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讲堂“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在西安交大演讲
【导读】4月8日,文汇讲堂“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一行来到西安交大,应邀参加了当日的校庆123周年活动。陈勇、武云、卢盈华、王惠灵、石永泽五位青年学者与文汇讲堂负责人李念一同和西安交大师生做了《哲学的时代性:文化自觉与行走悟道》对话讲座。之后,有十位分别来自四个系的本科生、博士生踊跃提问,结束后又个别交流了半小时。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谈讲座从在东西文化交流中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华文明的自觉性和行走悟道中如何关注时代使命两个角度,围绕着异国求学、研究对象新焦点、面对面采访感怀、行走悟道四个层面展开。
讲座由西安交大宣传部、校工会、人文学院主办,哲学系承办。校宣传部副部长李重代表主办方作了欢迎辞,文汇讲堂工作室主任李念作了答谢辞。文汇报社驻陕西记者站站长、记者韩宏全程参加。
西安交大宣传部副部长李重(左)欢迎上海交大的陈勇、武云回母校,文汇报文汇讲堂工作室主任李念(右)叙述文汇报与西安交大的三种缘分。
海内外求学体验异同
主持人:我们进入第一节分享,各位都有海外求学经历,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哪些不适用?卢盈华有近五年时间在南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博士,涉及中西比较哲学,您能分享一下吗?
包容的南伊大:既是实用主义重镇,又有东方哲学教席、现象学中心
卢盈华:南伊利诺伊大学的独特处是包容,这在美国高校里也较为另类。一般情况下,英美大学哲学系都以分析哲学为主。相较之下,南伊大哲学系有自己特色。首先,它有东方哲学席位。一般研究中国哲学与思想的学者都在东亚系或宗教系,很少在哲学系。一个历史原因是刘述先先生在该校学习并工作过,他离开后教席就一直保留下来了。其次,南伊大建有杜威中心,合作促进了全球各地杜威中心的建立,比如复旦杜威中心。它是美国实用主义研究重镇,系里许多师资都精通于此,可以说是美国哲学的一个大本营。第三,系里有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研究专家。现象学研究中心每两周举行一次研讨会,主任Steinbock教授会在讨论开始前为大家磨制咖啡,并讲解此咖啡的特点。第四,该系编辑出版了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系列(健在哲学家图书馆),其中包括请知名的哲学学者对某位依然在世的哲学家做评议,并邀请哲学家本人做出回应。现在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卷,影响较为广泛。第五,研究生办有学术杂志。此外,系里还有另一个传统:每周五下午没有课程,而由某位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并有专人评议,随后同学或老师提问讨论。结束后大家一起聚餐、去酒吧喝酒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卢盈华分享包容的南伊利诺伊大学
当然,这几年美国哲学的发展,包括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由于政府与学校投入的减少,一些教授出走,并且在有的教授退休后学校不再招进新人。这值得我们思考:人文学科经费来源如何保障?
开放的里昂高师:与法国人共同推进认知科学中的实用主义转向
主持人:惠灵,你是在法国里昂高师研究新实用主义的,最近又在翻译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著作,作为欧陆哲学的腹地,它是怎么展开实用主义研究的?
