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刚
学术界颇有影响的《探索与争鸣》杂志创刊30年了。回望30年前学术发展百废待兴、理论饥渴的岁月,我们欣慰于今天学术争鸣不断进步的时代。然而,学术发展到今天,不能回避的是,也存有诸多学者对学术争鸣现状不满的现象。有必要深刻认识到,学术争鸣氛围的好坏,将对中国学术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争鸣本身是一种学术态度
学术只有争鸣,才能唤醒质疑的精神;只有激发批判思维,才能推动学术进步;只有遵循争鸣规则,才能有益学术发展。从马克思学术发展的历程,我们看到,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这种独立思考精神孕育了现代学术发展的精髓。学术争鸣彰显学者个性,而只有尊重学者的个性,才能让争鸣获得一个宽松的氛围,学术发展才会迸发强大的进步动力。只有让学者的学术个性得到自由表达,才能让学者积极参与争鸣,学术的价值才会在社会中呈现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然,学术争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尽管路程漫长。学术需要坚守,尽管探索真理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通过争鸣的过程却能够发现谬误所在,从而搭起通往真理彼岸的桥梁。学术争鸣是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当年,没有马克思对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的争论,就不会诞生《哲学的贫困》。就如中世纪的法国哲学家阿拉伯尔所说,“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经常的怀疑”,因为怀疑才去争论;因为争论才会推动学术进步。
因此,争鸣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态度,一种学术交流方式,它以更加主动的思辨方式去发现问题,从而摸索和建构理论大厦。为了中国学术的进步,学术争鸣的意义需要不断去认识和践行。
争鸣表象无益于学术发展
纵观时下学术界的争鸣氛围,存在这么一种状况:要么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么各方在进行非学术攻击或无底线谩骂,涉及争鸣的话题与真正的学术发展无关。如果非要争鸣,就都会表达一些不痛不痒的意见。事实上,这两种状态对学术发展本身是无意义的,背后目的都是为了利益的获取。
反思当下学术不能争鸣若干现象的外在原因,无外乎三种:第一,乱扣意识形态帽子,指的是那种任意扩大歪曲意识形态本意的做法,恶意挥舞意识形态大棒去打击对手,以达到自身目的的做法。第二,权力任性,主要指向那些不遵守学术领域规则的“学阀”、“学官”等,无视学术良心,利用手中权力捞取自身学术利益。第三,金钱诱惑,主要是指金钱与学术的违心利益交易。可以说,这三大因素更多关系到个人利益的获取,与寻求真理本身毫无关系。
面对这样的困境,需要学术制度的约束,将这些吞噬人心、阻碍求真学问的拦路虎关进铁笼,使学者不受或少受外在的干扰。在更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学者的学术争鸣素养会自觉养成并发挥作用。不能展开积极意义争鸣的内在原因,虽然与学者本身的认识和学术修养相关,而事实上,当前学者素养参差不齐且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更与外在的学术压力和利益诱惑紧密相关。因此,当下的重点在于培育和建设学术界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
学术发展要慎守争鸣边界
值得提出的是,学术争鸣不能越出学术共同体的范围,即要注重争鸣的边界。争鸣者首先要进入共同体才有学术争鸣权。也就是说,不能鸡同鸭讲。学术争鸣的开展是为了推动一个学术宽容的氛围,这种宽容氛围首先是在共同体内的宽容。争鸣不能溢出共同体范围,否则,导致的不认同往往是难以避免和无力申辩的。
基于学术共同体的争论需遵守以下几条边界原则:
1、争鸣的前提共识。对一个学术问题的前提共识理解必须是一致的,否则争论无从展开。一些所谓的争论,连起码的基本共识都不能达成,使得争鸣无法继续深入。
2、争鸣的话语系统认同。争论所操持的话语系统必须是一致的。这套话语系统是双方认可的,也是能够理解的。如,不少争鸣常可以见到学院派的学术话语系统与非学院派学术话语系统的争执,互不理解,导致这样的争鸣最终以无效告终。
3、争鸣谨防偷换概念。争论前的概念界定必须明确,否则争论过程中常常会混淆概念,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滑动,甚至争论所指概念内容南辕北撤。当然,也要避免陷入那种心存私利,故意混淆概念以达到只申诉自身利益的讨论。
4、争鸣的目的无关输赢,而是自身逻辑思路的梳理。争鸣的过程也是训练自己思维清晰和逻辑严密的过程。所以,学术争鸣目的更重要的是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学术争鸣氛围的养成,尤其是质疑思维习惯的养成,即在认同的话语系统和学术共识的前提下进行质疑,对中国学术界整体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话题的关注,旨在期待现实学术圈健康的争鸣氛围形成,这不但有待每一个学者良好争鸣精神的自觉养成,更需要加快学术机制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为《社会科学报》社长兼主编)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