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par Netscher《Young woman feeding a parrot》,1666年
相传三百多年前,富足的荷兰人尤爱郁金香。尽管有些稀有品种的价值足以与一栋市区的房子相媲美,但这也丝毫不妨碍对优质生活有着无限热情的荷兰人的热情。如今,周遭人们在物质层面的追求似乎与这些17世纪的荷兰市民们有着许多相似。然而不断升级的生活物件在其黄金时代的画家笔下被置换为视觉符号,暗示着荷兰人在物欲之下还留有的共识。
回看17世纪的荷兰艺术,人们在众多风俗画中看到了与当下极为相似的一种对生活的热情,这尤为体现在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上。身处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家们也不再倾心宗教或历史主题,而是醉心于描绘富足欢乐的市井生活,并事无巨细地记录下荷兰市民们频频购置的生活物品。
Frans van Mieris《Brothel Scene》,Oil on panel,42.8×33.3cm,1658-1659年,Mauritshuis, The Hague
Hendrick Avercamp《Winter Landscape Near a Village》,oil on panel,约1610-1615年,Courtesy of Museum of Fine Arts,Boston
17世纪的荷兰也被誉为是其最巅峰的时代,一度在贸易、科学与艺术等方面领先全球。直到18世纪晚期,荷兰人仍一直享有着全欧洲最优质的生活水平。随着当时富裕的中产阶级不断增加,成功商人与显贵们粉墨登场,大量以描绘日常生活为内容的画作也频频出现,越发成为最流行的绘画题材。在那个黄金时代,大部分市民都普遍会收藏一些艺术品,并且在自由市场上出现的画作交易也很常见。
Frans van Mieris《The Oyster Meal》,Oil on panel,27×20cm,1661年
而当我们说起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时,最常提到的还是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实际上,与其同时代还有很多杰出的画家,他们的作品相对更为罕见,但不乏其内容的精彩。
其中,最注重描绘生活的风俗画(Genre Painting)尤为在17世纪中叶迎来了它的巅峰期。这些作品有别于历史题材或皇室名人肖像,注重呈现室内生活、亲友聚会等市民生活情境。由此,它也蕴涵并反映出普通市民的品位、喜好与思考。
Caspar Netscher《The Lace-Maker》,布面油画,33×27cm,1662年,Wallace Collection, London
有趣的是,当人们透过今天的“门眼”再次窥探这些历史上表达世俗与现实最为杰出画作时,那些古老画布上所描绘的房间里不断频繁出现且种类丰富的物件,似乎向我们提供着隐藏在物欲追求背后的重要线索。
01.时髦家具
Antonie Palamedesz《Merry Company》,Oil on panel,59.3×82cm,1635年,Private Collection
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一大看点,便是市民们争相购置的时髦家具。基于在物质条件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当时各个家庭的室内布置普遍都较为富足,这也源于新兴资产阶级对生活追求的极大热情。在此前基本的家具类别上,兼具舒适度与装饰性的家具设计逐渐成为了荷兰人的首选。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作品
各式各样的时髦家具、桌椅箱柜被大量引入荷兰。其中,仅仅是桌椅款式的丰富程度就远超当时许多欧洲国家。例如圆桌、椭圆桌、折叠桌开始出现,不同功能的茶桌、游戏桌、靠墙桌等更是种类繁多。此外,荷兰人还开始大量购买大型箱柜,这也是出于存放家中大量纺织品、衣物和贵重物品的生活需求。
Jacob Ochtervelt《Street Musicians at the Doorway of a House》,布面油画,68.6×57.2cm,1665年,Art Museum, St. Louis
那时的荷兰人,纷纷呈现出一种对家庭环境的自豪感。家庭主妇们也好比收藏家一般,普遍对家中陈设、艺术品以及所有可令生活更为舒适的物品有着极大兴趣。可以说,相比于此前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繁盛的意大利,17世纪的荷兰人对时髦家具和装饰的需求已全面扩展到更为大众的市民生活中。
约翰内斯·维米尔《The Music Lesson》,布面油画,74.6×64.1cm,1662-1665年,Royal Collection, St. James' Palace,London
Pieter Jansessens Elinga《A Woman Reading a Letter and a Woman Sweeping》,Oil on canvas, 83.7×100cm,Stadelsches Kunstinstitut, Frankfurt am Main
到了17世纪后半期,除了家中陈设之外,条件更为富裕的荷兰家庭还对地板进行了精心地设计与改善。在许多画作中可以看到,地板上镶嵌的瓷砖纹样逐渐复杂起来,各有特色的地板拼接样式层出不穷,当时荷兰市民对装修房子的热情似乎到了痴迷的程度。随着新的审美趣味与时尚不断推陈出新,他们愿意花费在室内设计上的金钱也无限制地增加着。
02.墙壁装饰
Pieter Jansessens Elinga《Lady with a string of pearls》,布面油画,66×63cm
艺术作品对于17世纪富足的荷兰人来说,必然是不可缺少的。当时,主要作为会客功能的房间内若是不挂上几幅画作,怕是会让到访的友人对主人的品位感到堪忧。由此,“画中画”自然就成为了荷兰室内风俗画的又一大特点。
Pieter Jansessens Elinga《Interior with Seated Figures》,布面油画,76×89cm,Private collection
家境优越的家庭几乎会在每个房间挂上画作,有人还会专门用一整个房间作为存放室内装饰物和绘画作品的“仓库”,兼具画廊和艺术收藏室的多重作用。普遍来说,前厅作为进入房屋后的第一个驻足地、会客的重要区域,往往是艺术品最主要的展示区域。然而相比前厅“画展”一般的规模,在其装饰豪华的房间内所悬挂的画作实则更为贵重。
Jan Havicksz《An Elegant Company Playing Cards》,1660年
Frans Francken the Younger《The Interior of a Picture Gallery with Connoisseurs Admiring Paintings》,Oil on panel,71×104cm,Private collection
除了悬挂画作以外,荷兰人对于墙壁装饰还有许多不同的思路。相对条件较为普通的市民更多会选择直接绘于墙上的精美壁画。这种办法更经济,也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此外,他们还十分懂得用多种材料的纺织品来装饰墙壁,偶尔也能看到更时尚的壁板,多种搭配混合使用。
Frans van Mieris《Young Woman Feeding a Parrot》,oil on panel,22.4×17.7cm,1663年,Courtesy of the Leiden Collection.
