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买过轮椅的都知道这种代步工具不便宜,简易的几百上千,昂贵的几万不能封顶。多数辅具使用周期不长,买起来很难不心疼钱。在国外,辅具的使用绝大部分依靠租赁而非购买,但在言必称“共享经济”的中国,很少有创客把“共享”和“辅具”联系起来。今年上海两会,农工党上海市委撰写提案,呼吁推进辅具共享与租赁服务。
一个人慢慢老去,从健康到卧床,可能得从拐杖、助步器、轮椅用到护理床,对有需要的老年人来说,辅具绝对不是小开销。农工党提案指出,到2016年底,上海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457.79 万人,有长期照护需求的老年人规模庞大。但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子女照料力有不逮、护理康复人员缺口巨大的情况下,辅具一定程度上具有“补位”功能。预计到2020 年上海将有约540 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家庭护理,如果是有重度护理需求的老人,护理床、呼吸机和制氧机等必要设备都是经济负担。
市面上不是没有辅具租赁服务,只是市场规模不大。农工党上海市委调研获知,截至2016 年底,国内已有8 个省市14 家企业开展辅具租赁业务,北京市4 家、上海市3 家、广东省2 家,陕西、湖南、辽宁、四川省和重庆市各一 家。这些企业中有3家是国际孵化的租赁企业。辅具租赁在上海乃至全国都还是刚刚起步,因此也出现了很多经济纠纷及安全事故、医疗事故。
事实上,政府已经注意到社会需求,并释放了鼓励辅具租赁服务发展的明确信号。2016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2017年9月,上海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运用共享经济模式,提供社区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重点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市场的发展,到2020年实现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在社区全覆盖。
农工党提案试图再推一把,呼吁政府鼓励和扶持辅具租赁服务发展。提案建议,在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设置辅具展示和租赁服务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方便可及的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网络。扩大辅具租赁补贴及保险体系,解决老年人口消费能力有限的困境,比如为特定对象提供护理补贴和困难生活补贴,引导商业保险参与护理康复器具配置服务,甚至把护理康复辅具的租赁纳入医保体系等等。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的行业管理,加强租赁产品标准、产品注册、价格指导目录、质量监督等重要事项的管理力度。“辅具使用的一大障碍是观念问题,很多人对于别人,特别是病人用过的东西有忌讳。辅具租赁需要行业标准,从回收、维修、清洗、消毒到再次租赁要有明确流程。”农工党上海市委认为,只有标准完善、宣传到位、服务可及,才能培育起人们“共享”辅具的习惯。
责任编辑 王翔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