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我们要在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社会伦理”“社会科学”的关系上有切实的、整体性的举措导入,使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本身成为成功借鉴和超越世界各国历史经验的“创新之举”
秦德君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科技三会”上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使命重大,时间紧迫。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经历和我国的实践看,要高质量地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宏伟目标,要切实处理好三个方面的战略性关系:
“三个必然选择”的需求
一是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本质上,创新生发于对自然、社会、人三者关系的历史性演绎和对生存内在驱动的自觉回应。人类每一项重大科技活动和创新发展都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社会需求是科技创新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澎湃动力所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是为“好看”,不是为了抽象的“国际竞争排名”,而是为了提升人民的生活生命质量。通过增加科技对生活的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我国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意义所在。要把社会需求、人民福祉作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应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念基点。当然这不是简单地跟着“社会需求”亦步亦趋,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经验看,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立足于改善人民实际生活,尊重这一科技进步和变迁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又要在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中寻求清晰定位,赢得更为长远的国际竞争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因此,必须要以务实的科学态度来筹划和推进国家创新型建设。
夯实社会伦理约束的基础
二是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社会伦理”的关系。从世界范围科技革命发展态势看,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冲突日益突出。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并不都是人类生活的福音,而是一个喜忧参半、福祸相倚的过程。如何处理好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深入思考并认真践行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科技发展有着不断突破伦理底线的冲动。人类经历一再表明,科技发展和创新必须受制于社会伦理,否则带来的后果和风险是不可预测的,甚至是灾难性后果。
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事实上的“后发优势”,即可以充分吸纳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规避各种“不当”行为,把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放在坚实的社会伦理约束的基础之上。坚决规避先“突破伦理底线、再回过头来整治、纠偏、矫正”的陋习惯性,无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还是产业革命都应把可能的风险和负面因素降到最低。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应成为“2.0版”,即充分吸纳了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新型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社会科学与科技融合发展
三是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科技与人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如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茅以升、钱学森、王大珩、严济慈、梁思成、周培源等都是“人文巨擘”,有极高的人文素养,这也成为他们取得出色科技成就的一个良好条件。但是,目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张皮”在我国还是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科技发展割裂开来,成为“两档子事”;二是在规划科技发展时缺乏“社科视野”,未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三是一些地方狭隘的“工科思维”和线性理念突出,单质化考虑经济和科技发展,缺乏社会综合参与,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参与率强,社会科学与科技发展融合度高,其创新主体不仅是研究型大学、创新型研究机构、创新型企业,更是创新型的社会和创新型的社会群体。人文社会科学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担当着不能或缺的角色和功能:第一,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文精神,激荡公共理性,引导社会心理;第二,动员和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普及科学理念,使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形成良好氛围;第三,建构良好的公共政策和规制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条件;第四,汇纳世界科技优秀思想和智慧,发展中国特色科技哲学,为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应有的伦理警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人类文明地平线上的新景观。我们要在上述三方面有切实的、整体性的举措导入,使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本身成为成功借鉴和超越世界各国历史经验的“创新之举”。
(作者为东华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