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尾声,全体提问者和“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合影。前排左起为李念、陈勇、武云、卢盈华、王惠灵、石永泽
【导读】:4月8日,文汇讲堂“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受邀前往西安交大作校庆123周年演讲《哲学的时代性:文化自觉与行走悟道》。昨天刊发了演讲的正文(见文末链接),现分享现场近1小时的互动。钱学森图书馆星空报告厅的人数并不多,但来自全校多系,提问既聚焦专业的墨子研究、政治哲学的深度,也有工科生好奇追问的广度。青年学者的回答是否令场外的你满意?
为何说墨子的核心观念是“公义”?
哲学系大二学生:我个人对中国哲学比较感兴趣。去华东师大看望同学时,在他们图书馆第一次系统了解了墨子的一些政治学说或者说宇宙论,但没看过经典文本。请问,如果说墨子的文学代表是“三表法”,是关于客观经验和主观经验的关系,是否可以以此来演绎他的逻辑判断?他的政治哲学和逻辑学,对今天有何启发?我个人对中国哲学比较感兴趣。去华东师大看望同学时,在他们图书馆第一次系统了解了墨子的一些政治学说或者说宇宙论,但没看过经典文本。请问,如果说墨子的文学代表是“三表法”,是关于客观经验和主观经验的关系,是否可以以此来演绎他的逻辑判断?他的政治哲学和逻辑学,对今天有何启发?
武云(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我相信你读的文献应该还是属于比较老派的墨家研究,可能沿袭了自从孟子以来的某种定论,这些定论包含墨家是反对孝道、反对特殊性的道德义务而提倡绝对平等地爱每一个人等等。如果细读文本会发现种种这些“定论”都是值得商榷的。你提到墨家的逻辑学,如果要考察墨家的逻辑学,我觉得很可能你得重视一下后期墨家的著作,在那部分里,墨家的逻辑观念涉及得比较多。
关于你提到的“三表法”,一种传统的看法是,墨家以“三表法”作为判断根本标准,并还基于对三表法的某种诠释,认为墨家是功利主义。我则认为墨家最核心的观念、最根本的标准不是三表法,甚至不是其最著名的学说“兼爱”,而是“公义”观念。也即是说,墨家包括兼爱、非攻等在内的一些重要主张都是建基于其“公义”学说之上的,或者说是以“公义”作为底线的。公义的核心在于:不应亏害他人。即以“公义”作为底线。就是说,无论你追求哪种你认为美好的价值都是可以的,但首先都不要违背这个底线。在这种意义上说,墨家并不反对孝悌等特殊性道德义务的,而只是强调对这些特殊性义务的履行不能以亏害其他人为代价。“不应亏害人”可以说是墨家的第一原则。
你问到其政治哲学和逻辑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其逻辑学的一个很重要特点是,它甚至也是建立在其政治哲学、其关于公义的学说之上的。举例来说,墨家在阐释其兼爱学说时提出了一些重要命题和逻辑推论,比如,他们会说“臧(男奴)”、“获(女奴)”这样社会地位最低的人也是人,由于兼爱意味着爱每一个人,因而,“爱臧,爱人也”,爱这些社会地位最低的人也是兼爱的正当要求。而他们却明显没有将这种三段论推理运用于亏害他人、违背了公义的“盗”。虽然他们承认“盗,人也”,但并没有得出类似结论说:爱盗也是爱人、是兼爱的要求,而提出爱盗非爱人”。这个例子中的对比说明什么?说明墨家的逻辑推理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其“公义”原则之上的,在这种意义上,我说墨家的逻辑学与其政治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是一贯的,甚至可以说是建立于其核心的政治哲学观念之上。
哲学教授一天在干什么?教书、批判、带孩子、翻译、活得幸福……
工科学生:我比较好奇人文学科的经费用于何处?一个哲学研究者,他的一天到底是在做什么?除了我们普通人想到的看书、思考、写文章之外,是否还有一些其它的事情?哲学到底有何用?
