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外滩,指的是中山东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中山东二路北端(新开河路以北一段)及其两侧的狭长区域。这一区域,原先是黄浦江边的滩地。滩地边上有一条纤道,南通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外滩),北通吴淞江(今苏州河),是船夫拉纤的道路。
开埠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到吴淞江一带为英租界,洋泾浜以南到新开河(今新开河路)为法租界,因而过去又被分为英租界外滩、法兰西外滩,简称“英外滩”“法外滩”。
外滩不是外来词
“外滩”作为地名,在现存开埠前成书的方志中,都没有记载或解释。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人认为“外滩”一词是英文“Bund”或“The Bund”的意译。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修方志时,仍在采用这一观点,如1989年出版的《上海市黄浦区地名志》认为:“外滩……西人称之为Bund,中文译为‘外滩’或‘黄浦滩’。”1998年出版的《上海市地名志》:“这里原是黄浦江滩地,上海开埠后,殖民主义者在此筑路,西人称之为The Bund,中文写作‘外滩’或‘黄浦滩’,南段称‘法兰西外滩’。”虽然没有直说“外滩”是Bund的意译,但也有那么一点翻译之意。
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外滩’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这一说法存在问题。在不少英汉辞典里,“Bund”原意是“泛指东方及亚洲国家水域的堤岸、江边道路、码头”,也就是泛指东方地区一切河流、海岸边的堤岸、江边道路或码头,不是专指某一条河流的滩地。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建在河流边上的道路中都带有“Bund”一词,如1867年《北华捷报》馆绘制的“上海英美租界道路图”就将租界前的黄浦滩标示为“Bund or Yang-tsze Road”,意即“黄浦滩”或“扬子路”,也就是说原来的纤道被称为“扬子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Bund on the Soochow Creek”指称苏州河滩路,以“Bund on the Yang King Pang”指称洋泾浜滩路。显然,“Bund”或“The Bund”在词义上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上海英租界黄浦滩的专用名词。同样,“外滩”也不是专指上海的外滩,其他许多地方也有。近的如宝山县吴淞外滩,稍远些的有浙江宁波外滩,湖北荆州城外的长江也有外滩,黄河边上也有外滩。有的是专指,有的为泛指。
外滩不是本名
黄浦滩,是对黄浦江滩地的传统称呼。清代嘉庆、道光时人柳树芳(柳亚子高祖)有一首《月夜泊舟黄浦滩作歌》:“久闻黄浦名,未识黄浦面。黄浦之面无百里,何为谈此多色变?维浦与海遥相通,北极尾闾当空同(北黄浦出海口处最险),狂飙一发天地黑,力驱全海搏桑东。”(见《养余斋初集》)开埠后旅居上海的葛元熙,在同治年间写有一首《黄浦滩》诗:“涛声夜月天妃庙,灯影春星海客船。无限繁华无限感,何如归种浦东棉。”(载《沪游杂记》)文献中也有记载为“黄浦江滨”“浦滨”“浦滩”“江滩”的。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是近代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份报纸。这份报纸中的相关记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线索。在1872年的新闻报道和广告中,以“黄浦滩”居多, “浦滩”“浦滨”次之,没有检索到“外黄浦滩”和“外滩”。1873年2月7日,《申报》的广告中首次出现了“外黄浦滩”:“栈房出租。启者,本行今有大栈房一所,内有客堂三间,后连厨房三间,坐落在外黄浦滩公正栈房间壁。倘有贵客欲租者,请至本行账房林先生面议可也。正月初十日,广裕洋行启。”公正栈房在法租界外滩。
此后,在新闻报道中仍为“黄浦滩”“浦滩”。6月13日,又是在广告中,首次出现了“外滩”:“出售名人字画。启者,今有董元宰草书真迹中堂画一幅,又郓寿平花卉册页一个,倘有欲买者,至十六铺外滩福来客栈看议可也。此布。五月十九日,袁叔峰启。”十六铺外滩就在华界南市。
