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姜锋主讲《关于“一带一路”与中欧关系的思考》
【导读】日前,在由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2019)上,众学者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度探讨。周明伟提出了要把握大变局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杨洁勉分析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学理研究角度;黄仁伟指出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战略依赖企业、人才、规则等微观支撑;姜锋介绍了当前欧洲的现状与中欧合作的进展,李安方从经济角度畅谈中国的经济全球化方案等。今刊发姜锋主讲整理。
刚才,各位学者都谈到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知识短板问题,尤其是我们对具体国家党政制度、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等国别知识还很短缺,需要重视和解决。按会议要求,我现在向大家报告一下我对“一带一路”与中欧关系的一点观察。
先要清楚的是,我们在谈哪个欧洲,地理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安全的?不同的定义就意味着不同内涵的欧洲,包含着不同数量的国家,有的说50个,有的说43个,还有的说28个或27个,甚至19个等。我们今天讨论的欧洲,主要是指欧盟。指出这一点的意图是,读懂世界需要细读,不要泛读一下就下结论,微信跟赞时代,要避免人云亦云,不知何事何物,但观点立场满天飞。
下面主要是三点观察和一个思考。
中欧在“一带一路”范围内已有广泛合作,亚投行是成功案例
从基本面看,中欧之间有着广泛深入的经贸合作。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这不仅仅是货物往来,更意味着包含人文、投资和生活方式在内的全方位交流与融合。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欧贸易额高达6822亿美元,相当巨大,同比增长10.6%。这个基本面是中欧共建“一带一路”的保障和内容。
从合作项目来看,举几个代表性例子:中法联合在英国建立核电站,这是国际贸易体系中双边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中国公司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项目中,其中80%多的资金由欧盟区域发展基金提供,这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在欧盟治理框架内运营,不是另起炉灶;有法国、英国等金融业共同参与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项目;也有中欧基于铁路的综合运输通道科研合作项目等。可见中欧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数量多,质量好。刚才黄仁伟教授提到“一带一路”有十大合作板块,我觉得“一带一路”和欧洲合作彰显着高质量的特征。也就是说,中欧合作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质量。毕竟迄今为止欧洲还是先进生产力和管理经验高度聚集的地区。
中国公司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
从制度方面看,中国和欧盟多数成员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双边合作备忘录,已经加入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以及成果清单中。在促进和改革多边机制方面的合作,如协同改革WTO,中欧合作提交相应的方案文件。战略对话机制方面,由“领导人-战略-经贸-人文”组成的“1+3”高层对话格局是比较清晰的。从各方反应看,亚投行既是一个项目又是制度的安排,是中欧成功合作经典案例。亚投行筹建一开始就是和欧洲密切协商,经过十几场密集的谈判得以成形共识,很多标准参照了欧洲,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亚投行的一名副行长就是德国人,他负责政策与战略设计。2016年至2018年,亚投行已投资亚洲基础设施项目金额达40多亿美元,最大的受益者是尚未加入“一带一路”的印度,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际行动。这个例子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德国在今年3月份的联邦政府财政部报告里,对亚投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欧之间依然存在理解赤字,不同的多边主义是明显的例子
尽管有大量的推进与合作案例,但中欧之间在“一带一路”议题上依然存在理解上的赤字。从价值定位而言,中欧都提多边主义,但所指不尽相同,有些欧洲领导人提的是排他性的多边主义,比如德国外长就曾说,欧洲的这一价值体系里并不包括中国,去年我撰文批评。现在,欧洲的想法有一些改变。相比之下,中国讲的多边主义是包容性的。
当前,欧洲对中国的定位还很多面,颇为纠结:有贸易合作伙伴,有经济竞争伙伴,还有制度对手等说法。“制度对手”的提法曾引起了很大争议。今年三月,我特意和德国政府、智库、经济界人士交流,这三个领域内人士的对华感受很不一样。智库人士认为中国就是“制度对手”,这个概念产生后还进入了欧盟的文件,影响很负面。欧盟盛产概念和思想,有建设性的思想,也有破坏性思想。经济界认为“贸易合作伙伴”这个说法好,特别是德国雇主协会联邦联合会主席,他认为,“制度对手”的称法太缺乏外交艺术,称“经济竞争伙伴”更合适。他对中国的兴趣浓厚,很想了解更多的中国事务,但觉得中国提供给欧洲的信息和说法太少了。德国政府的一位高官提到,有中国学者提到“一带一路”就说是学习欧洲和超越欧洲,这让欧洲人很害怕。习主席讲,建设“一带一路”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学界和媒体在对外交流和介绍时,不宜渲染“超越”的意义,你说要超越人家,人家能不担惊受怕?
