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张新颖有次翻到一本绒布面的笔记本,里面有十几幅彩色插页,全是梵高的画。对绘画一无所知的懵懂孩子,突然感受到强烈的不适,又被梵高深深吸引:
这些画让我感到强烈的不适。他画的向日葵和我见到的不一样,哪里不对劲?好像要燃烧起来,会灼伤看画的眼睛;他画的星空和我见到的也不一样,颜色,线条,尤其是那些旋涡,让人头晕,看久了能把人吸进去。我受不了这些画,把笔记本合上。过了一会儿,又忍不住打开。(节选自《沙粒集》)
等到念完书,开始工作,张新颖再次邂逅梵高:
我念完本科,研究生,出校园进社会工作,一九九四年一次出差期间,买到薄薄的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旅途中读冯至一九三七年写的译者序,特别敏感于这样的话:“我时常在任何一个青年的面前,便联想起荷兰画家凡诃(van Gogh)的一幅题作《春》的画:那幅画背景是几所矮小、狭窄的房屋,中央立着一棵桃树或杏树,杈桠的枝干上寂寞地开着几朵粉红色的花。我想,这棵树是经过了长期的风雨,如今还在忍受着春寒,四围是一个穷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我停在后面这两句话上,问自己,我的过去和现在,“四围”是不是一个“穷乏的世界”?我回答不出;但“四围”和“枝干内”情形的对比,却让我感动不已。(节选自《沙粒集》)
“四围是一个穷乏的世界,在枝干内却流动着生命的汁浆。”梵高《盛开的桃树》,1888
这些俯仰皆是的生命瞬间,如同不起眼的沙粒,没有被时间冲散,最终落在笔上,呈现在新书《沙粒集》中。
这一次,他敞开了自己
《沙粒集》收录了二〇一七年至二〇一九年间张新颖所写的全新随笔,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一个文学批评家张新颖,也能看到一个有情的作家张新颖。这二十二篇随笔,内容涵盖张新颖童年求学时的经历和遇到的良师益友,对文学和写作的理解,自序或受邀写作的序言,关于沈从文的研究拾遗,以及其他文本研究(穆旦、余华和艾略特)。这些生活的纪念由无数个细小的场景组成,如同不起眼的沙粒,细腻而朴实,却蕴含着令人感动的瞬间。
多年来,张新颖总是孜孜探索经典作家的心灵。他是极好的批评家,比如写沈从文“没有群体或派别所要的思想”,他是温厚耐心的对话者,比如与王安忆进行过七次旗鼓相当的文学对话。这次,在《沙粒集》中,他敞开了自己:小书箱里藏着什么秘密?梵高的“痛苦感”如何奇异地吸引着一个小孩的眼睛?还有苹果园里的故事,北方老家的柿子树,大学时代的组装收录机,贾先生桌上的青蛙烟灰缸,第一次读钱锺书……他写童年和求学时的经历,写对文学和写作的理解,但并不沉溺于个人的感受,而是从个人的经验中走出来,就像他写传记和诗歌一样,充满内在的情感张力。
《沙粒集》
张新颖 著
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能写下去
二〇〇八年,张新颖去圣彼得堡大学开会,在东方系楼下的小花园,他看到四周散落的很多雕像。诗人勃洛克、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阿赫马托娃,最特别的还是布罗茨基。
那是一颗头颅,放在一个破旧的旅行箱之上。
雕像就坐落在小花园一角,粗糙的水泥地,周围不是草、树和花。诗人的流亡生涯和颠簸命运一下子就凸现出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旧居也注意到一只旅行箱,但比起来,那只真实的旅行箱比这个青铜雕塑的破旧旅行箱,似乎要好一些。布罗茨基有一张照片,那是一九七二年六月四日他离开列宁格勒飞往维也纳,开始流亡生涯之时拍的,照片上他双腿分开,骑坐在旅行箱上。这座青铜雕像让我想起这张照片,但雕像去掉他的身体,旅行箱上只有一颗头颅,更有表现力。
而且这座雕像很小,又是直接放在平地上,你要蹲下身来,才能和它合影。(节选自《沙粒集》)
圣彼得堡大学的布罗茨基雕像
这次与布罗茨基的意外照面,让张新颖想起之前自己没有翻译出来的布罗茨基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写于一九八九年,七年后,布罗茨基去世了。写下这首诗之前两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布罗茨基在获奖演说最后写道:
写诗的人写诗,并不是因为他指望死后的荣光,虽然他也时常希冀一首诗能比他活得更长,哪怕是稍长一些。写诗的人写诗,是因为语言对他作出暗示或者干脆口授接下来的诗句。一首诗开了头,诗人通常并不知道这首诗会怎样结束,有时,写出的东西很叫人吃惊,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超出他的预期,他的思想往往比他希求的走得更远。只有在语言的未来参与进诗人的现实的时刻,才有这样的情形。……有时,借助一个词,一个韵脚,写诗的人就能出现在在他之前谁也没到过的地方,也许,他会走得比他本人所希求的更远。(节选自《沙粒集》)
一个写作者可以走多远?
作为教书匠的张新颖在课堂上的口头禅是“下面我也不知道怎么讲了”,同时在心里提醒自己,下一次讲,可能会讲得多一点、好一点。作为写作者的张新颖认为,写作的意义在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不仅是语言文字上的不足,而且是生而为人的方方面面的不足,进而使写作者成为更好的自己。“随笔不是巨著,写随笔的好处是写完一篇,不久就可以再写一篇,也就是说,不断地有下一次。它给不断的写作者提供了不断的机会。”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学习、弥补、增强、扩大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张新颖的诚与真,看到他在语词铺就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