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绘画如何入手一直是大家争论的问题,或主张写生起步,或认为临摹为先,其实无论从哪种方式起步都可以,只要这两种方式都去实践才行,请读《松树双鸦图》中的题字:“青年时所作,齐门画法,亦步亦趋,尚未越其矩镬耳。松针细长,松身作长环,先师白石翁所轫创也。辛酋夏月,屈指此画已五十三秋矣。八十四叟苦禅记。”苦禅先生记述了当初学习的方法,亦步亦趋,并说,“松针细长,松身作长环”,是白石先生所“所轫创也”,轫——支持车轮不让它转动的木头,“轫创”比喻这种画法的开始。我们一直在强调创新,怎么创新却是大家一直有争论,有分歧的。白石老人的画法在当时就是创新,然而百年后他的创新却成为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的传统。
1977年,苦禅先生步入了晚年,也进入了最能体现一位艺术家全部修养和成就的阶段。对画论画法的研究更加广泛,更加深入了。
此时,许多被搁置了的工作极需整理和补救,苦禅先生已经79岁,自感时光紧迫,每日画画、看书、临帖、接待友人学生。这几年中,他在许多旧存作品中补题了新的体会和认识。这幅《松树八哥图》上的题子内容可以验证苦禅先生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的执着。
《松树八哥图》上题字为“松梅写法元人多用之”,“吾师白石翁画松亦常用之,稍变化耳”,宋元明清画坛名家辈出,特别是宋代自“皇家富贵,徐家野逸”形成花鸟画的两大分支后,写意花鸟逐渐成为文人追求的意境。苦禅先生在画中写道,这种画松梅的方法元人多用,又在画的上方补题,白石翁画松是在元人的风格上,“稍变化耳”。对照《松树双鸦图》,我们可以理解苦禅先生的提示:后人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前行,切勿狂傲标榜自己。
李苦禅作品欣赏: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