德国雇主协会联邦联合会主席克拉默
还有欧洲人认为“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在搞地缘政治,是“中国优先”,欧盟议会的一位德国籍议员甚至称亚投行就是中国人的“强权机器”,这样的声音时时出现,但现在看,欧洲主流对亚投行是认可的,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很具体,具体的事例生动,很有说服力。
当然,欧洲对“一带一路”的争论,还与欧盟内部矛盾相关,就是相关的合作由谁来主导,是德国主导,还是法国主导?还是成员国各做各的?这涉及到欧盟内部权利结构问题,比较复杂,中欧关系当然和欧盟内部关系密切联动,这个视角也需要关注,中欧关系不仅是中欧之间的互动,也是欧洲内部的互动。从发展态势来看,欧洲开始时普遍对“一带一路”很欢迎,后来质疑声音增多,现在是“有条件的参与”,从欢迎到质疑再到鼓励,呈现欧洲对“一带一路”建设有波动但向良性方向发展的趋势。
虽然中欧之间有些分歧,但合作的主调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学术讨论和媒体报道谈问题的多,说成功的少,似乎谈问题才更显深刻和水平。这样片面感受片面表述的现象值得关注。
“一带一路”在欧洲的现实意义和未来趋势
谈到中欧合作共建 “一带一路”的前景,当然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个伙伴,了解目前欧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样,更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
内部“再国家化”趋势明显,外部不确定性不断加强,影响了其内外行动能力
欧洲议会的选举刚刚结束,欧洲内部目前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再国家化”倾向明显,某某国优先的做法受本国选民欢迎,成为胜选的妙方之一,如此下去,欧盟日渐成为各个国家的俱乐部,使欧洲协调一致变得非常困难。
其次,各国政治凸显出“个性化”“小众化”现象。通常人们爱用“民粹主义”来描绘其政治的右翼化,在我看来,其背后是“从众主义”或“媚众主义”的政治文化,政治面向大众的时代在终结,在“小众化”之风盛行下,传统的全民党走向衰亡。战后欧洲的政治文化不断变化,政坛主角一代不同一代,政治能力也从宏观谋略转变到专业技能,到现在主要是凭感觉了。老一代政治家和民众都是从一战二战走出来的,到了德国总理默克尔已是最后一代人了,新执政的政治家没有战争和欧洲分裂的记忆,他们大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擅表达,讲故事,张扬个性,行动和方案不是强项,“初生之犊不怕虎”,不会像老一代政治家那样强调妥协是政治的核心要素,这很容易把政治带入言语对抗之中。
第三,出现文明宗教化。在基督教欧洲的世界里,其他宗教也纷纷出现,尤其是伊斯兰教的扩张,人口不断壮大,宗教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张力加剧。如果你去巴黎十九区,你见到的是另外一个巴黎,一幅非欧洲国家的面貌。德国的情境也大致如此。不同宗教的人在欧洲相遇和交织,冲突时有发生,破坏性的交互作用在发生。
第四,对于欧盟的前景,欧洲议会选举被称为是“没有选择的选举”。关于未来欧洲发展的前途,基本上就是脱欧还是留欧两种选择。我个人感觉,未来并没有回头路。众所周知,欧盟其实是从战争、死亡和苦难当中逃逸出来所建立,如果回头,长远来看还是死亡和灾难。任何一个可称为“政治家”的欧洲人或者欧盟人都会意识到这一点——欧洲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圣经·创世纪》里有盐柱一说,罗德的妻子不听天使的叮嘱,在逃离灾难时回望城市,结果被天上降下的盐所包裹,成了一根盐柱,在以色列境内至今留有这个供后人凭吊的古迹遗址。欧盟一体化如果朝后退,就有可能陷入“盐柱命运”。
盐柱位于阿兹多玛,出自《圣经·创世记》
“一带一路”共建为中欧合作提供了广泛空间,误解消弭后前景可期
从经济角度看,欧洲经历了中欧贸易的增长,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欧货物贸易额达到此前的三倍,中国和欧盟加起来的贸易量能占整个世界贸易总量一半以上,占比非常可观。因此,欧盟是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极为核心的区域。从技术角度看,迄今为止,欧洲仍然是我们最大的技术和项目的供给者。从文明角度看,刚才周部长也强调了中欧如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念,或者是道义上的某种设计。我们共建“一带一路”一定有战略,这个战略的开放品质意味着它可以跟欧盟共同协商形成,意义是在互动中实现的,不是静态的。
