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教授曾指出,绝对的真实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就像绝对真理一样。但是,真实的历史依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因为离开了真实,史学就没有任何价值,就不成其为科学。但是如果我们把真实理解为相对的、可以逐步接近的,对真实的追求就是可行的。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这样的追求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史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可能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或者误信了虚假的史料,或者受到相关学科的制约,因而会背离真实,甚至可能倒退。但一旦发现了,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且对致力于求真的史学家来说,这样的过程只能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他看来,历史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复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探索以往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一种理论或主义,如果是真理,就不必害怕历史研究的检验,因为它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由于一时还无法找到充分的事实,或者由于真相被歪曲、掩盖而暂时不为人们所知,但规律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变的。
正因为规律的存在,历史不单单给我们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借鉴和知识,还能在其他方面为我们提供答案。历史可以提供的智慧是最全面的。
01 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吴象婴 梁赤民 译 《全球通史》编辑小组 校译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问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之中的经典。本书不断再版,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收录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厚,才思横溢,整部著作风格前后一贯,令您在颇具历史韵律的行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全球通史》首开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的先河,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
第7版新校本译文与地图全新修订。全书重新设计,图文配合更加紧密,带你看清文明发展的细节,掌握世界历史的脉络。上下分册更加贴近作者主旨。 装帧精良,用纸升级,内文排版增进阅读体验。
02 世界人民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新千年
(英)克里斯·哈曼 著
潘洋 译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谁来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
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历史书,更非戏说历史,而是秉承正统的理念:“只有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以人民大众追求一个幸福平等的社会这一独到视角为明线,以技术变革力量(生产方式)和革命思潮的相互影响为暗线,讲述了从石器时代到新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03 历史学是什么
葛剑雄 周筱贇 著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历史学是什么》一书作者围绕“历史”“历史学”“中国历史”等核心词汇高屋建瓴,结合普通读者熟悉的多个案例深入浅出地呈现了一个学科的精彩面貌。
04 美国史
[美] 艾伦· 布林克利 著
陈志杰 等 译
本书讲述“地理大发现”至今的美国历史。以政治史为经,以经济史、文化史为纬,兼采新文化史、跨国史等多种崭新视角,展现了美国从初生到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而且叙述流畅,生动活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美国通史。
05 一战史
[英] 约翰·基根 著
约翰?基根以中文世界罕见的深度详述了一战的进程,对交战各方的总体战略、重大战役的战术方针、战争领袖的才干与局限、军事技术的发展、偶然因素的作用等等,均做出令人叹服的介绍与分析。更在单纯军事史的基础之上,关注战争的文化与政治维度,对战争中的“人”的因素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从而呈现出一幅令人激动、悲悯而又不得不反思的战争画卷。
一战宣告了欧洲旧有国际格局的土崩瓦解,自文艺复兴以来生机勃勃、自信乐观的欧洲文化遭受重创,其影响甚至波及亚非广大殖民地,因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塑造了现代世界。更重要的是,它种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种子。不理解这两次大战,就无法真正认识当今我们所处的世界。
06 历史之谜:一个经济学的答案
华说 著
经济学可以解释历史么?当然可以。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现象的科学。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的行为和现象,自然在其研究的范畴之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位置不同,角度各异,所见之景色有别。史学治史,洋洋大观,是一道风景,引入经济学的视角,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观,而人所罕至焉,所见新奇、有趣,乃非常之观也。
07 神州——历史眼光下的中国地理五讲
[美] 段义孚 著
赵世玲 译
本书讲述了中国这一地理区域内,从史前文明直到今天如此巨大的历史跨度里,地理地貌发生的巨大改变。农田、山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从古代人与土地之间和谐、安定并充满美感的关系,到近代以来这种关系被西方殖民入侵、内战所打断,而在现当代工业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地景观再次进行强有力的重塑,这其中有令人震撼激动的奇迹,也有令人忧虑不安的眩惑。
08 图像证史
〔英〕彼得?伯克 著
杨豫 译
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面对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历史学家也就面对着惊人的宝藏,但宝藏下面,也隐藏着难以觉察的陷阱。
彼得?伯克以其杰出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的多种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危险。
09 西方史学史:古代、中世纪和近代
[美]恩斯特·布赖萨赫 著
黄艳红 徐翀 吴延民 译
本书是对西方史学的综合性回顾。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写就了这一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作者以深厚的功力和熟稔的笔触,展现了西方史学自古希腊至现代的发展脉络,系统讨论了西方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学派源流,尤其注重揭示历史学和历史学家在西方文化的不同社会和发展阶段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西方史学中的重要人物、作品和思潮信手拈来,阐释精当。本次修订增加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妇女史、非裔美国人史、微观史、文化史等反映西方史学新动态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0 历史知识与历史谬误:当代史学实践导论
[美] 阿兰·梅吉尔 著
黄红霞 赵晗 译
本书关注历史学家对于过去知道什么以及知道多少,通过严谨的论证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一系列历史认识论问题:史学编撰中的叙事、客观性、记忆问题,史学写作的任务,历史研究中的一致性,如何避免史学谬误等等,是作者对于历史知识的局限及条件的理论思考。作者对从希罗多德以降,至当代史学大师的历史认识论实践加以反思,对史学入门者及历史从业者都具有参考价值。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爱读书的
编辑:李添奇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