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开埠怎么会选择上海呢?
鸦片战争以后,在1842年的8月,清朝跟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清朝要五口通商,要开放,上海是规定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到了1843年10月,中英又签订了《虎门条约》,这个条约规定英国的军队拥有常驻通商口岸的特权,并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到这一年的11月8日,英国派驻上海的领事巴富尔到达上海。第二天,他就向驻在上海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要求租房子,要建领事馆。这个道台因为驻在上海,所以一般人就叫它上海道。到了14日,巴富尔就自己通告领事馆的设立,以及领事馆的位置,又单方面划定从上海县城到吴淞的地方作为上海的港区,从苏州河河口到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外滩一带)为洋船停泊的区域。同时,他宣布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这是英国人单方面宣布的,尽管当时清朝政府的道台宫慕久事先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提出异议,实际上就是默认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把1843年11月17日这一天作为上海开埠的日子。
但《南京条约》没有规定具体怎么开埠,那么接下来怎么开呢?所以巴富尔就与宫慕久谈判。1845年11月29日,双方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以后又有三次大的增改。根据这个章程,划定东面到黄浦江,南面到洋泾浜,北面到李家场,面积共830亩的地方,作为英国人的居留地,这就形成了英租界。当时规定,英国人可以在租界里面建立自己的居民点,在那里租地建房,办产业,将其作为一个通商的口岸。每亩地的租金统一为每年1500文铜钱。到1848年11月,英租界已经扩大到2820亩,西面已经到了今天的西藏路,北面到苏州河。我们一般称为租界,英国人自己称为“settlement”,居民点。首先就划定了在上海县城的外面一片地方,那就是英租界,叫“British Settlement”。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道台咸龄签发的道契
美租界是1848年设立的,但当时没有正式划定地方。到了1863年6月,美国驻上海的领事和上海道台划定了它的界址。但是,同年9月,美租界就和英租界合并。因为当时美租界划的地方很大,但里边还没有什么工厂、码头,空地还很多;而英租界里面人口多,土地也贵。所以他们双方商量,就把两个租界合并了,因而美租界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经过这两次的扩展,到了1899年,租界的面积达到33503亩,正式定名为“公共租界”,英文叫“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以后租界又想出个花招来——越界筑路。什么叫越界筑路呢?就是租界方提出来,他们跟华界没有道路联系,所以他们先把道路筑到租界外面,从租界延伸出来,比如虹桥路。筑了道路以后,他们又提出来要保证道路的管理治安,就把警察派到这条道路,然后找借口把这条路、路旁边的地划为他们的地方,实际上就变相地扩大了租界占地面积,虽然在法律上这不是租界,但很多事情都直接归租界管。中国人也很喜欢利用越界筑路地区,因为越界筑路地区的房价一般要比租界里面便宜,但是治安和市政管理往往都是租界管的,比华界管理得要好。比如鲁迅住的那个地方,就属于越界筑路的地方。他从家步行没多远,进入四川路就是租界了,但他住的地方不是租界。包括以后左联活动的场所,好多都是在越界筑路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特点就是房子质量都不错,房价比租界里面便宜,治安由租界来管理,有什么事要进入租界比较容易。上海有些红色文化地点设在这个越界筑路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有些事情租界管不到,又便于跟华界和外界联系。
公共租界的警察
就这样,公共租界在3万多亩的基础上,实际上控制的地方要更大,包括今天的杨浦、虹口、黄浦、静安等区——有的全部是,有的大部分是。由英租界、美租界合成的公共租界,所占的地方最大。
法国人也不落后。在1849年4月,法国驻上海的领事就用跟英国同样的方式,获准设立了法租界。它的最初面积是986亩,后来经过多次扩展,到1914年,面积达到15150亩,英文叫“French Settlement”。
当时上海县城的外面就是法租界,再往北是公共租界,从苏州河边上西藏路以东,一直到虹口、杨树浦。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它的主要部分是由租界构成的。租界外面有两块地方,北面叫闸北,南面是原来的县城,就是南市,属华界。一直到改革开放,上海城市的主要部分还是原来的租界,闸北、南市相对来讲不如这些地方发达。
上海租界地区示意图,1910年实测绘制
租界里面本来是不准许华人租房租地的,但是小刀会起义爆发,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有大批华人迁入租界,其中不少是富人,有资产,租界当局是很乐意留下这一批华人的。1854年,英国领事阿国礼、美国领事马辉、法国领事爱棠提出重新修订《土地章程》。三国领事共同签署新土地章程十四条,在租地人大会上通过了《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确定租界范围为原来的三倍,外人租地可直接呈报各国领事并转上海道台查核,默许华人租地。华人就合法地在租界里面居留下来了。当时租界为了安置这么多新进来的华人,就出现了我们现在讲的石库门,一种从英国引进的联排式的建筑,为了适应上海和华人的需要,又加上一些中国元素,并作了改造。租界名义上并不是由各国政府管理的,而是自治的。由纳税人选举成立董事会,由董事来管理,英文叫“municipal council”,就是市政管理委员会,中文译为“工部局”。因为一开始只有洋人可以在租界里面租地、建房、办产业,当然税是他们纳的;但是华人可以去租地建房以后,很多产业都是华人办的,那么华人也成了纳税人,而且有的华人纳的税比洋人还多,这样华人就抗争,要求在工部局里面增加华人董事席位,后来也就出现了华董。这是在重新修改了《土地章程》以后的事情。
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接管了公共租界,但是还保留了租界的名义。中国当时参加了反法西斯同盟,所以要求英国、美国修改不平等条约,放弃原来的治外法权,取消租界。1943年,中国跟美国、英国签订了新的条约。新的条约规定,美、英放弃在华的治外法权,将租界交还给中国政府。但上海已经被日本占领,这个时候中国的合法政府已经迁往重庆,没有办法真正来履行这个手续。日本人一方面占领了上海,另一方面为了欺骗亚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又打出“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声称他们要把亚洲人民从西方殖民主义手中解放出来,于是日本就把租界交还给了汪伪政府。至于法租界,因为法国投降德国以后,组织维希政府,所以它也宣布把租界交还给中国,实际上也是由汪伪政府接管的。等到抗战胜利以后,中国政府才正式履行法律手续。所以租界实际上到1943年就不存在了。
日军进入租界
上海开埠以后,只有过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公共租界这四个租界。同时存在的要么是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要么是公共租界、法租界,从来没有其他租界。现在有的影视剧或书籍中提到“日租界”,这是错的,因为日本从来没有在上海正式设立租界,上海并没有日租界。那么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误解?因为在上海的日本人大多数聚集在虹口,加上一些日本人横行霸道,租界当局奈何他不得,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里是日本人的租界,其实是没有的。至于其他国家,更没有租界了。
文章摘自上海通志馆承编,葛剑雄著:《海纳百川上海源》,原题《开埠与租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