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联合制作版《胡桃夹子》舞美设计?SGT
从甜蜜的“糖果仙子”到闪闪发光的“芦笛舞”,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是糖、雪和火花的音乐化身。《胡桃夹子》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曲中音乐技巧最纯熟的一部,曲风多元,管弦乐技法炉火纯青,充分展现了柴可夫斯基晚年在音乐创作上的高超驾驭力。这部享誉世界的芭蕾童话,在音乐上实则还有一个浓缩版曲单,它就是《胡桃夹子组曲》。这部组曲在世界各地舞台上演繁多,指挥家西蒙·拉特尔(Simon Rattle)称其为“音乐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胡桃夹子》,这个传遍全球的芭蕾童话,为何能成为圣诞节必不可少的“主菜”?
秘密,也许不仅存在于令人目眩的舞蹈里,还在于它独特的音乐中。
上海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联合制作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剧照?SGT
在香甜的梦中 进入童话世界
《胡桃夹子组曲》就像是一个闪闪发光的首饰盒子,它来自柴可夫斯基1892年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并已成为全球圣诞节音乐会的常客。芭蕾舞剧名字的来源,是德国幻想作家埃塔·霍夫曼(ETA Hoffmann)在1814年写的一个故事,其中讲述一个孩子的圣诞节礼物变得栩栩如生,并把她带到了糖果王国。不少人以为,组曲是后人节选而成。实际上,在柴可夫斯基的完整芭蕾舞剧首演前的几个月,音乐家本人就已亲自编好了这套组曲。
经过二人在《睡美人》的合作之后,编舞家马里乌斯·彼季帕(Marius Petipa)邀请柴可夫斯基根据霍夫曼故事的亚历山大·杜马斯(Alexandre Dumas)版本,为他选择并创作的新剧情作曲。彼季帕指引着柴可夫斯基在舞剧的每一个细节中深思,甚至包括节奏和每章节中的小节数。
上海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联合制作版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剧照?SGT
钢片琴带来的“音乐精灵”
柴可夫斯基的杰作《胡桃夹子》一直令人们印象深刻,这是因为作曲家试图从乐队中获得异想天开的惊人声音——他将玩具和糖果带入了音乐中,使之听起来像是闪闪发光的雕花玻璃,水晶姜片和棉花糖。柴可夫斯基的一个“突发奇想”就是使用了钢片琴,这是在“糖国仙子”中能听到的乐器(彼季帕曾说他希望这个舞曲听起来像“从喷泉射出的水滴声”)。钢片琴是一种键盘乐器,用锤子敲打金属板,听起来像钟琴,但比其更软。柴可夫斯基于1891年在巴黎听到过这样的音乐,并要求他的合作伙伴买下它,希望将其保密,以便其他俄罗斯人不会在他之前为该乐器作曲。柴可夫斯基也因此成为最早在作品中使用钢片琴的作曲家。
大多数舞曲都可能会使用一些类似的旋律,只是配器的方式有所不同。而柴可夫斯基的组曲里,在使用整个乐团演奏时,却能使之听起来像是只有几个长笛在演奏,以达到使声音保持晶莹剔透的效果。
《糖果仙子》
《花之圆舞曲》
《中国舞》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以《小序曲》和《三月》开头,然后进入到“糖果王国”中的第二幕,在《糖果仙子》之后,登场的是俄罗斯舞曲《特科帕克舞曲》,阿拉伯舞曲《咖啡仙子》,中国舞曲《茶仙子》和《芦笛舞》。而阿拉伯舞曲(拉特尔称其为“绝对令人心碎——由弦乐、双簧管和英国管”唱出来”)实际上是基于格鲁吉亚的摇篮歌曲而诞生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