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使爸妈衰老的诸多事件之一/职称、房贷、牛肉的价格/我跻身其中,最为持久”“秋天的玉米地,山谷吐烟/男人的鞭响跟着牛铃/而村庄内,女人争辩,公鸡打鸣”……这些或写亲情,或写乡愁的短诗来自全球大学生。昨天,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正式发布评选结果。108位优异者从2.3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和一、二、三等奖,除共享20万元的奖金之外,还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奖作品诗集。而乡情、亲情、爱情、自然成为大学生们最爱的题材。
吸引全球1560所高校的2.3万名学生参与
以“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为主题,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这一短诗大赛特别新增了旧体诗词的评选。自2015年8月8日开始的诗歌征集,在短短54天内共吸引到来自全球1560所高校的2.3万名大学生参与,其中新诗1.7万首、旧体诗词6000首。三等奖及以上的108位获奖者中,新诗75人,旧体诗词33人。新诗特等奖共设6名,分别花落北京大学炎拓、北京大学脱脱不花、四川大学杨默、中山大学黄宇、陕西理工学院程川和复旦大学的陈丙杰。旧体诗词特等奖3名,分别被中国农业大学胡江波、浙江大学徐盛晖和北京交通大学程凯摘得。
在此次大赛中,乡情、亲情、爱情和自然成为大学生最爱的诗歌题材。新诗特等奖得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脱脱不花 (笔名) 的获奖作品 《我是使爸妈衰老的诸多事件之一》,早在海选期间就已经在朋友圈中火起来,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其它的获奖作品 《村庄》 《老农》《外婆》 《回乡片段》 《故乡的石板街》 《无字家书》 等也都是这类题材。诗人、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主编流马说,也许中国的大学生大多都是背井离乡,从乡下来到城市,因此对故土、亲人、田园风物都有着天然的割舍不断的联系,而同时对城市又有一种下意识的隔膜和疏离,所以在大多数诗歌中,都出现了类似的取材倾向。
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正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史小杰,以一首 《故乡的石板街》 获得大赛二等奖。他在获奖感言中感慨万千:“‘我对着镜子说中文,,只有旅居海外多年的人才能体会到这样深刻的感情。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各民族的人对此都深信不疑。”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罗俊鹏的参赛作品 《等》,是所有获奖作品中最短的一首。全诗一共五行,38个字。“三岁时/你说让我等你五分钟/二十三岁时/你却还没回来/爸,我现在不要马路对面的冰糖葫芦了”。这首诗在评委诗人安琪眼中被认为是“时间跨度大、情节丰富、感情复杂的诗歌,让人心头一凛”。
“爱写诗”的大学生覆盖面很广
“虽然看看我们身边的人似乎很少有人写诗,但爱写诗的大学生覆盖面却显然很广。”评委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说。而且还有不少大学生对传统的旧体诗相当偏爱,此次参赛的旧体诗词作品超过了总数的1/4。
根据组委会统计,中国大陆参赛人数排在前十位的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574人、四川大学348人、山东大学245人、武汉大学231人、华东师范大学200人,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南昌大学。港澳台及海外参赛人数较多的高校有: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墨尔本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台湾大学等。
此次也有不少大学生以旧体诗参赛。北京交通大学2013级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程凯创作的 《西江月·渔舟唱晚》 拔得旧体诗词类头筹。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徐凌羿获得旧体诗词类一等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用长调小令以录事情点滴和难忘的时光,传颂华夏古老而深邃的文字,我深感自豪。”
不过,不少评委也表示,年轻大学生诗人的作品,不宜表达过于颓唐、老态的情感,无病呻吟则更可不必。大学生应该更多地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更加关注世界、时代、社会,视野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