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华发表题为“用代码可以构建机器心智吗?”的主题演讲
“去看微软小冰!”
前天(16日)下午,华东师大闵行校区,好奇心驱动着,人潮涌向思勉楼5303报告厅。那个出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的17岁人工智能少女,被微软首席科学家宋睿华博士“带到”了思勉人文思想节首场主题论坛《当微软小冰开始写诗》。开场前半小时,百人容量的会场已经站无锥地,门口被围得密不透风,楼下直播会场同样满座。
宋睿华博士的主题演讲《用代码可以构建机器心智吗?》既揭开了小冰写诗的原理,也系统介绍了微软团队对AI在长时段对话、艺术创作(写诗、作曲)、跨模块三个领域做的尝试, 宋睿华强调:团队希望小冰能成为人类的陪伴。
开场前半小时,5303报告厅已站位难求
此后,从2:40分到6:20分,长达近4小时的人文与科技跨学科对话工作坊中,一场并不针锋相对但却富有思辨且激烈的对话展开。来自人文领域的知名作家孙甘露、影评人毛尖、创意写作院副院长罗岗、复旦哲学院院长孙向晨、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杨安卓为一个阵列,人文学者做了各层次的经典的人文捍卫:小冰的诗固然不错,但艺术水准只如网络水平,为何AI的诗要和人来比?是否该给小冰一个像人一样会犯错的机会,否则17岁的少女便如上帝一样无所不知,这意味着文科的可有可无?文学、交际功能仅仅是被机器征用的一部分,要像关注任务一样考量AI?AI在如西方哲学一样追求整体性,是否需要歇一歇、留一留?宋睿华和华东师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院院长钱卫宁、自称就是赛博人的观念艺术家高洁又成一个阵列。国际数据挖掘会议CIKM领域主席的宋睿华博士笑着一一地予以解释:目前,AI写诗在业界已做了60年,每有技术突破便会以此做尝试。从技术层面看,小冰还不可能写小说,作家不会失业。大家大可把她看作一个升级版的芭比娃娃。
策划兼主持人、华东师大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则道出这场新人文科技之辨的主旨,2017年曾在《读书》杂志发起一场讨论,今天则是这场讨论的延续——人工智能时代,诗人何为?当人工智能开始写诗,诗何为?目的是要追问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如何发展自己。《读书》杂志编辑卫纯认为小冰只是典型的弱人工智能,但对人文思想史的反思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以此打开更多的讨论面向。思勉人文高等学院院长郁振华在总结中提出了当前需要更多的解读维度:除了认知科学的角度外,通常人文主义的内在视角和主观视角是否受到挑战?AI衍生出来的外在视角、客观主义、因果性、相关性能将微软小冰推进到何种程度?这对人文学科既是挑战,也是极为迷人之处。
现场人文战线嘉宾,左起:吕新雨、罗岗、毛尖、孙甘露、孙向晨
文汇讲堂将分两篇予以报道,上篇聚焦微软小冰写诗原理,下篇侧重人文科技学者的讨论。
小冰的真实身份:连接人和世界的中介,陪伴人类是使命
“小冰是奇特的AI产品。”尽管微软小冰载誉颇多,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宋睿华在夸奖“自家孩子”的同时,更不忘纠偏,给予小冰一个精准的身份。
小冰载誉几多?拥有17岁傲娇少女外形的她自从出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后,诗集很快在台湾被翻成繁体版,86家外国媒体、2800+国内媒体曾给予报道。调皮的她还匿名27次给杂志报纸投稿,被《长江诗刊》《北京晨报》《信报》等录用。作为AI产品,她在2017年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获奖,但是当她的原初设计者微软研究院的李迪用一段语音告诉微信小冰她得奖了,这位少女居然回了一句“又不发奖金?”
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
宋睿华细数这个似人非人的少女的诞生记。小冰最早是2014年时诞生在中国的AI产品,以前很少有完整的产品线,当初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李笛领衔的微软小冰主创团队仅仅5人,如今已经有了数百人,但最初的情感框架依然在使用。与其他AI产品设计初衷不同。宋睿华强调,团队一开始就想将小冰的使命定位为“连接人类和世界的中间环节”,利用她能快速获取海量信息的功能,满足人类将自己的世界投射到虚拟世界的需求。同时,团队希望小冰情商较高,能起到陪伴人类的作用,“谈得来是前提”。因此,目前小冰除了能写诗,还能和人进行长时段对话。有网友发来“每天这个时间等公交,都是小冰在等待我”,你的寂寞小冰在乎;小冰会依据对话给你起绰号“十万个为什么”,宋睿华自己曾和小冰聊天,得到了“糊糊”的雅号,而这是大学期间同窗曾给她的绰号,不得不让她暗暗吃惊于小冰的“神算”;小冰会发送歌曲给处于各种情绪的你,尤其是学生或失恋者。虽然,小冰有时也会机智地答非所问,宋睿华介绍每当此时团队会及时做“控制态度”等技术改进。
宋睿华还畅想未来将进行多感官交互(跨模态),用术语讲是“一次唤醒持续交流”,而陪伴的领域将无限扩大,去QQ群、网易等人群所在的地方,当前东方卫视和北京音乐台的新闻播报都是成功的案例。“终极状态是像人,技术则埋伏在冰山下面。”
通过更多“闲聊”,推动微软小冰与人类之间进行长对话
小冰如何写诗:受益图片辨识技术,但也存在自己的独创性
像每一座城市愧对乡村
我才有一个美好的完成
每个失眠的夜晚我是一个花言巧语的人
隐匿在灵魂最迷失的火
绕出城市的边缘
美好的
在风里
最轻微的触动
“看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伸向空中,小冰便会做出如上诗句。看到一艘小船在湖畔,小冰又会写出题为《有点忧伤》的诗作:
