两级政府担保基金给予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支持。
“非典”疫情期间,上海公交线路严格实施消毒防护措施
此后,市经委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企业保持发展。包括专项设立3亿元转制资金货款和担保货款额度,扶持生产、出口和盈利大户,并在原来“一月一审”的基础上,按照需求的紧迫性“一事一议”。市经委会同市金融服务办建立抗击“非典”工作协调机制,对影响大、增长快、需求急的企业提供特殊融资服务,提供生产流动资金和货款的合理规划服务。
政府各部门也积极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渡过“非典”难关创造条件,提供支撑。为鼓励企业迅速走出国门抢夺订单,出国审批周期也大大缩短。在物流方面,航空、铁路、公安等部门联手建立运输协调机制,确保工业原料的正常运输。
利用原有的外向型经济基础,“走出去、请进来”,拓展境外的贸易活动,是上海“后非典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同时,上海市注重把经济效益和结构调整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没有盲目地上大项目追加投资,追求的是增长的质量。面对“非典”影响,上海经济表现出良好的“抵抗力”。
蛰伏后的活力重启
经济重启活力的重点是在外贸、会展、旅游和工业等领域。在激励政策的推动下,2003年5月下旬以来,上海就组织20多个经贸团组前往各国开展商务活动。其次是加快筹备、全力办好出国展览、推介类活动,特别是重点出展活动。在“非典”疫情渐趋平缓的后期,上海就已经在积极准备赴沙特、印尼和日本的经贸展览。
此后一系列赴境外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2003年6月,在日本、韩国组织上海旅游说明会。此外,来自29家企业的200多种农产品也赴捷克参加国际农业展,争取开拓欧盟市场。7月初,由市领导带队30多人的经贸代表团,赴罗马尼亚举行“上海商业周”。
在非常时期,任何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保证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业务的影响。针对“人出不去、进不来”的地区性限制,在企业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正常业务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积极拓展新的对外联系渠道。采用电话、电讯、电子邮件、网上交易等手段,保持与市外、境外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联系。一些目光敏锐的企业主未雨绸缪地“瞄”上了电子商务。
事实证明,“非典”时期全面彰显了IT超值服务在业务连续性、拓展性方面的重大作用。上海日立电器公司、上工股份公司等企业为保持与重要客户的沟通和重要项目的推进,开始租用或购置无需“人与人”接触,又能“面对面”的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开展商务会谈。
由于举措得力,并借助当年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大幅增长的大趋势,2003年,上海外经贸仍取得快速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23.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中,进口639.15亿美元,增长57.4%;出口484.82亿美元,增长51.2%。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321项,比上年增长43.5%;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10.64亿美元,增长23.5%,实际到位金额58.5亿美元,增长30.1%。
会展方面,受“非典”影响,从4月底至6月底,展览的黄金时期,除去如期举行的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全市没有举办一个国际性的展会。据对4月底至9月底国际展览会项目的统计,受到影响的项目106个,总面积达102.17万平方米,包括主办单位和场馆在内的预计营业额为48416万元,营业税为2541万元,直接损失为4808.8万元。
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展是“非典”疫情严重期间唯一举办的大型国际会展
疫情逐渐退散后,会展从业者各显其能,在开拓会展领域和提升办展水平等方面动足脑筋。
