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传统根基的一孔之见的创造,都是昙花一现”“经典的中国绘画耐看,有一种超然与悠然,越看越有韵味”……近日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文心雕龙——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与会的多位艺术家、艺术研究者、艺术机构管理者提出,今天的美术创作,不妨从中国绘画传统中寻找前行的初心。这不是亦步亦趋“往回看”,更是一种“传下去”“活起来”的传承,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有着文化自信的底气。
致敬传统,不单单是惟妙惟肖临摹古画
“不是单单临摹一幅古画,研究古画中皴、擦、点、染等技法,就算学习传统。中华笔墨语言历经数千年沉淀,其实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精神流传至今。它就像是一种‘文心’。领悟了,再用它来指导创作,才会产生很多意犹未尽的东西。”一位国画家说。
中国绘画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值得追溯的“文心”? 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李磊提到中国绘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一种特质。“我画花是我的态度,画鸟是我的态度。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写实绘画,它不是单纯的物象投射,而是精神投射。”在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眼中,中国绘画讲究的法、理、道三个层次,很多时候是趋于统一的。“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是技近乎道。在中国古代,绘画不仅仅表现线条、笔墨等技法方面,更是绘画者个人的投射,他的品格、学养、价值观统统在画中。唐代就有书法家提出‘心正则笔正’。”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则指出中国传统绘画值得关注的两种功用,“一是唐代张彦远在 《历代名画记》中说的‘成人伦、助教化’,为提高人的素养,营造和谐社会而画。二是心性修养。董其昌所谓‘画之道者,无非生机,宇宙在乎手’,说的就是这个理:艺术终究是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终极之问,它能放眼世界看到最根本的东西,把世界最鲜活的生机放在你的手里”。
“向传统绘画汲取营养,就好像深山问道,需要进入深山,让思维在时空中来回游走,经历很多对笔法、对墨韵、对空间、对物象,包括对人的思想的审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专家说,今天的人们在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首先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入明晰的了解、系统耐心的梳理,才能取其精华。
艺术家个性落到传统文化根脉中才会彰显力量
事实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艺术都需要追根溯源,对传统文化保有敬畏之心。
“为什么很多西方艺术大师,比如毕加索,经常要朝拜拉斐尔或者希腊的艺术? 就像一位西方艺术评论家评说现当代艺术时所说,‘没有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可以离开神圣的希腊圣殿来创造自己的东西’。”山水画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萧海春直言。他认为艺术家心中的“希腊圣殿”就是自身所处的“文化家山”,“如果对以前的东西全然不知,空谈创新,你朝哪儿走?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家山’真正了解了,才能够思考如何保全自己的文化。你所有的创作底气,都跟这座‘家山’有关。”
画家、艺术评论人吴林田坦言自己常常到海外看展,看伦勃朗,看梵高,也看基弗,看得越多,越是深切地感受到艺术必须生长在自己的土壤里,民族自信就是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自信。“每个艺术家都有个性,但过分强调个性的个性是单薄的,在共性里发生的个性才是醇厚的个性,落到本土传统文化的根脉中才会彰显出撼人的力量。比如西学东渐、对欧洲艺术再熟悉不过的林风眠,他笔下的女子如果不是中国风的仕女,画中人长长的脖子其实很容易让人想到莫迪里阿尼。又比如看到太湖,人们就好像看到了倪云林的画。他的画只有在这个地方可以找到灵魂。你看太湖一片迷蒙之色,能有巴比松画派、印象派那种对比强烈且富于色彩的东西吗? 肯定没有。太湖就是一片渺茫,平坡、石、树、水融为一体,这就是倪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