Quiringh Gerritsz. van Brekelenkam《A Confidential Chat》,Oil on panel, 47×36cm,1661年,Rijksmuseum, Amsterdam
03.精美的东方挂毯
Caspar Netscher作品
艺术品和时髦家具已经奠定了17世纪荷兰人生活的超高水准,而作为世界海上贸易大国,罕见而精美的舶来品才是展现其强大实力的关键。几乎在所有荷兰室内风俗画中都能看到一张精致华美的挂毯出现其中,堪称最热门的“同款单品”。
Jacob Ochtervelt《A Young Lady Trimming her Fingernails, Attended by a Maidservant》,布面油画,74.6×59cm,1670年,National Gallery, London
Jacob Ochtervelt《The Love Letter》,布面油画,91.4×63.5cm,1670年,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面对来自遥远国度的精美手工艺品,17世纪的荷兰人可谓对其爱不释手。这些精美挂毯主要来自土耳其、波斯等地,充满了东方风情。确实,它瞬间就能为整个室内风格增添一种浓厚的异国情调。由此,当时许多画家还练就了描绘各种锦缎、织物的高超画功。而在画家对于描绘舶来品的专注中,也足以见得享有全欧洲最高生活水平的无限自豪。
约翰内斯·维米尔《The Concert》
04.乐器陈列
17世纪的荷兰人在艺术方面的追求,还尤为体现在乐器的陈列上。当时欧洲音乐的发展正处于巴洛克中期,倾心于多元化、器乐化的音乐风格。在这样的需求之下,乐器的多样性凸显出来,而这种趋势必然率先体现在了荷兰富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里。由此,荷兰风俗画中乐器出现的频率也是极高的。
Frans van Mieris《Duet》,Oil on panel,31.7×24.7cm,1658年,Staatliches Museum, Schwerin
在钢琴发明之前,市面上最主流的键盘乐器以羽管键琴、楔片键琴及维基娜琴为主。其中,羽管键琴(harpsichord)是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最广泛运用的键盘乐器,在当时很受作曲家们喜爱,是人们音乐生活中绝对的主角。它可以演奏复杂的乐曲,却不能像钢琴那般演绎出强弱有别的音乐情绪。
在画作中可以看到,羽管键琴上的华丽装饰与绘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格外让人倾心。这也是当时富裕生活的一种重要象征,处处体现着主人公经济条件的殷实程度。
Jan Miense Molenaer《处女座女士的室内设计》,面板油画,38.5×29.5cm,1630-1640年,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皮埃特·库德《一个女人坐在童贞房里,手里拿着一封信》,面板油画,40.6×31.8cm,私人收藏,波士顿
后来,直到钢琴出现并兴起,羽管键琴、楔片键琴和维基娜琴等乐器在18世纪后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于是,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中丰富的乐器描绘,作为记录音乐发展史中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了更深层的涵义。
Jacob Ochtervelt《Interior: The Music Lesson》,布面油画,97.1×78.1cm,1660-1662年,C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 Birmingham
05.桌上的头骨
在荷兰黄金时代沉浸在华美与精致的生活当中,象征死亡的头骨也一直贯穿始终,这不禁让人有所深思。在生活上无限富足与自豪的荷兰市民,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怪癖”——喜欢购置带有死亡主题的作品。这些绘画不但在艺术市场上相当普遍,且广受各阶层市民的喜爱。就这样,头骨在荷兰风俗画、静物画中的出现频率也远高于其他古往今来的艺术流派。
科内利斯·德曼《药剂师伊斯布兰德·伊斯布兰兹博士画像》。《室内》(in a Interior),布面油画,莱顿收藏馆提供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头骨是学者、富人或智者所必备的装饰品。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自然类藏品的收集,或是对于死亡的提醒,都令头骨的意义与价值变得更为丰富。也许正是身为世界强国在物质上的优渥,迫使人们将对死亡的思考带入了日常。
加布埃尔·梅曲作品
雅各布·杜克《信仰的寓言》,面板油画,39.5×38.3cm,私人收藏
有趣的是,荷兰人将其宗教、文化和繁荣经济与死亡主题结合得堪称完美,这反映出当时荷兰人在看似奢靡无度的物欲追求中,实则对物质追求与生命真谛的普遍思考。他们似乎在以此提醒自己,生命短暂、欢愉无常,而死亡终究是一种必然。
皮埃特·克莱斯《骷髅和羽毛笔的静物画》,木板油画,24.1×35.9厘米,1628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威廉·范·艾尔斯特《带表的花的静物画》1663年
如今,透过当下生活的“门眼”窥探回去,在17世纪荷兰那繁盛的岁月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艺术与科学的向往、对财富与权力的追逐……其中展现着无限的尘世快乐,又揭示出必将衰老、逝去的命运。想必,对物欲的无限热情也许总能激起不同时代人们的广泛共鸣;而不同的是,他们还对“虚无”保有着难得的共识。
编辑:朱佳伟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