卢盈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当然中国与美国不太一样。西方大学老师的工资,即便是文科,他的薪水还是可观的。我国大学老师的收入较低,需要申请一些研究课题来支持研究。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购买书籍、整理材料、出差交流、举办会议、校对协作、研究中心运作等都需要花费。由于不需要购置多少设备,文科的经费也远低于工科。
你提到哲学的用处,哲学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价值有不同的层次。哲学对于真善美的追寻,代表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哲学同时训练批判性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人们在理解问题和做事方面更加清晰、更有条理。哲学还会培养独立的人格。总体而言,哲学能够固本培元。就像拥有强健的体魄,人们便可以从事许多不同的体力活动一样,哲学思辨力的提升,有助于人们开展其他领域的理智活动。
陈勇(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补充一下。首先是经费问题,很简单,对于中国的文科学者,尤其哲学学者,国家提供了足够的课题,每个学者要在大学生存也都必须申报课题。此外,不少企业界人士还愿意赞助哲学活动。因此,经费不是问题,就看你有没有idea(想法)。
第二,哲学家每天都在干啥?就我个人而言,早上起床后当然也要吃早饭,有时候会喝点咖啡听点喜欢的音乐,然后或者去上课,或者在家做点自己的研究,带孩子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余时间的话看看电影、跑跑步、和朋友吃吃饭吧。我最近揽了点活,要承担《黑格尔文集》中《哲学史讲演录》的一卷的翻译任务,大概500多页的德文,所以以后每天我要抽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来翻两三页纸。这大概是一个像我一样比较懒的哲学学者一天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去实验室,不需要打卡上下班,我觉得这是大学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怎么支配时间取决于个人,对吧?如果你没兴趣爱好,时间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很无用的东西;假如你有很多兴趣爱好,那么我相信你的生活可以过得丰富多彩。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哲学教师或哲学家首先应该把自己的生活给过好,这样才能够去研究发展出关于幸福美好生活的哲学。
内心的心灵秩序如何与外在的道德法则同步?心学的转化
哲学系学生:感谢各位老师带来兼具学理性又有趣的对话。我想请教儒家心学在现代性转化背景之下,它有哪些可能的面向?比如和心理学关联?
卢盈华:你的问题很好。因为心学不仅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生活之道。在现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反思一个重要问题:心学如何去和现代生活接轨?规范性怎么建立起来?整个儒学都面临这些问题。儒家所倡导的核心观念,如仁义,不会遇到麻烦。麻烦出在“礼”上,它常常被批评为代表等级压迫。礼需要进一步的调适。礼法的调整需要疏通其背后的根据(如对敬的表现有一全面的了解),也需要理清内在的道德感受与道德意识如何建立起道德规范。这里的道德规范并非具体的礼法,而是基本的原则。心学所揭示的内在的心的秩序如何开出外在的合理的伦理与政法秩序,是值得我们推进的工作。
不仅心学,理学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天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自然之理与天理的即连贯又断裂的吊诡关系如何疏通?天理与自然法与自然权利有没有什么关联?如何解释自然的恶?我觉得这是传统哲学在今天面临的挑战。仅仅依靠引用古人原文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其说得更为通透。
2万字的“吃醋”论文,从中外典籍中讨论醋意的规范性
哲学系学生:我对您“吃醋”研究非常感兴趣,您也提到了它是关于日常对话的一个分析,您采用了一种怎么样的分析方法?是根据对话文本构建的新方法,还是一些其他学者已经构建好的模型?
卢盈华:拙文分为三节展开论述。在方法上借鉴了心理学、日常语言、词典学,但不以之作为准绳。这些领域中模糊的概念恰恰需要现象学与哲学的澄清。笔者无意于强行制造不符合通行用法的区分;重要的是澄清人们使用某词汇时所表达的实际意涵,并给不同的意涵冠上不同的名称。此外,我在澄清某体验时,会先去分析容易与此体验混淆的其他体验。
因此,第一节我分析了几种类似的情感:嫉妒、羡慕、怨嫉(ressentiment)、妒忌与吃醋。这里的讨论也是建立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的:我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过尼采和舍勒所着力阐发的怨嫉。我将吃醋界定为一种特殊的妒忌,而非嫉妒。我对比了西方学者对envy和jealousy的解释。他们的争论并不能解决汉语语境下相关情感的分析问题。不过,他们富有启发性的工作的确丰富了我们对相关情感的理解,有益于我们根据不同的面向进行解释。在与他们工作的对照中,我们的诠释可以更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我们在中文语境下做出的区分也可以帮助西方学者澄清其争论中的词义混淆。
第二节我则通过一步步的辩证考察,界定了醋意的契机、本质、意义,与之相关的是爱的占有与自身魅力的确证。通过考察文字学的研究,我也就以“醋”表达爱之妒忌提出了自己的解释。第三节我考察了妒忌与吃醋在五伦上的规范性。不同于嫉妒与妒忌那样明显地不道德,醋意之正当与否需要就不同伦常关系做出细致的观察。
关于殷商时期的哲学研究,比较赞同“轴心时代”的说法
哲学系在读博士:刚才陈勇教授讲学哲学最好的一个方式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师生的传承,我特别有感触,因为读博士是非常飘忽的一个状态:课很少交流也不多。请问做殷商时期的中国哲学现在有何进展吗?