一是不断推出新的展览品种,商铺展、加盟店展、理财博览会等投资理财类展会明显增加。2003年6月24—27日举行的上海商业房产展示交易会共有50家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展出上海和周边地区的各类商业房产项目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其它一些新兴商展有上海国际连锁加盟创业展和首届上海综合理财展览会等。
二是提升展览的专业化程度。2003年10月22—25日,已经连续举办12年的上交会(上海全国消费品交易会)创造性地推出亚太家庭用品礼品交易会、中国超市食品博览会、2003上海国际授权商品博览会3个“展中展”,颇具新意。2003年举办的许多原先涵盖诸多商品的百货展已细分为众多专业大类商品展,如文化用品展、礼品展、玩具展、美容化妆品展、内衣展、自行车展等。
三是展会与各类节日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2003年8月27—30日,作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组成部分的“2003上海国际时尚品牌服装博览会”与浦东新区政府联手推出上海国际时装周相关活动。再如,首届“上海国际美容节”与美容用品展相结合,提高专业技术含量。
上海市有关部门还把原计划分开举办的跨国采购消费品、工业品洽谈会合并为“2003跨国采购洽谈会”,并提前至7月29—31号举办,该洽谈会吸引近百家跨国采购商(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占40%以上)和将近4000家国内厂商,获得圆满成功。从2003年8月开始至年底,有20余个大型国际展览会密集举办。
8月14—17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暨中国电动自行车及零配件展览会,规模亚洲第一。11月6—11日,第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举行,长征运载火箭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为展会的最大亮点,观众人数达46.36万人次,业务成交397.69亿元,展览规模、观众人数、业务成交额等,都创了工博会历史新高,其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会展业已经走出“非典”的阴影。
日本横滨市市长带队参加第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并出席开幕式
旅游方面,2003年7月17日,《上海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为行业复苏吹响了号角。“计划”明确,上海要努力建设国际化旅游都市。3年内,上海将整合资源,按照区域位置,打造中部都市观光、东北绿岛生态、东南文化娱乐、西南休闲度假、西北时尚与工业五大旅游板块;建设环球影城、外滩摩天轮、佘山影视摄制基地、汽车城公园四大主题公园,新建包括外滩源工程、十六铺地区滨水旅游、海港新城旅游区等一批旅游景点;旅游饭店将从300家增加到450家,并再增20条美食餐饮街。与此配套的《星级饭店管理办法》《景区(点)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旅游法规也同时出台。
2003年5月,上海对每一辆投入运营的观光游览巴士都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
操作层面,上海加强与国内外联手合作,分步骤重新启动上海的旅游市场。先行启动市内游、积极组织入境游、适时开放国内游、有序准备出境游。旅游部门首先是加强与江苏、浙江的合作,推动两省一市的旅游互动。上海还通过国内旅游系统驻境外办事机构邀请海外旅游媒体,通过外国航空公司、在沪品牌酒店邀请境外旅行商、会展商来沪考察。
2003年6月17日上午10点左右,就有十多位韩国游客抵达上海。7月4日,“非典”后第一个欧洲旅游团乘坐东航556航班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来自法国某学院的17位MBA成为西方游客重返上海的“先遣团”。8月3日,由上海青年旅行社组团的一行22人乘坐“新鉴真”轮赴日,这是“非典”之后,上海首个乘船出境的旅游团体。此次旅游团成员绝大部分为上海人,平均年龄20岁。上海出入境边检部门统计显示,7月份从上海港出入境的旅客已突破1000人次,客流量已基本恢复正常。
2003年7月4日,“后非典”时期,第一批抵沪的欧洲游客——来自法国某商学院的师生,兴致勃勃地游览金茂大厦