内蒙古大学哲学系讲师王惠灵分享如何与法国学者共同推进认知科学中的实用主义转向
王惠灵:其实去法国留学前只是想去学习,并没有要拿这样一个题目,作为一种研究其实带有非常大的挑战性:等于是我们和法国学者共同推进认知科学中的实用主义转向。刚才卢盈华也说了实用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研究都在美国,包括古典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甚至还有新古典实用主义。当前的学科研究比较推崇跨学科,认知科学就具备这样的浓厚特色。它包括了脑科学、心灵哲学,也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有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在认知科学的实用主义转向中特别提到两个概念,身体和行动(action)。为何新实用主义会选择“身体”、“身体认知”来做研究呢?这是美国哲学希望和现象学等欧陆哲学有一个结合,另一方面,法国的哲学研究颇具开放性,它特别注重吸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说明这个问题在科学领域也比较受关注。因此,也就是在考察实用主义史是否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相信许多同行也在做这种认知和行动的关系研究,我个人其实更多聚焦的是概念澄清。
王惠灵交流分享
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国的高师传统。很多人可能会比较熟悉巴黎高师,哲学家萨特、波伏娃,科学家巴斯德、前总统蓬杜皮都在那里学习。法国还有雷恩高师、萨克雷高师和里昂高师,都是精英教育,5%-10%的人有幸在那里学习。里昂相比巴黎,并没有那么丰富多元,中产阶级比较集中,生活比较舒适。我自己非常受益于华东师大和法国高师集团的合作。在读硕士期间就受到华东师大中法班联合培养,包括法语训练、早期的一些人文学科的培养,后来直接去了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当中把握更多的机会,不断开拓眼界,不负青春韶华。
学术传承的海德堡大学:黑格尔曾在此任教授,留下师徒相授的德国传统
主持人:谢谢惠灵,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元的法国哲学,还有多层面的法国高等教育,陈勇在海德堡大学读了硕士博士,这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话筒交给他。
在海德堡大学读了硕士博士的上海交大哲学系副教授陈勇
陈勇:我是5年前去的上海交大,此前在复旦读完本科就去了海德堡。第一个最深的印象是海德堡到处都有啤酒吧,一般如果是晚上的课,上完后师生就会同去酒吧喝酒,蛮开心的。海德堡还有一个特色,它有一条著名的“哲学家的小路”,黑格尔在上面走过,歌德也在上面走过,还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我把我的心遗留在了海德堡”,成为了海德堡最好的宣传口号。
关于德国的传统哲学教育方式,我想讲一个小故事。在海德堡有黑格尔的故居,有一天我和中国同学经过那里,房子实在很破旧了,我的同学哀叹一声说:“黑格尔在进海德堡大学前很惨,博士毕业后,在欧洲到处流浪,先后在瑞士和德国做家庭教师,然后当中学老师。海德堡是他第一份正式的大学教职,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小逻辑》。”当时德国高校有私人讲师制度,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临时工老师,学生到你家里去上课,薪酬取决于学生多少。据说叔本华的讲课效果不好,只有3-4个学生;黑格尔则颇受欢迎。我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德国大学的哲学系尽管也在进行现代化改革,但至今保留了这个传统——师生间的学术传承,师生间仿佛是学徒和师傅的关系,老师会耐心地教弟子走上学术道路,到家里上课就是一种传承的关系。昨晚我们和贵系著名的邬焜老师有两小时的座谈。我觉得,西安交大同学要学习哲学,以后可以去邬老师家里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学到哲学。(听众笑)真正的哲学是怎么产生的?是在人和人的连接之中,是在老师和学生的连接中。哲学不只是《纯粹理性批判》《存在与时间》等略显枯燥的经典,背后是非常真实的哲学家,有他们一辈子的治学经验,有他们对哲学的领悟,而这些只有在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被领会,我觉得这其实是整个大学经验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月7日,与西安交大哲学系座谈交流,著名的信息哲学家邬焜教授介绍最新研究动态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1980年代起就留下了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传统
