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黄浦江两岸虽然只相隔五百多米,除了陆家嘴沿江地带有仓储业和码头外,今天浦东大道以东的地区,在许多方面保持着传统的状态,举目所望,仍是田园农舍。两岸虽然有许多船渡,大家仍然感觉不方便,多次有建造大桥、隧道的动议却未能实现。孙中山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高桥镇以南至龙华的黄浦江放弃,在浦东另开一段新的黄浦江,“而现在上海前面缭绕潆洄之黄浦江,则填塞之以作广马路及商店地也”。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改造黄浦江设想 贝伦慈开启浦江大桥梦 1921年7月底,美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贝伦慈在上海循环俱乐部发表演说,提议在黄浦江上建造桥梁。他认为,在黄浦江上造桥和改进上海的交通是迟早必须解决的事情,造桥与上海港口的改良有着重大关系。江桥建好后,铁路可以延伸到各大码头,汽车也可以进入港区,浦东地区由此可以发展为工业和居住区。对于市民来说,浦江两岸如果有一座大桥或数座大桥相连接,电车、汽车和行人步行来往都很方便。贝伦慈还当场展示了他绘制的黄浦江浮桥图。
20世纪初的黄浦江 1931 年,又有人提出了在黄浦江上建设大桥的设想。当时有下面几个理由:一是上海市的浦东面积大于租界,有发展的空间,北临杨树浦,可停泊万吨轮。当时大件商品基本上在浦东各码头装卸,运到浦西仍要经过驳运,如遇风浪就不能及时转运。二是浦江两岸的交通完全依赖轮渡,若遇暴风骤雨,怒涛澎湃,渡船容易发生意外。三是浦东的居民数量、商业发展程度等各方面都不如浦西,有发展的要求。为了节约经费,市区江面最狭的南市大码头南面是最佳选址。有人主张建造可容火车、电车、汽车、行人来往的桥梁。也有人提议,为了便于黄浦江上万吨轮的进出,应该建造钢铁活动浮桥,长约 1800 英尺。造桥费用,由商民承垫,政府派员会同承办商民组成保管委员会,共同保管。仿照沪闵长途汽车公司征收养路费办法,待建造完成后,向通行的车辆收费,还本付息。规定一定的年限,本息还清后,桥梁归政府管理。除了造浮桥,也有造钢桥的设想。浮桥受潮涨潮落的影响,会有偏倚的趋势,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桥梁建成后,因为处于市中心,来往车辆数量众多,重型卡车经过浮桥时也可能不是很便捷。钢桥虽然造价较高,但是更有必要。 当时广州珠江大铁桥也是开合式桥梁,正在施工中,对上海绅商是一大刺激。1931 年 2 月,有商人发起筹备会,并与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订立草约,拟造钢质浮船桥梁,地点在南头(即南市)董家渡与浦东董家渡之间。桥长 1200 英尺,桥面宽 46 英尺,分为电车路一道(在桥梁中间,供有轨电车行驶)、汽车路两道(汽车、货车、马车、手推车均可行驶)、行人路两道(位于桥两侧)。桥面高 18 英尺至 20 英尺,可供小船通过。桥梁的活动一段,可推开至 180 度,开口宽 213 英尺。此后,市政府工务局约谈发起商人,发现经费没有来源,图纸过于简单,要求提供造桥经费及图纸的详细计划。最后不了了之。 1937年,随着大上海计划的实施,浦东市民呼吁建造黄浦江大桥的再次出现,并提议桥梁选择应靠近市中心区。市政府以正在筹措经费回复。 贝茅以升与越江工程计划 抗战胜利后,租界收回。当时各界对上海的发展比较乐观,认为战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上海必将突飞猛进。世界大都市的市区大多在河流两岸平均展开,黄浦江限制了上海的发展,因而希望在黄浦江上建造大桥。如何发展浦东,使得浦江两岸能均衡发展,成为新成立的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讨论的话题之一。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港口,浚深黄浦、扩充码头和两岸交通工程成为港口建设的三个重点。有人建议将浦东规划为工业区,在浦西与浦东间建立大桥和地下隧道。建桥存在着两个不易解决的问题,一是建筑费用太贵,二是技术上存在难点,假如在南京路外滩造越江大桥,桥基(也就是引桥)要延伸到跑马厅(今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1946年,上海市政府成立越江工程委员会,聘请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会员及技术顾问,同时委托茅以升的中国桥梁工程公司负责越江工程的设计。
