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唐闻佳 通讯员 顾卓敏) 昨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沈成兴教授,在市六医院全新投用的升级版心导管室完成疑难手术演示,共同见证了血管造影2.0时代的来临:更少辐射,更高清画面,更快速的“救心”治疗。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高发,各大医院纷纷成立“胸痛中心”,优化急救流程,让急性心梗患者等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治疗。其中,DSA血管造影系统是医生不可或缺的技术助手。记者昨天在市六医院2.0版心导管室见到了这台“高大上”设备:一个超过两米的“C”字形机械臂用来探测患者的血管,在“C”字的上端安装了平板探测器,用以接收下端球管发出的X射线,病人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接受诊断,四块显示屏会显示探测器收到的实时影像以及经处理后的血管三维图像。
“除了诊断,这里还能直接手术,借助新技术实现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大大缩短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时间。”沈成兴告诉记者,就在前天,急诊接诊一位40岁的男性胸痛患者,初步判断是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经造影发现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医生立即在这个升级版心导管室给患者做了支架植入,手术过程中病人血管情况可以通过机器看到,仅仅19分钟,医生就成功打通患者的血管。
市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陆志刚告诉记者,急性心梗的抢救讲究争分夺秒,时间越短意味着病人恢复得会更好。市六医院升级版心导管室也是优化心梗急救流程的举措之一,该院还在全力推进胸痛中心的建设,进一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