主持人:上海社科院哲学所非常有名的,中西交融研究是它的一个特点。请石永泽老师介绍一下。
石永泽:刚才几位谈的都是国外的学习经历,我想最终还是要回到中国。在上个世纪,提起上海哲学界,一般而言,复旦以西哲研究著称,华东师大以中哲研究著称,而中西比较研究是上海社科院的特色。这和它的传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影响较大的除了“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之外,还有我们社科院主编翻译的“比较文化丛书”,共同分享了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文化思潮。在1990年代初期,哲学所联合撰写了专著《东西方哲学比较》,不仅在国家层面获奖,也成为不少学人的必读,成为了解西方哲学是比较便捷的版本。新世纪之前十年,俞宣孟研究员花十年功夫撰写了《本体论研究》,提出如果不理解本体论(ontology),就无法通达西方哲学的核心,这时的比较研究在于理解中西哲学之异。后来,出了论文集《探根寻源》一书,突出哲学的本性,应是“探根寻源”。遗憾的是现在所里年轻人多集中于自己专业领域进行研究,中西比较“大业”后继者零落。俞宣孟老师退休之后,近几年关于中西比较研究的新想法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他发表在《哲学分析》上的“关于哲学的开端”一文。
石永泽介绍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中西交融研究
这里也分享一个小故事。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的一个年轻人(商戈令)出面主编了一本《人文新词典》,他只是刚刚复旦毕业分在这里,可能还只是实习研究员的职称,但编委都是当时的牛人,如复旦的吴晓明、陈思和、王沪宁等,余秋雨也很支持,据说每人也只给了50元稿费。我觉得这种精神应当传承下来:不问资历不问出身,只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儿。
商戈令主编的《人文新词典》
我们社科院哲学所今年成立60周年,马上要进入所庆了。这里也欢迎西安交大本科生报考我们的研究生,推优推免或报考或调剂都欢迎。
研究对象重点和研究方法
主持人:我们转入第二节,各自研究对象的时代性或研究方法的与时俱进。先从陈勇的海德格尔研究开始。
海德格尔研究在中国、美国、德国的不同呈现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
陈勇:中国哲学界曾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掀起了“海学热”。当时我们复旦哲学系最强的学术品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且被戏称为“海马”(海德格尔化的马克思),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整个海学在中国的热度。但最近几年海学热有所退潮,其中一个原因是海的著作非常晦涩难懂,尽管他的语言非常诗意也广泛流传。但直到今天海德格尔哲学在中国依然受到重视,包括我自己也是做海德格尔研究的。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传统的西方哲学注重形而上学,海德格尔要解构西方形而上学就要从其它文明中寻找思想资源。我们都知道,他曾和台湾学者萧师毅合作翻译《道德经》,老庄思想确实和海德格尔思想有某些共通之处,这使得海学在中国始终能维持相当的热度。
在英美哲学界,即所谓的分析哲学界,近年一个最鲜明的特征是把海德格尔哲学和实用主义联系起来。海德格尔认为,实践先于知识,这颠覆了柏拉图以来“理论先于知识”的哲学传统,在这一点上和实用主义是相契合的,因此近年来英美学界从实用主义视角研究海德格尔的阵容还不小,刚才卢盈华也介绍了这种情况。
在德国学界,学者们还是试图把海德格尔研究纳入整个西方思想史和西方哲学史中去。海德格尔有句响亮的口号:“哲学的终结”。他一辈子的任务是解构西方哲学,这意味着他要重新梳理从泰勒斯开始的整个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所以几乎要和每一个重要的西方哲学家进行对话,德国哲学界就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在做海德格尔研究,这也不同于此前的纯粹海学研究。假如大家想搞懂海德格尔,我非常中肯的建议是大家先多读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不读懂他们你就读不懂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涉及到技术统治等现代性问题,这也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吧。
陈勇与现场听众分享海德格尔研究的全球生态
重新研读墨子文本,会发现被埋没的历史价值及其丰富的论辩性
主持人:武云曾在加拿大高校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都有过访学的经历,她一直做中西比较,近年在墨子研究上有什么新的聚焦?