卢盈华:关于殷周对比,这里我只能提几个点,以供研讨。过去的主流观点是,殷商之人崇拜上帝、鬼神,较为原始蒙昧,而周朝实现了人文转型,人们在宗教和哲学上更加温和和理性,这是一种进步。不过,为何对人格神的崇拜就是一种蒙昧呢?古希腊也有对神的信仰。对宗教的利用不等于宗教本身的无价值。王国维在论述殷周制度时,说周朝确立其嫡长子继承制,使得政治更为稳定,也具有进步含义。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如果嫡长子非常无能或残暴,却也不容置疑地拥有继位的合法性,这究竟是不是进步的?周朝使得农耕文明、宗族文化占据主流,是否也一定比商朝的模式更为先进?
物理系学生对德国古典哲学入门,不妨读读近代哲学家的自然观
交大物理系学生:我觉得物理和哲学有内部联系,是不是?我主要是对德国古典哲学比较感兴趣。请问有何建议?:我觉得物理和哲学有内部联系,是不是?我主要是对德国古典哲学比较感兴趣。请问有何建议?
陈勇:德国古典哲学其实我涉及得不太多,当然前面我说在翻译黑格尔,所以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我这学期上一门研究生的课,和学生一起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它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学,而不是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黑格尔写的《自然哲学》。黑格尔认为有一个所谓的绝对精神体系,其中两个重要的分支是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这个划分对应了整个近代哲学的两大主题:自然和精神。也许不太为人所知的是,近代物理学兴起之后,自然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的问题,并不是说哲学家把解释自然宇宙的任务都交给了自然科学家。
假如你想从物理学的角度切入哲学,我建议你可以关注一下近代哲学家对于自然的解释。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也很关注自然,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当时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基本精神是,整个近代自然科学对于自然的解释是一种机械论,诗人或者哲学家则认为自然是充满生机的。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太一的流溢,有的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还有其它很多有意思的观点。从汉语的角度来说,“自然”这个词是来自于道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最近我自己也在反思,究竟什么是自然?总而言之,自然依旧充满着各种未解之谜,自然和人的关系也是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的。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等与其政治哲学有何关联?
英语系大二学生:我最近在看政治哲学,政治哲学和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和本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武云:是有关系的。政治哲学往往建立在一些关于人性的认识的预设之上。比如,古典功利主义学说就建立在人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这一基本预设之上。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西方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自由意志”对于道德与政治哲学来说也是基本的: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如果说人没有自由意志,那么也谈不上自由选择,也就谈不上什么道德责任等等。
学习宗教学,可以从宗教哲学作为切口
哲学系学生:我对宗教学比较感兴趣,但看佛教原典觉得跨度非常大,您有何基本的建议?
石永泽(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佛教经典非常多,汉译佛教经典使用了很多“中国化”的概念,借助工具书,慢慢阅读,还是能够领会的。就我有限的理解,佛教基本精神如果没说错的话,主要指自我觉解,而非崇偶像崇拜。一神教传统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总要面临最高存在与人类、启示与理性等的关系,所以如何安放人的理性是宗教神学或宗教哲学均要处理的重大问题。研究宗教哲学当然需要理性思考,但犹太哲学、基督教哲学和伊斯兰哲学其背后肯定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一个隐秘的最高存在,具体体现就在它们神圣的经典里。有意思的是伊斯兰教历史上从未对科学家进行过迫害,其自身也有很长的理性传统,在古希腊哲学从八世纪中叶开始逐步通过有计划的翻译进入伊斯兰世界之后,更是促发了穆斯林的理性思考。在各种问题的辩难互鉴中,如何走出一条融合之路,仍是一个重大课题。正如古代中国面临佛教进入、近现代中国面临西学挑战所遇到的情形一样。
哲学何用?解决人类困惑!给人类希望,参与到现代文明进程中去!
哲学系大四学生:我这个问题可能提得比较开放。如果谈哲学的时代性,我觉得一方面在讲哲学的广度,要去考察非洲哲学,或者之前没有涉及过的伊斯兰哲学;另一方面谈到“行走悟道”,我想问,哲学思维,这样一个延续许久的科学或者学问,更值得被重视的是它的知识性,还是更强调它的教义?
