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与开发,风貌与功能,两者该如何谋求平衡点?多年改造展现出来的建业里给石库门的保护与开发新的启迪。袁婧摄
旧改,民生之关切。
砥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在奋力提升经济能级和城市影响力的同时,更将目光投向了一座城市的人文品质和人居环境。如何打造出更多透气而宜居的新空间?在“旧改”二字上,上海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首先,跳出“金箍棒划圈”的尴尬。
每年,上海都有“旧改指标”,而要改的“旧”中相当一部分属于石库门。年复一年,随着地价上升,当年随处可见的石库门已化身“唐僧肉”,必须要用“金箍棒”划个圈才能保住。市政协有一个关于石库门申遗的专题调研,但在申遗之前必须直面问题:能不能尽可能多地成片保留下来?是否仅用“马桶”来衡量拆迁的必要?“金箍棒划圈”需要划多大? 这些都需要综合考量与评判。
两会会场内外,有代表、委员直指:旧改要不忘初衷,方式方法上需要有所改变。旧改指标,不能都成了拆迁指标,有些地方可以迁而不拆,有些地方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弥补舒适度的欠缺……
回望过去,城市肌理变化太快,很多地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倏尔消失得无可寻踪。真正成片保留下来的案例为数不多。静安寺周边已拔地而起无数高楼,徐家汇藏书楼被隐匿在商务楼宇之间,五角场也彻底更新迭代。得以保留的外滩、城隍庙、新天地、衡复风貌保护区等等,归功于当年“所划的圈圈”。从这个角度看,总是遭遇诟病的建业里能够收回来、保下来,在保留城市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还算是相当圆满的。当然,改造还可以更到位。
旧改,应该装着一座城市的气脉和灵魂,装着人们内心的安宁与舒适。
旧改应该有更多的打开方式,以此回归其本质———以人为本,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