武云:我高考进入武大填的是英语专业,那年武大从大一的新生当中招收一些对哲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中西比较哲学实验班。招生简章上说:我们要读诸多最伟大的著作,包括先秦诸子的经典以及许多西方哲学经典著作。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有吸引力,于是就申请了,也就这样上了哲学的“贼船”。当时我们班只有12个同学,很幸运受到的是一种“小班教育”,接受的是当时武大哲学系最强师资的指导,比如邓晓芒教授教我们读康德、郭齐勇教授给我们讲《论语》《孟子》,吴根友教授教我们读老庄。由于多读原典,又不局限于某一个传统,这使得我们当时拥有一种比较开阔的视野,这为我后来从事中西比较哲学的研究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后来我去了清华哲学系读研究生,我的博士导师是著有《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等著作的著名政治哲学家贝淡宁(Daniel Bell)教授。当时我与他一起一字一句读《中庸》等儒家文本,作为来自不同传统的读者,他经常针对文本所提的一些问题,让我发现了来自本传统的人容视忽视的一些重要视角。在清华的这段学习经历使我对中西比较道德与政治哲学有了特别的兴趣。虽然我的博士论文做的还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关于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题目,但当时中西比较道德与政治哲学的视野已经有所形成,并使我受益匪浅。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武云分享重新研读墨子文本的感悟
博士毕业来到交大后,由于先秦哲学教学的需要,我第一次系统读了《墨子》文本。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墨家通常被视为异端,并长期受到忽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妖魔化。通过系统的研读《墨子》文本,我发现许多中国哲学史著作对墨家的处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并且惊讶于墨家文本实际所包含的丰富资源。实际上,近几十年墨家研究在西方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墨家研究学者,比如鲁汶大学的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香港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方克涛(Chris Fraser)教授。实际上去年夏天在主题为“中西比较哲学”的中英美暑期班上,两位教授都是授课教师,并向暑期班上的来自全国各地八十多位青年哲学研究者讲授了他们关于墨家的一些最新研究。方克涛教授于2016年出版了《<墨子>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Mozi)一书,我现在正在翻译这本书。虽然我不是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这是墨家研究的一部非常系统的哲学力作。包括他在内的一些西方墨家研究者甚至指出:“是墨子而不是孔子,才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因为《墨子》中展现了重要的哲学论证。至少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反驳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种偏见。
主持人:那你在国际会议上可以很好地做批驳了?
武云:是的,我确实这样做了。另外我想指出的一点是,实际上我们对先秦哲学的文本的阅读是不够充分的,我们知道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而我们对除儒道之外的一些“家”(比如《墨子》《韩非子》等)的文本的重视实际上是不足的。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将视野拓宽,多读各家文本,你们将会惊喜地发现很多宝藏。
武云与提问学生交流如何了解墨子
“吃醋”是何意?能否分别用西方语义学、心理学和现象学给予阐释?
主持人:卢盈华,你研究孟子、阳明心学,也研究现象学的舍勒,这个比较领域里如何体现时代性?
卢盈华:我的工作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中西哲学文本的诠释,从哲学史上对人物的思想做出合理解释,比如阳明的知行合一、四句教思想;另一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外资源来澄清一些现象,解决一些哲学问题,通过返回到我们的体验,较为细致地来解决一些论争。主持人说起时代性,心灵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当予以关注的。剖析出心的不同面向,比如具体地澄清心的某些纯粹与偶然的维度,推进对心的现象的全面理解,除了增进认知以外,还将更能够为伦理实践奠基。
