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通过野外调查和古DNA实验研究发现,云南昭通等地悬棺人群系古代百越族群后裔,他们是现今民族众多的侗傣语系族群的先祖。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供图
悬棺葬是将殓尸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上崖壁、洞穴、裂隙的一种葬俗。悬棺葬大多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有较多分布。但是,随着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这类遗迹越来越少。作为一种奇特而古老的考古文化遗存和丧葬习俗,悬棺葬文化一直受到考古学界的关注。
威信瓦石悬棺葬遗址(余腾松 提供)
盐津豆沙关悬棺葬遗址(邝振宇 拍摄)
资料显示,年代最早的悬棺葬遗址是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距今3600年,即商周时期,武夷山地区也因此被认为是悬棺葬习俗的发源地。之后因人群迁徙和流动,这一习俗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传播,并大约在2000年前传播到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太平洋群岛的一些原住民群体中。
考古发现,云南昭通市威信县和盐津县保存有较好的悬棺葬遗迹。绝对年代测定显示,悬棺葬习俗在我国大陆最晚的记录是昭通的盐津豆沙关悬棺葬遗址。但同时也可能包括四川珙县麻塘坝悬棺葬遗址。
这一习俗明代末期之后便销声匿迹,但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清代以后这种葬俗还流行。台湾兰屿的耶美人和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托拉贾人至今尚保留此习俗。
一直以来,悬棺葬习俗的起源、人群源流、文化传播和扩散模式,以及族群归属和与现生人群的关系等悬棺葬的一些谜团,一直存在争议。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认为,悬棺葬人群与侗傣语系人群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悬棺的随葬品分析认为,南亚语系的孟高棉族群和苗瑶语系人群是悬棺葬习俗重要的实施者和传承者,甚至还涉及少部分的中原汉文化。
豆沙关悬棺文物巡查现场(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豆沙关悬棺文物巡查现场(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云南省文物考古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泰国艺术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昭通市和威信县文化旅游局以及香港中国探险协会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古DNA分析技术,对云南昭通威信和盐津、广西百色市华村和泰国邦玛帕地区,年代在2500-660年前的13个悬棺葬遗址共41个人类遗骸样品开展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
研究者们发现,滇西北的悬棺葬人群母系遗传世系遗传多样性非常高,而泰国北部的悬棺葬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该结果符合悬棺葬习俗在中国南方起源并向南流传到东南亚的观点。另外,亚洲不同地区的悬棺葬人群之间共享少数的母系遗传世系,表明不同悬棺葬人群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者们将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学等的证据相结合,推测悬棺葬习俗约在3600年前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如武夷山地区)的百越族群中,他们是现今民族众多的侗傣语系族群的先祖。之后,悬棺葬习俗随人群迁徙和流动在华南地区流传。根据泰国最早悬棺葬年代,即大约2000年前,非常少数的悬棺葬习俗传承者以文化扩散的方式将该习俗大面积传播到了泰国北部等东南亚地区的的一些原住民群体。
研究者指出,这一研究仅从母系遗传世系的角度做了初步的探讨,对于在华南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群岛广阔的地区流传了3000多年的悬棺葬文化来说,其文化的来龙去脉及其传承者的人群历史可能比较复杂。未来,研究者们用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悬棺葬人类遗骸样品,从基因组DNA和父系世系Y-DNA等的角度,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将会为更全面地展现悬棺葬习俗历史文化的面貌,提供更加系统的证据支撑。
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细胞)》的子刊iScience,是我国首篇关于悬棺葬人群的古DNA的研究成果。
中青报记者 张文凌(图片均来自“云南发布”)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