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人不老 多情到老人
窗前、书旁、墙上,周老的家里摆放着许多相框,透过里面的照
片,总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微笑着注视我们。她就是与周老携手走过 70
年幸福旅程的张允和女士。
她被称为“最后的闺秀”,被人形容为“年轻时她的美,怎么想像也不会过分”。她常说,“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在结婚那日,她乘兴唱了一首昆曲《佳期》,咏叹那似水良辰。79岁时,她提笔写下与爱人定情过程的美文《温柔的防浪石堤》。
张允和和周有光,是一对令所有人称羡的情笃伉俪,他俩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他俩每日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这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雷打不动。
相濡以沫 70载,点滴的回忆都那么甜蜜。以前每天饭后,他俩每人各占一间书房,读书写文章,然后交换彼此的文章。“她的文章给我看,我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的文章也给她看,她也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挑毛病。”只要提到老伴,周老的脸上便立即绽起幸福的笑容。
在美国工作生活的两年多,老舍、罗常培和李方桂成为周有光夫妇家的常客,他们都爱吃允和做的菜。“我的老伴每个礼拜一清早,就坐非常快的地下铁道,到 250条街外犹太店里去买活的鸡。大家吃得高兴得不得了,讲笑话、唱歌。老舍最会讲笑话。”
张允和有个“三不”原则:不拿别人的过失责备自己,不拿自己的过失得罪人家,不拿自己的过错惩罚自己。而周有光有个“三自”政策: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鸣得意。他俩总是一唱一和,互相呼应。
六年前,93岁的张允和去世了。两个人少了一个,生活好像忽然失了重心,令人无法适从。不过,周老最终从哲学中找到了慰藉,他想起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所有的生物都要死的,个体的死亡是群体进化的条件。于是慢慢地,就泰然了。
这六年中,周有光先生一直在用行动来纪念老伴——多方联络出
版社,出版了老伴的《昆曲日记》,还将老伴未做完的《浪花集》一书出版,了却了张允和的两大心愿。令人欣慰的是,两本书反响都很好,《昆曲日记》还重印数次,让张允和对昆曲的这份痴爱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周老告诉我,最近还要出版的一本书,是张允和的杂文,已经编好,书名叫做《曲终人不散》。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