比如我刚刚完成了2万字的“醋意现象学”论文。关于“吃醋”,在中文语境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结合现象学、语义学、心理学、日常语言分析,借鉴中国思想家的论述,以及不同西方学者对envy和jealousy的区分,来说明醋意的契机、本质、意义与规范性。又比如关于羞耻,在关注孔孟荀、舍勒、萨特、当代学者(如扎哈维)等人论说的基础上,我从不同层面对羞耻相关做出划分与澄清。具体来说,每一种情感都有多种维度,需要细分,抽象地定性是有局限的、武断性。
卢盈华现场分享
进入比较哲学,我是从心学切入的。主观的感受何以能够又是客观普遍的?类似的话题引导我进入不同的领域,探索对于心的不同理解。我认为,只有经过检验相似和相异学说的解决方案,我们才能更好地对儒家心学进行定位、评价和发展。就不同的趋向而言,心理学与心理分析的学说可以补充儒家对人性较为乐观的态度。就具有相似趋向而言,由于同样注重情感,休谟的经验主义一开始自然地被人们拉近儒家,进行比较研究。但是经验论下的情感具有偶然性,与孟子和阳明肯定情感的先天性、普遍性的主张不合。牟宗三则利用康德的自律伦理学,通过自由意志学说来对儒学进行了重新诠释。不过,康德拒斥情感的基础作用,难以与儒家沟通。事实上,牟宗三也认为这是儒家进于康德之处。不过,仁义礼智是否都可以被看作道德法则?儒家并没有清楚的文本支持这一点。也有学者通过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方法来诠释儒学,这都是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之所以认为现象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有益的资源,乃是由于开放的现象学精神,不预设形而上的教条,不以某现成体系为裁决标准,而注重我们的直观与体验,个人与人格间体验为意义的澄清提供了重要依据。舍勒的现象学,同时注重经验与先天,在经验中发掘出心的纯粹秩序,这样就同时拒斥了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这一点上,舍勒与儒家是相通的。当然,二者之间也有不少的差异。正视这一点,可以丰富彼此,并使我们更好地解决某一问题,更好地了解某一现象。不同的方法不是截然对立的,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姿态,吸纳不同学说与方法的长处,以免让独断的门户之见遮盖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整全之道。
研究现象学的舍勒
面对面采访24位世界前沿哲学家体会
主持人:现在转入这次交流的第三个章节,中西交流一个途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刚才播放了去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哲学大会采访片段,文汇报和复旦、华东师大哲学系青年学子、学人联合采访了24位世界前沿哲学家,刚才大家也听了依据采访改编的哲学广播剧三个片段,有布兰顿、彼得·辛格、阿瓦尼三位哲学家。大家都有很深的体会。请石永泽先说一说。
采访伊朗哲学家阿瓦尼:搞清伊斯兰哲学不是希腊哲学的翻版
石永泽:其实对伊斯兰哲学我也只是略知一二,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采访任务。阿瓦尼曾多次来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开会、讲学,所以与他很早就认识。但这次沟通很曲折,前四个月,给他所有的邮箱去邮件都不予回答,李念老师非常执着,通过各方去联系他,终于在7月初,他在哈佛的儿子,邮箱实际的管理者发现邮箱出了问题后才取得了联系。阿瓦尼教授欣然接受采访。他对西方哲学和古希腊哲学都通晓,当今伊斯兰研究似是显学,但伊斯兰哲学研究依然有限。
分享下阿瓦尼教授对伊斯兰哲学阐述较深的几个观点。第一,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伊斯兰哲学到12世纪的阿威罗伊(1126-1198)去世就结束了。阿瓦尼认为这种观点不对。多年前曾看到一个有关穆欣·马蒂博士的访谈。马蒂是伊拉克裔美国人,曾是施特劳斯的学生,已于2007年去世。在那个访谈中,当被问及为何阿拉伯世界现在乱局丛生、辉煌文明不再?他回答的大意是说,或者是因为伊斯兰世界放弃了哲学的缘故吧。当我把这个观点转达给阿瓦尼的时候,阿瓦尼表示不同意,他说,穆欣·马蒂是从政治角度诠释,而哲学在伊斯兰世界从来没有断过。伊斯兰哲学有两个发展路向,一是翻译、评注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形成的理性派哲学(阿威罗伊是其高峰);二是在其本土其实也一直延续着非常具有自身传统特征的哲学,例如与阿威罗伊同时代的苏赫拉瓦迪(1153-1191)的“照明哲学”。伊斯兰世界八世纪中叶起有过“百年翻译运动”,其实持续了大概200多年,翻译了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波斯和印度等其他文明中的典籍。阿瓦尼认为,正因为此,使得穆斯林文明得以超越同时代的文明。欧洲中世纪处于黑暗之时,伊斯兰世界则正高举文明的火炬。因为翻译保存这些经典,让欧洲得以重新发现古希腊,从而促成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他认为,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伊斯兰世界曾受惠于古希腊,但不能说伊斯兰哲学就是古希腊哲学的再现。阿瓦尼教授在访谈中,揭示了伊斯兰哲学的丰富性。