“一带一路”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合作中展望出新的前景。在欧洲连接欧亚的战略里,欧洲人希望中国能起关键作用。在制度安排上,欧盟和中国共同参与WTO的改革,能否维持多边合作框架对未来全球化推进至关重要。而此前的中欧合作战略规划到2020年就将到期,未来的规划是否可以聚焦中欧自贸区建设或者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以此共同构建和推动全球的治理。由此看,中欧未来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潜力非常大,当然前提是“一带一路”建设要高质量发展,有可持续性。近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不断改进,尤其是习主席本人在各种场合强调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中欧伙伴关系,不同程度地消弭欧洲人的一些误解。这为今后的推进夯实了文化基础。
上周五(5月31日),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到访欧洲时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欧洲,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可以平等对话、可持稳定预期、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从中可见中国对欧洲的重视,给中欧关心注入了更多信心和信任。这在动荡的世界格局中至关重要。
对于中欧关系的定位,造个新词来形容。大家习惯了讲和平共处,“共处”的英文是“co-existence”,有历史背景,谁也不惹谁的意思,进入新时代,中欧关系已经达到了高度互融的状态,可以在西文“co”前缀后加一个“n”,变为“con-existence”,意思是“共存”“共生”。“共存”有“融合”的意思,即命运是共通的、相通的,谁也不要折腾谁,谁也离不开谁,邻居失火我会不安全,你家房子漂亮外面有花有草,我也拾掇得有特色,共同提升生活环境,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co-existence”到“con-existence”,即从“共处”到“共存”“共生”既是对中欧关系现状的描绘,也是对这一关系发展的期待。(整编:李念)
精彩瞬间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致在致辞中指出,“读懂世界”要秉持家国情怀、要积极推动文明互鉴、还要大力弘扬城市品格
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教授李琪在致辞中破题,“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应该包括它的关切环节、宏大愿景、重大举措三个方面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原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教授周明伟主讲《把握大变局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新特点新要求》
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杨洁勉(左)主讲《“一带一路”的学理和推介提质思考》,复旦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黄仁伟(右)主讲《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新特点》(李念摄)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姜锋(左)主讲《关于“一带一路”与中欧关系的思考》;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李安方(右)主讲《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论解读》(李念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俞新天(左)、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右)发言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健(左)、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范勇鹏(右)发言
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峻作会议评议与总结
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程亚文(右)分别主持上下半场论坛
与会嘉宾合影
第四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2019)6月3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
相关链接:
现场拍摄:除署名外均为查建国摄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