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16年4月8-9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年会暨第十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以下简称“老年肿瘤学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举办了高峰论坛和聚焦不同癌种的专场报告,来自各地的老年肿瘤医疗研究工作者约8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图为 老年肿瘤学会高峰论坛
高峰论坛上,新成立的第三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主任委员赵平表示,2015年中国肿瘤发病人数为430万,其中的核心问题和治疗的重中之重是老年肿瘤的治疗。本届老年肿瘤分会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将以中西医结合并重的原则,重视老年肿瘤学的研究,强化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及老年肿瘤的诊疗和研究的工作者的组织培养和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孙燕认为,老年肿瘤学会在过去十年所做的工作值得肯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教授于国际影响因子达144.8的《CA:A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ians》杂志上发表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总结了我国肿瘤发生发展的情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关注。孙燕表示,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给老年人做化疗和手术需要思考和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必须建立在老年肿瘤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临床研究非常必要。
图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云鹏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云鹏呼吁临床应重视对我国肿瘤临床海量数据的挖掘,这方面亟待数据专家的加入。
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阎海表示,生命科学已往数据密集型方向快速发展,基于数据积攒(基因组学和临床数据的汇总)和算法为临床诊疗做判断,未来一定会实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信涛做了老年肿瘤姑息性局部治疗的报告。他认为,由于我国老年肿瘤预防工作欠缺、老年人群的保健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70%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一经确认已是晚期阶段,加之经济负担、家属干扰?偏听偏信等非正规治疗情况的普遍存在,造成老年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差、随访困难、预后不理想、老年肿瘤患者数据缺失等问题,导致我国老年肿瘤临床研究项目开展难度高。加之国内信息系统兼容性差,信息孤岛现象明显,缺乏专业的数据管理和随访机构和专业人员,导致我国老年肿瘤患者众多但数据占比却非常少,导致目前有关老年肿瘤的研究资料多取自国外,非常可惜。因此,“大数据”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图为 老年肿瘤学会放疗分会场。
“大数据时代肿瘤治疗与研究的变化”及“精准医疗的未来”是本次大会热点主题。近年来,国内聚焦临床肿瘤医学数据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协助临床医生养成数据管理理念和方式。比如,作为领军企业的新屿信息科技打造的crabyter[科研宝]平台已覆盖全国25个省市,提供了2000余个临床研究课题的数据管理服务,存储超过20万份科研型病例数据文档。新屿联合创始人王学兴表示,目前平台围绕老年肿瘤方向的课题占比非常低,希望通过不断优化的平台和科研服务,助力临床数据采集存储及科研成果产出,发现这部分老年肿瘤方向的研究成果。他同时表示,通过中国肿瘤大数据能进行更多探索,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发现。肿瘤临床大数据结合基因生物大数据是精准医疗实现的基础,精准医疗的发展有助对疾病的预测和预判,精准靶点的药物设计及其研发成本和周期的缩短,实现肿瘤治疗的更快、更准和更省,相信肿瘤将从不可治愈的疾病变成慢性病最后实现治愈。(通讯员 章佳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