到了10月11日,《申报》的新闻报道中首次出现了“外滩”:“十八日(指阴历),小东门外滩被风颠播沉溺烟船一只,落水三人,一遭淹毙。”此后,新闻报道和广告中的“外滩”“外黄浦滩”断断续续地出现。
从这个过程来看,《申报》一开始有十个月没有出现带有“外黄浦滩”“外滩”的广告、新闻,很有可能黄浦滩一开始并没有被称作为外黄浦滩。“外黄浦滩”与“外滩”的出现只相隔了四个月,外滩是不是外黄浦滩的简称也很难说。“外黄浦滩”“外滩”先在广告中使用,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应该是民间先有这个称呼,再被报社记者采用。
有“外滩”就有“里滩”
有一种说法,在上海人的习惯里,一般把河流的上游称作“里”,河流的下游称作“外”。上海县城是黄浦江边最大的聚落和政治中心,上海人就以上海县城作为参照,把县城以下段的黄浦滩称作为“外黄浦滩”,县城以上的称作为“里黄浦”。也有的把“里”“外”的分界线确定到某一条交汇的河流。黄浦江在陆家浜附近形成一个急转弯,就以陆家浜作为分界点,称其上游为“里黄浦”,下游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滩地就是“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即“外滩”。也有的认为龙华至陆家浜一段为“里黄浦”,陆家浜至苏州河一段称“外黄浦”。陆家浜是上海县城以南的一条较大的河流,民国年间才填浜筑路,即今天的陆家浜路。
《申报》1923年4月8日刊登有《吴淞江水利工程局之报告》,提到上海还有哪些空地可以堆放垃圾:“外黄浦杨树浦之北,自周家嘴至虬江有滩地一千数百亩;又里黄浦自周家渡至炼钢厂外滩亦有空地数百亩,若用以堆置垃圾,既免苏州河之淤塞,又可填补涨滩,洵属一举两得。”由此可见,民国年间的黄浦江按其地理位置的不同,确实被分为里黄浦、外黄浦,清代应该也是这种情形。
外黄浦的滩地(外黄浦滩)被简称为“外滩”,这个说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在《申报》的报道和广告中,有许多“外滩”位于南市或陆家浜路以南。1880年有“南市外滩”,应该是指上海县城以东、十六铺及其以南的区域。1896年有“沪南外滩”,所指的区域指南市和县城以南的地方。1918年有“南市高昌庙外滩”,高昌庙就是江南制造局所在地,位于陆家浜西南。1923年的广告里有“龙华路小木桥外滩”。1926年又有“龙华外滩”,龙华寺离南市或陆家浜路已经有一段距离了。从“高昌庙外滩”“龙华外滩”这两个例子来看,陆家浜路以南的黄浦滩也有称作“外滩”的。“高昌庙外滩”“龙华外滩”“小木桥外滩”,甚至是“闵行外滩”,这些位于陆家浜以南的“里黄浦”滩地,为何不称“里滩”而称“外滩”?
现在网上还有一种说法,靠近黄浦江一面的均称“外”,如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有外白渡桥,洋泾浜上临江一面的桥称外洋泾桥。这种说法应该是根据开埠后的地名现象归纳出来的,可能与河流的上下游有关。外白渡桥的苏州河上游有里摆渡桥(今四川路桥),外洋泾桥溯洋泾浜而上有二洋泾桥(今四川南路上)、三洋泾桥(今江西路上)、三茅阁桥(今河南路上)等等。苏州河北面的美租界里,在今虹口港上,从上游到下游有里虹桥(今汉阳路桥)、中虹桥(今长治路桥)、外虹桥(今大名路桥)三座桥梁。这些带“外”字的桥梁,一方面靠近黄浦江,另一方面又居于河流的下游。
“外滩”“里滩”的区分,还有另外一说。黄浦江形成后,不同区域受潮流的影响并不相同,有的地方在潮流冲刷下水道深阔,有的河段江面宽阔、水流缓慢则形成涨滩。顾清《曲水村棹歌》中有描述:“东湾沙积岸生嘴,西湾水啮岸生坳。”上海县城以东的黄浦江西岸,就呈现出北坍南涨的形势,方浜口以北的浦岸不断受潮水冲激侵蚀而有坍塌,南面肇家浜口附近则涨出新的沙洲,至清代中期并岸。随着原有的滩地被开发,新的滩地又慢慢涨出,于是有“里滩”“外滩”之分。孙玉声(海上漱石生)《沪壖话旧录》中讲到南市的道路时,有这样一段记载:“以南市言,城门未拆之前,马路初仅十六铺里滩一条,可至马家厂。既而续增一外马路。”“十六铺里滩一条”指的是当时的外马路,又称大马路,原先是黄浦江的滩地,1906年因新建外马路而改称里马路,1935年成为中山南路的一段。“续增一外马路”即今天的外马路,位于里马路的外侧,1906年在新淤涨的浦滩上面所筑。新的滩地涨出后,原有的滩地就称为“里滩”,新的滩地被称为“外滩”。用这种“外滩”“里滩”的含义去解释租界的“外滩”,也有不妥之处,租界的“里滩”在哪里?
