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霄
上海,海上,依稀听见澎湃的海浪。勿忘,那抹夕阳,上海,海上……伴随一曲《来自海上的音符》,一艘搭载着千万犹太人民希望的游轮缓缓停靠在了上海的港口,幕布缓缓拉开,一段注定悲剧结局的凄婉爱情故事也于这寒冷的冬夜展开。
近日,上海音乐学院精心策划的名为《海上·音》的大型原创音乐剧在兰心大戏院进行了第二轮演出。这是一部微言大义且饱含着上音情怀与特色的剧目,在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推动下首演于今年九月初,当时恰逢几部抗战类题材音乐剧同期上演,众大家同台竞技,反响热烈。而此番二度编排,主创团队在这部学院派原创音乐剧本身艺术质量上面的用心令人倍加期待。
音乐剧故事设置于1938-1943年间大批犹太人来沪避难的真实历史大背景下,以当时在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代课的犹太小提琴教师乌纳与声乐学员凌芸之间爱情的发展为推动力,并行交织着民族危机不断深化的历史线索,通过个人命运无常的悲剧折射出那一时代的动荡与国家面临的危亡境地。
现场,观众置身于作曲家营造出的极具震撼力的音响场域,民族记忆同时被还原历史真实的舞台布景所唤起,把我们瞬间拉入到了那个满目疮痍的年代,现实感、凄美的剧场感扑面而来。
如今,70多年过去了,战火硝烟虽已散去,当年的毕勋路如今也已改头换面,历经艰辛留存下来的国立音专也在老一辈音乐家精神的滋润下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学子。但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累累伤痕却早已深深铭刻于史书之上,早已成为一代上音人挥之不去的悲痛记忆。翻开那厚重且深沉的篇章,绝望、迷茫、无助跃然纸上,上音校友在艰难岁月里创作出的饱含民族情感的《新四军军歌》《延安颂》《长城谣》等抗战歌曲余音袅袅,映衬着那满眼的凄凉与慌张。然而,不管战争多么残酷,机枪大炮代表的工业文明多么冰冷,爱情的美好、渺小个体内所蕴藏的人性的温暖也总能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无限希望。
《海上·音》是继《楼兰》之后赵光教授在国内原创音乐剧上面的又一次尝试,在这部剧中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于音乐剧音乐语言的艺术化追求,布鲁斯、软摇滚等风格与古典音乐元素相结合,旋律通俗好听不落俗套,同时又具有场景与人物性格的刻画作用,各式人物个性较鲜明直指人心。兵荒马乱年代里的人生百态,放不下的国仇家恨,舍不得的爱意缠绵。含苞待放的美丽生命在战火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纯洁与珍贵,最终却也难逃悲剧结局,命运之力,无人可左右。
整部剧设置了大量具有戏剧灵活性的重唱,例如男女主角乌纳与凌芸的二重唱《心跳》《淅沥沥的小雨》《烛光》等段落,描绘了两颗在战争硝烟中仍不停悸动与渴望爱情的心,充分施展着音乐抒情的戏剧力量,愿时间停止,这短暂的美好永恒。此外,多处合唱性场面的运用在关键的戏剧部位也释放着各自的戏剧张力,承载着不同的戏剧功能,例如合唱《搬》这一段,交响化的配乐气势恢宏色彩浓重,胡三等人自此由对日本人的顺从转入愤起抗争,预示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也以此表达对每一个在抗战时期勇于扛起历史责任的平凡人的敬意。
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近几年一直备受瞩目,就上音音乐剧团队的几次尝试来看现状仍是喜忧参半,演员的舞台经验以及剧本的细节处理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尽管如此,这部由上海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带给我们心灵的冲击是强烈的。
70多年前,在国立音专,犹太音乐家与声乐学员的爱情交织在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交织在漫天炮火共同抗战的历史大潮中,坚定而又美好。而今,在上海音乐学院,乌纳的小提琴已尘封多年,凌芸的天籁也不再响起,斯人已逝,但信仰不变,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