中国桥梁工程公司提交的《上海越江工程研究报告》提出了四种越江方法:隧道、高架固定桥、低架活动桥、在上游建固定桥。专家们讨论后认为,为了适应上海港的发展和满足国防的需要,江南造船所(今局门路、龙华东路以南)的下游不宜建固定式高架桥或活动桥,应建隧道。在选址上,通过对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外滩、十六铺、董家渡和日晖港四处的论证,认为在中正东路外滩建一条双车道的隧道通往浦东比较合适。 茅以升在1947年8月17日通过电台广播,向市民介绍了越江工程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难题。他认为,无论是建在空中的桥梁,还是建在水面的浮桥,或者是建在地下的隧道,在工程技术上都是办得到的事。黄浦江是上海的生命线,越江工程就是浦东的生命线。 在水面建浮桥,首先被茅以升否定。黄浦江上大小轮船川流不息,造浮桥必然要影响黄浦江的水上交通,越江工程不能影响上海的生命线。造隧道最理想,不影响黄浦江的通航,但费用实在太高昂。 造桥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高桥,水面上要留一百尺以上的净空,当时最大的轮船能在桥下通过。假设是在中正路(今延安东路)外滩过江,那么桥堍(即引桥)就要延伸到大世界,也就是今天的延安路西藏路交叉口,这样车辆才能安全上桥。不利之处,一是对市容、地产影响很大。其次是在外滩一带的汽车为了过江,还要回到大世界才能上桥,增加了开车人的时间成本。另外一个方案是建低桥,遇到大轮船过桥时,桥梁中的一段可以开启,从平放变成竖立,让出一段水路,让轮船通过。这样就不用很长的桥堍,优点是省钱,估算是隧道建筑费用的四分之一,缺点是桥上车辆不方便。茅以升认为如何筹措经费是最主要的问题,技术上有难度但都办得到。 1948年,委员会综合了茅以升、许宝骅和其他专家的建议,认为有四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建隧道;二是建筑高架固定桥梁,使大吨位船舶能够通行;三是建低架活动桥梁,在规定时间开闭,让船只通过;四是在黄浦江上游建固定式桥梁,中型船只可以通过,大型船舶只能停泊在桥梁以下的河段。四种方案,所需经费预算有高有低。 当时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其他专家,也认为浦江两岸无论是建大桥还是地下隧道,条件还不成熟。一是建造费用太高,二是建造在技术上有难度。假如在南京路外滩造越江大桥,引桥要远至跑马厅(今人民公园)附近,对市区影响太大。而且引桥的建造,必然使得相应道路的空间受到压缩,反过来也增加了市区交通的壅塞。1948年9月,上海市越江工程委员会制定了《上海市越江高架浮桥计划书》,认为桥梁、隧道计划虽然很好,但是工程艰巨,限于经济条件而不可能实施。提议建设高架浮桥,具有以下四项优点:一是建造浮桥是利用浮船浮力,不用建桥墩沉箱等花费巨大的基础工程;二是浮桥采用活动式,中间可以开启,可以维持航运交通;三是浮桥位置可以迁移;四是浮桥桥架的高度较低。拟建的位置在浦西的家渡,江面比较狭窄,距离市区不远。桥长约347米,两端各有固定式浮船六只,中间为活动式浮船四只。配套工程有浦东塘桥路、沿江公路的兴建,浦西董家渡街、小南门街等一批马路的拓宽,将外马路拓宽为沿江公路。
1948年航拍的外滩夜景 同年12月,越江工程委员会经过论证,估算建造隧道约需美元2000万元。因为经费太大,这一次仍是不了了之。有人作诗发牢骚:“盈盈衣带隔西东,长恨无桥路不通。又报造桥新计划,廿年以后一场空。”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越江工程只是一个计划。 文章选自上海通志馆主编,傅林祥著《浪奔浪涌黄浦江》,原题为《民国年间的建桥、建隧道设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