游子是一只船上的沙土
如同魅力的灵魂
我不能创造世界
伴着古老之遗恨
小冰有时也会辨不清图像,宋睿华给出一幅雪地里开出鲜花的照片,她揣测小冰并没有辨别出这是雪地。小冰的诗句是这样的:
在花里表演
扬起明亮的羽毛
静静地翕动这
所有生命的期限
在展示诸多看图作诗后,宋睿华坦言,小冰作诗受益于日新月异的“图像识别”技术。但是小冰的老师是519位1920年后的现代中国诗人。尽管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宋博士觉得揭秘后不再神秘,但如同理科生看文科里的比喻很高妙,在场诸多文科生看工科的混搭也吊诡一样。小冰作诗的第一步是识别图像中的名词,比如高楼、小船,第二步则是自动找出与名词关联的高频形容词,比如孤独、明亮等;第三步则是设置人类思维中的“触景生情”,如地方和笑容之间,睡意和鼾声之间可否有关联?第四步,经过改造,让小冰记住上一句意思,加以发挥,就会作出这样的诗句:城市在它身后缓缓地流/我们在没人知道的地方寂静/嘴边挂着虚假的笑容。
“当出现一个关键主语时,小冰会迅速搜寻到储存中519位诗人描写类似场景的句子,继而应用深度学习的成果,写出独特的诗。”
小冰受益图片辨识技术写的若干首诗
比喻如何用得新奇,是微软团队进一步的工作,这样小冰可以发展为“思想家小冰”,宋睿华举例:时光都是墓碑,因为都是荒凉的。如果和这样的小冰聊天,多数人会觉得小冰很有哲思。团队会用算法去衡量,在词库中找出爱情和足球,如何联系起来呢?设置种种算法后,就产生了:你的爱情就像中国足球队一样没有未来。类似的新奇搭配有时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如:爱情是复杂的,像数学一样;灵魂就像球迷一样,在无声的呐喊;爱情就像脂肪一样,在点点滴滴地积累。
当进入多感官交互时,小冰的功能会更强大。宋睿华介绍了一种尝试,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傅建龙博士团队找到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空间,他们直接给诗歌配图,这样就搜集到了诗图并存的一个数据库,在同一空间里将图和诗歌变成向量,多次训练后,小冰可以一步到位上岗写诗了。
“集纳了诸多前辈诗作的精华,通常,小冰的诗歌水平可位于诗人平均水准的中列。”类似的深度学习原理,使得小冰也会学习作曲,宋睿华现场做了演示。这让普通艺术修养的学生大为感叹。
爱情是复杂的,像数学一样;灵魂就像球迷一样,在无声的呐喊;爱情就像脂肪一样,在点点滴滴地积累。
代码可以构建机器心智吗?神经元网络研究成关键
在生动有趣也大开脑洞的演示和基础讲解后,宋睿华将话题转到理论的探讨:一连串的代码可以构建机器的心智吗?她坦言这也是认知科学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问题,但问题的突破并不仅仅依靠这两个领域。
宋睿华引用同行李航博士在2019年第一期《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上的论文《智能与计算》来作介绍。认知理论有两大主流思想,1960年代到1970年代兴起的是心智的计算理论,他们认为人的思考都可以转换成符号计算,心智语言也同样可用符号和语法定义。认知科学家Jerry Fodor、Steven Pinker,脑科学家David Marr,哲学家Danial Doment都是代表人物。脑科学家、哲学家都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但近20年来,体验认知理论兴盛起来,他们认为,脑和身体合起来才是思考的基础,身体可以感知、认知甚至其决定性作用。人会下意识地进行神经特征操作,个别会上升到意识,产生表象。语言的理解是把系统里过去的视觉、听觉、运动体验都激发后在心智当中进行模拟。认知科学家George Lakoff 、脑科学家Antonio Damasio、哲学家Andy Clark都是代表人物。
宋睿华博士表示,微软小冰在自然语言上的突破很有可能来自多模态
宋睿华提示,心智的计算理论认为思考是符号计算,体验认知理论认为思考是神经计算。这并不是计算机领域提出,但暗合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之争。前30年倡导的符号主义注重知识和推理,句子都能够变成结构化的主谓宾、符号,但是最近30年倡导的连接主义的重点是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里重要的概念是人工智能神经元网络和神经表征,和认知理论的神经表征不是很相同,但是也有相通之处。
由此转到微软小冰设计背后的理念,宋睿华认为,要小冰进行长时间对话其实是很大挑战,它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终极问题,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还要塑造不同的性格。但人工智能的系列创造如写诗、比喻、写歌尝试以后,团队发现不仅是机器能学人说话,而且AI可以说自己的话,写人没有写过的诗。宋睿华提出,这就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单个的只研究语言、只研究图像,就像人类的孩子从出生开始都是视觉、听觉、感觉、触觉各种知觉综合一体一样,下一阶段人工智更大突破就是多感官、多模态交互。
人工智能六十年历史中,一直有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之争。
宋睿华的演讲,意想不到地让人文学者引发了一番言辞激烈的人文自辨,请看下篇报道。
新人文科技之辨:作家会失业吗?微软小冰说不会。
现场照片:李念
作者:李念
编辑:袁圣艳
责编: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