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记者 沈湫莎
今后当气候学家研究起复杂的大气环流、气温变化时,可能要加入大气污染数据,而当科学家在研究PM2.5时,也要有一些气候“功底”。在昨天由上海院士中心组织的“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院士沙龙上有科学家指出,治霾研究要多一些将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人体健康结合起来的“三维研究”,而在以前,大多数学者的目光仅仅停留在研究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或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上。
研究雾霾还得懂大气环流
美国一份关于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评估报告颇有意思,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加剧的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霾的问题并不显现,但近十年雾霾的曲线却陡然增加。同样是二氧化碳排放,为何近年来雾霾问题如此凸显?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大气污染专家的回答是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排放的加剧,但研究大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排入大气的颗粒影响了大气环流。他进一步解释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的大气状态是高层冷、中低层热,是一个有利于对流的状态,很容易把污染物扩散出去,但近十年来,东部城市逐渐形成了中层冷、低层热的大气稳定状态,这如同一个“大锅盖”,阻碍了空气流通,容易发生雾霾。
再把研究视野放宽一些,研究雾霾还需了解中国地形地貌。据徐祥德介绍,我国西高东低的走势会使西风吹到青藏高原处向东折回,从而在我国东部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这样的风向走势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在东部的沉积。
研究割裂易引起政策“失灵”
将工业区迁到郊区一定能够缓解雾霾吗?不一定。在最近围绕着京津冀一体化展开的规划中,提到了将首钢迁到唐山、北京工业区迁到河北的方案。但徐祥德表示,这样做作用不大。支撑他说这话的是一份京津冀地区地图:在像喇叭口的地形中,北京正处于喇叭口的末端,也就是污染物接受区,唐山正处于其上风口,如果首钢迁到唐山,无疑将加剧北京污染。
雾霾来了关闭工厂,成了现阶段治霾的常用手段,但如果不对区域整体气候“了然于胸”,很可能既损失了经济,污染也不见好。“现在,我们治霾是一股脑儿的关闭工厂,今后科学家能否提供这样一份报告,详细描述某天某个污染源排放多少量,输送轨迹如何,这样的报告对政府决策具有指导意义,能形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处长张健说。
治霾更需引入大数据支持
如何让耕作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科学家们具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分享数据成了第一选择。然而不少科学家在交流时表示,别的领域的数据获取难。
可会上专家们提供的信息却让人坐不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任庄大方表示,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下载到国家气象局的历年数据和全国2万多个水文站的相关数据,也可以通过遥感卫星找到中国各地近地面污染物水平的相关数据;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建生表示,从今年开始,人们可以从环保部建立的环境与健康数据中心,找到全国405个县的人员疾病监控。
不少专家意识到,近年来我国开放的数据原来并不少,是科学家们缺乏获取的动力和能力,以致于坐而论道的多,行动起来的少。上海气象局局长陈振林表示,治理雾霾越来越需要打破研究间的维度壁垒,更需要引入大数据支持。
但科学家们从数据中“掘金”的能力有待加强。昆士兰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童世庐则直言不讳地表示,将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人体健康结合起来是一个好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