已故上海史专家吴贵芳先生在《淞故漫谈》中对外滩得名有自己的解释:“黄浦滩在租界形成以后出了名,按照历来的习惯上海人喜欢把县城以外、临近浦滨的地名冠以‘外’字,例如:外陆家浜路,外郎家桥,外马路,外咸瓜街,外仓桥等等,就这样一条黄浦也逐渐地、约定俗成地有了里外之分。”这种说法,是以上海县城为中心点,把城外的地物冠以“外”字。这种观点也许能较为合理地解释租界的外滩,租界和县城一样被视作为“里”,黄浦江在租界的外侧而被视作为“外”,因而民间称之为“外黄浦滩”“外滩”。这个观点也可以解释吴淞、龙华、闵行等地的外滩。
总之,现在能确定的,外白渡桥以南的这个“外滩”原先称“黄浦滩”;租界形成以后,西人称之为Bund,中国人称之为“黄浦滩”“浦滩”“浦滨”,这是没有疑问的。至于为什么称“外黄浦滩”“外滩”,现有的解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已故吴贵芳先生的观点相对合理一些。
新外滩的诞生
今天的外滩,专指外白渡桥至新开河一段。历史上,凡是黄浦江两岸的滩地都可以称外滩。最下游的有“吴淞外滩”,虹口一带有“虹口外虹桥外滩”,十六铺边上有“十六铺外滩”,还有所指范围更广的“南市外滩”“沪南外滩”,再往南有“制造局外滩”“龙华外滩”,过了闸港还有“闵行外滩”。浦东的黄浦江滩地也可以称外滩,如“陆家嘴外滩”。在《申报》的报道中,浦东的外滩更多地指向黄浦江面,如1914年4月报道:“旧历三月十五日,船泊浦东陆家嘴华彰纸局外滩,讵于夜半半点钟,突被盗劫。”1920年1月:“前日有码头船一艘,拟摇往虹口某洋栈码头载货。讵料驶近浦东陆家嘴祥生厂外滩,适有太古公司之保定轮船由外洋进口,避让不及致被撞覆。”这两篇报道中的外滩均指黄浦江江面,而不是滩涂上的道路。1944年1月18日,桂林《扫荡报》有篇题为《衡阳工厂林立,有如浦东外滩》的报道:“近年来郊外工厂林立,有如昔日上海之浦东外滩。”这里指的是浦东沿江地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中的“外滩”逐渐专指英租界外滩。随着外滩专指今天的外白渡桥至新开河一段,市区的其他“外滩”逐渐消失。近年来,伴随着黄浦江功能的转换,浦江两岸建筑的更新,人们又纷纷以“外滩”来称呼濒临黄浦江的区域:虹口区滨江地带称之为“北外滩”,合并之前的南市区滨江地区称之为“南外滩”,浦东的滨江地区称之为“东外滩”,杨浦区滨江地区也有“东外滩”之称。这与19世纪末的众多“外滩”颇有相似之处。
(文章摘自上海通志馆承编“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傅林祥著:《浪奔浪涌黄浦江》 )
来源:上海通志馆 作者:傅林祥
编辑:李添奇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