另一项利好政策是“市民凭身份证游港澳”,内地和港澳携手,共同振兴旅游市场。当年9月1日起,个人凭身份证游港澳的试点政策扩大至北京、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个人赴香港、澳门旅游需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申请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及访问签注,签注有效期为3个月,分1次和2次往返有效,每次在港澳地区停留时间不超过7天,申请次数不受限制。申请人领取通行证件后,就可以自行往来港澳地区。同时,联合香港地方机构,推出“乐在此,爱在此”新一轮旅游推广计划,为上海等地游客提供“好客月”等一连串优惠活动。
市内游、周边游促销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6月27日,在浦东滨江大道,举行“上海旅游,再创辉煌”主题活动并同时启动以“彩虹行动”为题的振兴旅游行动计划。江浙沪三地大携手、大协作、大互动,以“江浙沪——风景这边独好”为重振口号,共同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7月5日—6日推出苏浙沪三地“同游江浙沪,阳光新感受”大型主题旅游活动,同时在上海东方绿舟、江苏苏州乐园、浙江湖州市中心广场举行。仪式上,上海东方绿舟、江苏苏州乐园、浙江安吉竹种园签署《大自然亲子游联盟行动协议》。市内游的活动则包括“上海科普游”“安飞士神舟之旅”自驾车旅游新产品及“上海大众汽车工业旅游”等。同时,全市各旅游景点大多继续实行临时降价或免费开放的办法吸引游客。
在7月1日—10日的“回报社会,上海明天更精彩”主题活动期间,实行客房10天优惠价,散客房价一律按门市价七折优惠。全市旅游饭店行业会员饭店每家免费提供二间夜标准客房,由上海市旅游饭店业分会发放免费房卡,用于感谢、慰问抗“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救护人员等。上海旅游业推出全新服务理念,让众多市民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旅游复苏带来的各种“优惠”。2003年,虽然境内外旅客数量下滑,但来沪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增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10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街市的人气是最好的风向标。随着疫情的退散,上海的百货零售业和服务业开始回暖。以徐家汇商圈为例,进入6月份,人流开始恢复,销售额节节攀升,已接近上年同期水平。据港汇广场的电子记数器统计,自6月1日以后,港汇双休日的日均人流量已达到了15万。汇金、六百人流量已恢复到以前,特别是到周末时人群络绎不绝,据汇金百货统计资料显示:6月份与以往举办各类“文化营销”时的旺盛人气差不多,比平时增长50%,销售业绩也有10%左右的小幅增长,而六百双休日的营业额已超出了200万元。在天钥桥路的汇联商厦,食品类商品销售猛增60%,女装销售也有增长40%的不俗业绩。
一家女装皮鞋店恢复营业后贴出的告示
这种上海话俗称“起蓬头”的现象可不是偶然的。营业额的迅速上升与徐家汇商圈因势利导,主动调整商品结构有关。在“非典”疫情紧张时,徐家汇各大商厦乘着顾客少的当口,根据市场消费趋势对商品结构进行调整,原来各商厦的最佳铺面都摆放家用电器,如今这些铺面基本上都让位给了化妆品、服饰、首饰、鞋等软百货商品。六百将家电请上了六楼,港汇广场的化妆品成了商厦特色,太平洋百货专卖流行服饰和品牌化妆品,家电不见了踪影。尽管人气和消费势头迅速恢复,但商家对“非典”还是保持足够的警惕,港汇、六百、汇金等商厦的电梯及其他公共部位仍旧每小时消毒一次。
上海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项重点市政工程进展顺利。图为2003年6月21日竣工通车的外环隧道
市民生活的细节提升
“阿姨,侬了勒组撒?”“消消毒。”在那段日子里,这样的对话在弄堂、小区里己是司空见惯。戴着口罩乘车、购物也似乎成了那段时光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这个鲜花盛开的春天,由于“非典”的突如其来,几乎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态度,消毒用品和家庭卫生防护用品渐成家用必需品。
那段时间的各大报刊、媒体中,“上海家化”“白猫”等厂家频繁亮相,出尽风头。他们的产品已从传统的含义上的消毒液扩展到消毒洗手液、无水消毒净手剂、空气消毒清新剂、除菌洗洁精、除菌洗衣粉等多个品种。
“白猫”为满足“防非典”市场需求,半个月内就生产出上年总产量的3.3倍。为确保适用于个人、家庭和公共环境清洁消毒的白猫消毒洗手液、白猫消毒液、除菌洗洁精、除菌佳美洗衣粉、浓缩消毒洗衣液、KB99空气消毒清香剂等系列产品的市场供应,2003年春季的日产量已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3倍。“白猫”消毒液3天接到的订单是以往1个月的几十倍,消毒洗手液日产量更是惊人地翻了90倍!