王惠灵(内蒙古大学哲学系讲师):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在进入大学老师的职位之前,我在外面也尝试参与过创业,所以到了内蒙古大学,在学校与学院领导的提议与支持下,我主导创立了“1957咖啡-哲学思想实验室”。有时人们总是质疑所学的知识是否有用?作为老师也好,包括很多其他的教育工作者也好,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想要让学生能够一方面掌握知识,做些最基本的训练,另一方面会问:这些内容在这个时代能不能发挥作用,或者能否带来一些其他的可能性?在我看来,哲学家可能往往都会看到这个时代的问题,但未必提出直接解决的方案。这个咖啡馆的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给哲学生寻找一条出路,也可以让老师走出课堂去,在另一个环境当中发挥作用。我现在上课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在我们的咖啡馆里上。
我曾经有这样的一个设想,我的学生能否学好哲学是我没有办法有把握的,但我可以保证他会做咖啡。这其实也是法国哲学所倡导的哲学的生活方式。这里我想特别区分一对概念,哲学实践与实践哲学。后者是康德意义上的,而前者还处于新兴阶段,也叫做哲学咨询,哲学咖啡馆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它一方面在解决人类的困惑,在引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所以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丁晓军老师的一些研究。
陈勇:翻译一下你这个问题,我觉得学哲学的学生都会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是学哲学能干嘛?一条出路是像我们一样当哲学老师,这样就解决了生计问题,或者可以去当记者、考公务员,这是个现实问题,我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建议,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第二是说哲学在今天有什么用?什么叫做哲学的时代性?这个问题可能是国内哲学教育以及哲学知识结构的滞后性带来的,这使得我们很多本科生(我在上海交大也有很深刻的体会)认为哲学没用。
我们刚刚听到文汇讲堂的哲学广播剧里彼得·辛格追问“动物有权利吗”?例如今天我们对待鸡的方式是非常不人道的,更确切地说是非常“不鸡道”的,在工业化的养鸡场中两三个月之内,就把小鸡给催化成一个肉鸡,然后毫无尊严地把它们屠宰,最后就送到肯德基了。动物有没有权利?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带有时代性的哲学问题,对吧?刚才提到的那个非洲哲学家、一个基督教神父,追问“神父可不可以结婚?”,我觉得这也是个具有时代性的哲学问题。有可能200年或者100年之前,神父哲学家甚至连提出这个问题的勇气也没有。但到了今天,它成为了一个现代哲学问题。
我们作为现代中国人,也许会追问一下雾霾从哪来的,其实这背后蕴涵着着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近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了所谓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是哲学家没办法解决的,但在开拓一些新的可能性、在构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哲学家一直在努力。看到希望总比没有好。
因此我觉得做哲学,最重要一点是要明白:哲学意味是一种希望,这是所谓的哲学的时代性的最根本意义。孔子在2000多年前寻找春秋时期中国的希望;2000多年之后,我们也在寻找我们自己的生活的希望。雾霾能不能消失掉?全球暖化会不会把上海宁波这些沿海城市淹没掉?这个进程是可逆的么?做哲学的人也会关心这些问题,哲学家是始终参与到现实的文明进程当中去的,他们在寻找一些新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的哲学时代性。
武云:我觉得你可能存在一点点误区,或者说存在一个疑问:哲学是否教义(dogma)?我要说的是,哲学一定不是教义。虽然一些哲学学派比如儒家的一些基本经典也被称为“经”,比如儒家有“四书五经”或者《十三经》等等,那将其定为“经”并不是一种哲学的行为。所有的文本,即使从其它的立场(比如信仰的立场)来看是神圣的,对于哲学的态度而言都只是一种文本,哲学的态度永远是以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来对待所有文本的,所以无论柏拉图多伟大,他的著作在哲学的传统中也从未被视为神圣不可质疑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就是哲学的态度的一个很好说明。所以我说哲学绝对不是一种教义。
补充一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区分神学和宗教哲学,神学已经预设了一些信仰的前提了,即使在这些前提之下也可能可以运用逻辑,可以展开论证;而宗教哲学则并不预设这些信仰的前提,甚至对那些“前提”本身会有一种批判性的思考,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它才得以被视为“哲学”。
卢盈华:回答很明确,哲学肯定不是教义,为什么呢?做哲学研究,一方面要较为客观地诠释一种思想形态,另一方面是要去思考这种思想能不能说得通、行得通。牟宗三先生曾说“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也是这层意思。 (整编:李念,高晋豪亦有贡献)
讲座结束后,单独的交流又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直到西安交大钱学森图书馆星空报告厅关闭。
作者:文汇讲堂“行走的哲学”青年教师团
现场照片:高晋豪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