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篁岭,因为山势崎岖,没有平地,村民们只好将就着把粮食晾在了自家窗台和晒楼上。这个农俗被称为“晒秋”。(片方供图)
■本报记者 张祯希
近日,纪录片 《航拍中国》 成为新晋“网红”,这部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作品不但取得了高收视,更是引发不小的网络关注。《航拍中国》 采用纯航拍的视角进行拍摄,每集介绍一个地方,目前播出的6集中,分别展现了新疆、江西、陕西、黑龙江、上海以及海南的风貌。“美到每一帧画面都想让人唱国歌”“厉害了我的国”,面对航拍镜头中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
航拍是近年纪录片拍摄的热门手法,但是像 《航拍中国》 一样敢于采用完全离地的纯航拍手法完成的中国纪录片却并不多见。道理很简单,航拍是把“双刃剑”———高空俯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观察视角,满足了人们对目力所不及的壮美景象的向往。但是相对固定的宏视角难免让人审美疲劳,更大的问题是,“飞天”之后,叙事又该如何“落地”?
《航拍中国》 的好,恰恰在于它展现奇观美景之外,靠着接地气与趣味性的表达,为航拍纪录片找到了大众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在这部纪录片中,人们不但看到了丰富的自然地貌与人文建筑中的历史痕迹,也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起人们内心那份对故乡对祖国的爱的共振。
“在不少人眼中,航拍是一种高大上的呈现方式,但打一开始我们就不想把 《航拍中国》 打造成一部要人仰视的作品,或是用来炫技的艺术片。主创的一项共识是,能够让8岁到80多岁的中国观众,无障碍地看懂纪录片80%以上的内容。”总导演余乐说。
这是一次心系大地,心系人们生活的飞翔。
有意保留了航拍飞机倒影“穿帮”的画面
“航拍是一种叙事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起飞是为了给观点与诉求寻求一个新的落脚点,如果仅仅是检阅风景的风光片,是没有人要看的。”导演了这样一部“美哭了”的纪录片的余乐,却首先否定了一种对于航拍纪录片的认识误区———对于一部优秀的航拍纪录片而言,光有“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余乐将 《航拍中国》 的诉求定义为“展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做法弥补了纯航拍纪录片难以展现复杂故事的先天局限,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则形成了一个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趣味记忆点。
再寒冷的地方,快乐都不会缺席,冰天雪地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乐趣,在北国的冰面上,人们玩起了冰面赛龙舟,坐上了在冰面上“航行”的载人气垫船;在黄土高坡上,人们找不到地方建造窑洞,便在平地上挖出方形的地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挖出窑洞,而为了防止路人跌落坑中,大多人家会在“院子”里种上一棵大树,这就形成了独特的景观“地坑院”;拍摄黑龙潭从坚持跳水30年的居民大叔拍起,因为地下有不断涌出的温泉,黑龙潭虽然四周冰封但水底的温度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不少观众说《航拍中国》勾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一些人已经开始期待摄制组拍一拍自己的家乡。正是这份“人气儿”让他们看到了前所未见的中国,也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与真实的生活。
在纪录片中有几处人们向天空招手的画面,甚至还有航拍飞机倒影在地面的“穿帮镜头”。在注重客观呈现的纪录片中,这样的画面显得很特别。余乐说,这些镜头并非摆拍,却是有意保留的。对于他来说,这场“航空旅程”亦是一次对纪录片大众化的探索。从事纪录片行业有些年头的余乐发现,中国纪录片界存在着与大众脱节的问题,一些业内口碑不错的作品却并不能得到普通观众认可。《航拍中国》 里这些拍摄者与拍摄对象间的互动,体现了一种平等、坦诚的关系,同时也预示了摆脱纪录片的精英思想与高姿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塑造大众作品的创作理念。
这份“与观众走得近些”的初心也体现在旁白中。在讲到黑龙江与松花江因密度不同,“直到十几公里外,它们才握手言和”;在拍摄追逐无人机的东北虎时,叮嘱“要追上它的速度,老虎还需要多加努力”。这些充满活力的新鲜表达成了《航拍中国》的一大亮点。
中国专业航拍飞行拍摄高度达6000米之上
在系列纪录片 《航拍德国》 中,有这样一幕:一对高空翱翔的老鹰,不断侧身翻身,握住彼此的爪子。这种温情而又震撼的画面是航拍的“特权”。在 《航拍中国》 中,有趣的动物明星,也同样成了撬动流量的明星,而导演透露其中不少是意外之喜。
纪录片中一段东北虎追赶无人机的片段在网络广为流传。画面中东北虎发现了无人机,并且一路尾随试图扑倒这个“假想敌”,而无人机则以极近的距离捕捉到了“大猫”们的表情与动作。尽管摄制组在拍摄前设计了不少分镜头,但从未想到老虎会去追赶无人机,而在追赶过程中,无人机离老虎最近时只有20厘米的距离。
航拍塑造了前所未见的景观,而这也同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艰辛。一些绝美场景的背后其实凝聚着摄制组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由于低温会大大降低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北方进行拍摄时,摄制组携带了不少保温袋子,用来为设备保温。飞行设备与摄像机必须进行精准的操作,这就逼得拍摄者们不得不裸露出手指在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半天。其中一幕要展现北方的雾凇奇景,由于这种景观是由水气遇冷凝华而成的,需要极大的湿度,而想要展现那份晶莹剔透的美感,又需要极佳的光照与空气能见度。这样的理想状态并不常见,最终呈现的画面只有1分来钟,背后却是摄制组长达十天的艰辛。
用1分多钟的篇幅呈现一个景观,在《航拍中国》 里已是十分奢侈。在如今的成片里,50分钟一集的体量中,一般被分出了约30个“点”,每个地点的介绍约为两分钟。而这已经是精选再精选后的结果。
航拍如今成了纪录片行业的热词,“航拍系列”纪录片也是各国争相拍摄的主题。余乐透露,在《航拍中国》中,一共出动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载人机与无人机航拍素材使用比例约为1:1。拍摄的总行程接近15万公里,相当于绕了赤道4圈,拍摄最高点为天山山脉的博格达峰,飞行拍摄高度达6000米之上。事实上,目前中国航拍的硬件条件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而拍摄团队的协作经验还有待积累。“航拍是一项‘协同作战’,载人机需要飞行员与摄影师的默契配合。放置在陀螺仪中的镜头,每次只能在起飞前更换。这就要求飞行员根据摄影师的需求,去调整飞机的高度以及环绕的速度;而摄影师则需要提前对整体拍摄进行合理规划,以节省飞行成本。而在中国,专业的航拍飞行员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