事实上,长期以来,上海人爱干净、讲卫生的习性,和自律、守规则的习惯一样广为人知,备受赞誉。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家庭虽然住房空间不大,但很整洁,孩子放学回来,必须先洗手,上海人洗澡勤、换衣勤、洗洗晒晒更是勤。上海人比较讲究吃,但不瞎吃、不乱吃、不胡吃。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非典”未在上海大规模爆发的缘由。而这些好传统在“后非典”时期更是有了进一步的细节变化。
2003年夏季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在上海的医院、社区、敬老院、公园、图书馆、书店、学校等多处随机调查了997位上海市民,并通过采访居委会干部、环卫工人,进一步从多个侧面调研情况,对“非典”前后上海市民生活卫生习惯进行了一次颇有意义的深入了解。
2003年4月10日,上海某居民社区举办“非典”防疫知识讲座
调查结果表明,“非典”前后大多数市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每天开窗通风时间多于6小时的人数:“非典”前为55%,“非典”后为65%
非常注意生熟食分开:“非典”前为84%,“非典”后为88%
不吃野味:“非典”前为50%,“非典”后为58%
不随地吐痰:“非典”前为66%,“非典”后为85%
咳嗽喷嚏时捂口鼻:“非典”前为39%,“非典”后为69%
不乱丢垃圾:“非典”前为59%,“非典”后为70%
调查结果还表明,“后非典”时期市民的生活卫生习惯在以下几方面有明显改善:
对于一些拥挤、通风差的场所,“非典”后减少去此类场所的人数较“非典”前增长24%;选择酒吧、餐厅、饭店、KTV内通风良好的座位,“非典”后非常注意此点的人数较“非典”前增长37%;餐具卫生,“非典”后经常消毒餐具的人数较“非典”前增长33%;不吃路边排档,“非典”后能做到这点的人数较“非典”前增长53%。
老字号“沧浪亭”淮海路店恢复营业后贴出的告示
“非典”疫情也给餐饮企业带来启示,如何为消费者开发和提供更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如分餐制、公筷、自助餐、创造更卫生、舒适的消费环境等。以徐家汇商圈为例,6月份开始,餐饮业恢复势头强劲。海上阿叔、上海老站、皇朝、张生记、苏浙汇等晚上全部满坐。中老年食客少,大多数是青年人,好些天没见面,大家犹如潮水般的涌了出来。一拨接一拨,晚餐要翻1到2次“台面”。尽管对美食的诱惑无法抗拒,但大家延续着防范“非典”留下的好习惯:分食制,用公筷,传菜员的口罩不敢轻易摘下。各酒店的菜谱也有些许的变化,以清热、清补的菜肴为主,油炸的食物明显减少。
从上述现象不难发现,上海市民一些好习惯,“后非典”时期后又有进一步提升。而对于上述相对“被动适应”的习惯来讲,一些“主动作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成型。
首当其冲的是购物理念。习惯了在超市、商场挑挑拣拣的消费者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认可了网上购物的优越性。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卫生安全的优势凸显出来。在经历了20世纪末网络泡沫的洗礼之后,电子商务又迎来意想不到的发展契机。
上海梅林正广和旗下“85818购物网站”技术总监周夏冰岑曾经这样讲道:“SARS的存在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交易模式,以前人们把逛街当成一种乐趣,现在人们开始回避到人流量高的地方去买东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疾病传染风险最小的网上交易。”而这个问世不到5年的电商平台也为正广和这家百年老字号增添了不少时代新气息。互联网和电话双网合一、全天候定购、完整物流配送,当年的85818(沪语谐音“把我拨一拨”)以全国独一无二的销售模式,完成了传统企业面对现代商战的转型。
在“非典”时期,“85818”的平均日交易量突破4.5万笔,较之前翻了一番。饮料、大米、方便食品,特别是保健营养品更是供不应求。特有的碟片租赁业务更是吸引了比平日多3倍的流量。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很多网上应用也纷纷走入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网上课堂、网上炒股、网上银行等过去只是少数人熟悉的服务为更多人所接受。
人们对强身健体的理解,在“非典”疫情后也有了新的诠释。“抵抗力”是最好的免疫剂。而人体完善的抵抗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系统、正确的锻炼方式。于是乎,很多市民突然一夜之间从过去的观众转变为“运动员”。在家躲避疫情“屏伤忒”的上海人开始纷纷走出户外,一边锻炼,一边领略新上海的美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体育用品在一些商场出现脱销,甚至连跑步机这类“大家伙”也行情看涨。而各大公园在2003年6月之后,又重现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市民对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呈现快速增长。
2003年3月28日—5月11日,世界著名音乐剧《猫》在上海大剧院连演53场,创下中国近代演出史上多项记录。在抗击“非典”疫情最紧张的一段时间里,为保障演出顺利进行,每场演出后,大剧院都全面严格消毒并保持剧场通风
为引导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体育锻炼,“非典”过后,上海制定出台地方法规《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2004年—2010年)》,大力兴建群众体育场所和设施,并加强日常卫生消毒和管理维护。其中2003年新建健身苑13个、健身点563个、健身中心1个,投资2972万元。社区公共绿地体育设施建设开始起步。2004年,3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和25个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至2004年底,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达2926万余平方米,人均体育用地从2000年的1平方米增加到1.82平方米。
必要的审视与反思
