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
迄今为止,《凤阳花鼓》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不仅让学习人教版课本的学生感到十分亲切,甚至金庸都将其写进大作《鹿鼎记》。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小曲中讽刺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自己明明就是凤阳人。为什么老乡不以其上位感到自豪,反倒把自己的悲惨处境都甩锅到名人头上。这就必须从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的所作所为来探析究竟。
明朝建立后,凤阳就被划入南直隶省
事实上,与小调中的说辞相反,凤阳自古就不是什么好地方。由于地处江淮之间,所以水灾频频发生。加上自身位置比较要紧,也就容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常常为天灾人祸的大洪水祸患,出现十年就有九年荒的常态。
既然朱元璋成为天子,就不能忍受这样的惨状持续下去。为了让龙兴之地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就必须以一揽子计划提升地方形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龙兴之地改名,并重新规定行政区域。所以,当年濠州就被皇帝赐名凤阳,并被顺理成章的钦定为中都。周遭府县自然要一并划入,使其总体面积直逼同样被大幅扩张的南京。
得天下的朱元璋,很乐意在家乡大兴土木
其次,当地人将享受许多优惠待遇,包括永不课征和永免徭役。免得老家居民在遭受天灾之余,还要为自己的高压强权去额外买单。何况大明天子已富甲天下,并不缺少凤阳一隅的有限岁入。
此外,朱元璋还为凤阳大力引进人力资源。先是下令从苏、杭等州府,将无田业者调入当地垦种,并并拨给牛、种、车、粮等物质,享受前三年的免税优惠。接着,又把5万多罢免官吏及流罪百姓发配过去。甚至发展到强制迁徙江南富民,用残酷的“洪武赶散”,硬是给老家凭空增加了14万户外来居民,希望以完全降低的劳动力,促进家乡的长治久安。
中都凤阳的考古遗址现场
最后,为了营建理想的中都,他还让朝廷调动百万工匠、民夫和军士,在自己亲手提携的地方挥汗如雨,准备去改变历史进程。然而,朱元璋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计划竟然会引起家乡父老的一致不满,进而发展出《凤阳花鼓》这类靡靡之音,让后人一听就明白其中酸楚。
一度破落到无人问津的凤阳城墙
首先便是那些被迫参与凤阳建设的江南富户们。他们被发配去洼地做工,结果遭本地人白眼,被歧视为“蛮子”。就连自己居住过的一些地方,也纷纷被冠之以“野”字命名。最后,连因罪过发配至此的其他江南移民,也跟着这群土豪一起抱怨了起来。
此外,大明王朝的人口控制政策,也让移民们很少有机会云游故土。他们开始把自己打扮成之前的寒酸模样,以沿途乞讨的方式回江南老家探亲扫墓。久而久之,竟然形成每年时间固定的特色民俗。
很快,随着朱棣篡位与都城迁往北京,南京的地位不若以往。至于本来就是妆点作用的凤阳,就更是顺着局势发展而一落千丈。这不仅让当年被派到凤阳做工的苦力们怨声载道,也对地方水土造成更大范围破坏。于是,描绘饥馑岁月的歌词便流行起来: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肩背花鼓走四方!
虽然流民们的唱词不足以撼动大明江山,但有别有用心者不断将小调拿出来自行发挥。例如明末的头号反贼李自成,就用自己并不算高的知识水平,认定《凤阳花鼓》有很大价值。恰逢来自河南杞县人的李岩,利用自己的艺术细胞不仅发明出“闯王来了不纳粮”等口号,还在听到《凤阳花鼓》后有感而发,亲自编写“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歌词而,让义军在经过的地方大肆传唱。
凤阳花鼓靠着李自成的士兵传唱四方
虽然闯军最后没能坐稳江山,但南下清军也依葫芦画瓢的唱起了凤阳花鼓。在围攻南明唐王盘踞的福州时,就动用花鼓队上演了“四面楚歌”好戏,成功瓦解了前朝余孽的军心。正所谓凡事都要有始有终,大明王朝自乞讨与起义始,又以乞讨与起义结束,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循环。
不过,大明的灭亡并没有终止凤阳人讨饭逃难步伐。新建的清朝,依然坚定不移的执行大明路线。那些坐镇京师的八旗大佬与士大夫,依旧要依靠大运河输送的江南物资度日。好在随长期战乱结束,南方的鱼米之乡也得以恢复经济生产,并成为凤阳饥民眼中的风水宝地。于是,当地人便络绎不绝的将这首负能量小曲继续传唱下去。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