石永泽与伊朗哲学家阿瓦尼在2018年8月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上
采访尼日利亚哲学家奥克雷:借鉴如何利用西方资源发展本国文化
主持人:我们这次采访一个特色,也是得到组委会大力表扬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多元文化,卢盈华还采访了非洲诠释学之父奥克雷神父。
卢盈华:大家可能都觉得很奇怪,非洲还有哲学吗?我被邀请采访非洲的诠释学之父奥克雷神父时,也比较忐忑。因为我不懂非洲哲学,奥克雷神父在尼日利亚伊博地区,当地的语言我也不懂。但我觉得,介绍多元文明会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的整体文化,这个采访应该很有意义,所以就硬着头皮顶上了。我阅读了非洲哲学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以及奥克雷本人的作品,然后和他通过邮件进了讨论。
卢盈华与尼日利亚哲学家奥克雷在2018年8月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上
有几个问题比较有意思。第一是1960年代他去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留学读博士,感受到了强烈的歧视,包括对他能力的质疑,他用实力证明了他自己学术方面的造诣。了不起的是,他运用西方的诠释学方法探究了非洲哲学。我想,其实我们去美国留学也是一样的,这种文化差异天然存在。放在世界范围内,在西方研究中国哲学的人毕竟是少数,虽然现在正在逐渐壮大队伍。这让我们反思学者如何在世界格局中去推广和推进民族文化。于是我就问了第二个问题,他以怎样的方法研究非洲哲学?以研究中国哲学为例,是坚持只运用本土的语言与思维,还是可以参照西方哲学?在前者看来,后者忽略了文字在历史上的原义。在后者看来,缺乏对某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前者对文字的理解是肤浅的。中国学界一直就有这种争论。奥克雷神父认为要采取开放的态度:哲学活动意味着一步一步地发问,对展望的文化问更深入和更广阔的问题。这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反对文化霸权的同时,也不应故步自封。第三,作为一个神父,奥克雷对天主教一些做法的批评也很坦率。比如,天主教强制神职人员独身这一规则,被强加给了世界上的所有文化。他认为这冲击了许多文化的其他价值如生命,不尊重生育的权利与义务。在整个采访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忧虑:西方强势文化极大地冲击了本地文化。
主持人:惠灵采访了美国的比较哲学家安乐哲,我采访了德国研究莱布尼茨的中国学者李文潮教授,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召开的功臣杜维明先生、北大张世英先生等,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分享了。大家可以看《在这里,中国哲学与世界相遇》一书。
(整编 李念,高晋豪亦有贡献)
由文汇报文汇讲堂和复旦大学哲学院、华东师大哲学系学者共同完成的世界24位哲学家采访,在2018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未完待续,下接看点:
*三天徒步90公里,哲学老师们悟出什么?
*哲学系毕业生问哲学有何用?众才俊激情群昂
精彩瞬间:
文汇讲堂“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十人从三个城市于4月5日中午12点35分汇聚咸阳机场的长途客运站,最早的人5点便离家,从左至右为李若晖、徐竹、李念、石永泽、武云、卢盈华、王惠灵、陈勇、廖宏亮、高晋豪
在商洛市商州区听当地人、作家王林斌(左一)谈商鞅、李自成和红二十五军李先念和商洛的渊源
陈勇(中间)咨询当地历史和今天的发展
4月7日,与西安交大哲学系座谈交流,邬焜教授介绍世界信息哲学大会将在六月于伯克利加州大学举办情况
“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与西安交大哲学系老师在秦岭间合影留念
文汇报社驻陕西记者站站长、记者韩宏(左)来到西安交大全程聆听,并与同事、主持人李念合影
APP留言群听友、西北大学哲学系刘郑宁同学跨城赶赴西安交大聆听讲座,结束后与讲堂负责人李念合影
讲座结束后,文汇讲堂“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与西安交大哲学系丁晓军老师(右二)合影留念
讲座在西安交大钱学森图书馆星空报告厅举行
现场听众先睹文汇讲堂即将出品的由24位世界哲学家访谈改编的配乐哲学广播剧预告片
相关链接:
作者:李念
现场照片、视频:高晋豪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