“非典”无疑是场灾害,但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两重性,这场灾害在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同时,也迫使人们重视和改变部分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生活和行为方式。特别重要的是促进了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2003年5月12日正式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其后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是以这场灾难为背景的制度化建设中的重大成果。
上海在疫情严重的4月,全市上下齐心聚气,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确保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了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在抗“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时,又提出“三个不能放松”,即思想不放松、工作不放松、措施不放松,同时强调规范、科学、常态、长效,巩固抗“非典”成果,把防“非典”工作纳入正常工作轨道。
在疫情趋于平稳时,上海又及时提出“三补一转”,就是眼前损失长远补、堤内损失堤外补、局部损失全局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加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在经历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考验后,上海市政府于2003年正式启动实施《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这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城市健康的宏观认识和整体关怀。
从抗击“非典”疫情,以及其后的经济和社会复苏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科技问题、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综合性质,不仅要求涉及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而且还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加以再开发、再利用,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非典”疫情期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变化
“非典”疫情期间,全国汽车、文体、家具等行业零售额走势变化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当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速度远快于“非典”以及其他类似的传染病。在疫情爆发后短短30天内,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就达17205例左右(2020年2月2日数据),而“非典”同期仅为3400例。据目前不完全的统计,新冠肺炎的致亡率可能在2%~3%左右,低于“非典”、埃博拉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等的病死率,但由于感染新冠肺炎人群基数较大,加上政府管控力度及其对民众的心理层面以及经济活动的冲击,疫情综合影响势必将会更大。
相比“非典”疫情,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国际背景也更为复杂严峻。2003年“非典”疫情前,中国与东亚经济已完全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处于恢复与上升阶段。而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逆全球化主义抬头,中美之间仍存在经贸摩擦。不仅如此,“非典”疫情并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英文缩写“PHEIC”),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则被列入。
且就目前形势判断,全球大流行的趋势愈发显现,这也将从进出口、投资及国际交流角度对上海和中国经济产生连锁冲击。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非典”较为严重的时期在2003年4—5月,而本次疫情高峰期发生在春节消费旺季,对第三产业冲击最大。由于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近70%(2018年数据),超过2003年的51.9%,因此,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预计也可能会更严重,需要做好充分的预判和对策。
后记
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全市坚持分类指导、清单管理、精准服务,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解读和服务引导,结合集中走访企业,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上海也积极加大与长三角等有关省市的沟通合作,及时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至2月29日,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4.5%、复产率66%,大集团复工率97.4%、复产率58%,中小企业复工率53%。
历史上,我们这座伟大的城市曾多次与大规模流行病搏斗,其中有惨痛的教训,也收获了很多值得传承的经验。用乐观的心态、坚强的信念、严谨求实的态度、团结互助和同舟共济的精神,去抗击恐惧心理的无限蔓延,去直面“恶疫”的危机,进而最终战胜灾难,用坚实的步伐,重回发展之路。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历练之后,上海必将再创辉煌。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