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夏公在写作中
1933年与妻子蔡淑馨、女儿沈宁在上海
1927年大革命失败血雨腥风,夏衍毅然回国,加入共产党。
编者按:今天,2月6日,是夏衍逝世20周年的日子。在20年前病发昏迷的前一刻,其秘书说:“我去叫医生”,夏衍立即止住他说:“不是叫,是请!”这是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夏衍,人称夏公,谦谦君子,朗朗风骨。他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剧作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文化干部。先于1924年由孙中山介绍加入国民党,后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领导下,在上海等地从事地下工作,领导进步文艺运动,译有高尔基《母亲》等外国名著,创作电影剧本《狂流》、《风云儿女》等,话剧《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等。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看到过亚洲第一顶王冠的落地,我卷进过五四运动的狂澜,我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我亲眼看到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解放后,夏公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在夏公逝世20周年纪念日的今天,本报获得夏公家属的授权,独家首发他于1975年为子女而写下的《我的家史》。并请夏公晚年陪伴身边的孙女沈芸作文,介绍《我的家史》的写作经过。
夏衍一生光明坦荡,虽然历经风雨磨难,在文革中惨遭迫害,损目折肢,身心俱伤,但他说:“我的一生是与祖国命运、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轻时,我即把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当作理想来追求。回首走过的路,无怨无悔。”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