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改革会让整个中国受益,也会让全世界都受益
文汇报:现在许多人认为,世界经济有稳定迹象,但尚未走出危险区,美国QE缩量后,最近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和严重的通货膨胀,新的金融危机正在孕育。也有人说新兴经济体国家代表的金砖国家经济前景不乐观,金砖的成色在下降。您对这两个观点作何评价?
拉米:我不认为最近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会导致新的金融危机。美国QE缩量后,短期内会产生一些全球性流动性紧张,但这是减少全球流动性过剩、消除过度杠杆化必须要有的痛苦。全球金融业应该采取持续调控措施,消除过度杠杆化的风险,避免产生新的投机泡沫是必要的,但它需要非常谨慎地由各国央行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目前,全球经济企稳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风险。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情况很不平衡——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复苏出现了暂时的困难,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加。保持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消除贸易壁垒、推进南南合作、增加新技术产品、全球金融流通以及经济全球化,建立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
我不赞成对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这种悲观看法。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需求和潜力依然巨大,其在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将可能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当然,它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水平;其次,要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对投资者来说,要确保投资者的政治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要解决社会和地区间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另外,需要解决的最引人注目的紧迫问题都与全球性问题有关:环境恶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当地的武装冲突。比如,中国也会面临巨大的国内外挑战:收入鸿沟、房价飞涨、污染以及服务业发展不足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文汇报: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对此,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步入下降通道,又有人指责中国经济故意放慢速度,拖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后腿,您对此怎么看?您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您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拉米: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相较于过去,中国的增长速度将不可避免地放缓,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健康的调整,是为未来经济可持续的主动放缓,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仅对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持续发展都是有益的。鉴于中国发展的潜力和庞大人口的需求,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仍将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是清晰的。
未来,无论在中国发生什么或者不发生什么,它对世界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中国需要在以前成功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开放。通过贸易环境的一些开放,进一步促成国内一系列的改革,以实现更大的发展。中国应该从系统和机制建设的角度,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总会有一部分人反对,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就像开车一样,有的人会拼命踩刹车,有的人拼命踩油门,如果同时踩刹车和油门的话,你想这个车会开成什么样,开这个车就不容易了。因此中国需要非常谨慎地制定好改革政策,驾驭好改革这辆汽车,毫无疑问,有时候改革的道路会非常的崎岖不平,但据我的判断,根据过去的经验,我感觉中国新一轮改革一定会成功,而且它会让整个中国受益,也会让全世界都受益。从WTO的视角,我对未来中国的期待是:
一、中国有待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多哈回合谈判进程中,没有中国的参与就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因此,为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谈判,更主动地向外开放市场,在其中发挥主要领导作用,特别在制定21世纪全球多边贸易新法规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当今的经济挑战需要新的全球性解决方案,中国在整个进程中的主导角色至关重要。目前中国比较关注国内的一些问题,希望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时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这种稳定来自稳健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是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应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治理,包括争取在年内推动多哈回合就早期收获达成共识。中国更多地起到引领作用,发挥主动精神,是我的期待。
二、努力加大开放公共采购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正在谈判加入WTO成员自愿签署的《政府采购协议》(GPA),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设法通过加入这一多边协议来帮助中方企业更多地进入协议签署经济体的市场,同时也显示中国政府的投资项目向外来竞争者开放的意愿。这一举措将使中国政府的采购变得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具竞争力。这也意味着中国愿意更大程度地实施其开放政策,同时也将惠及中方国内的改革政策。
三、继续加大国内改革,促进内需拉动经济平衡发展。从整体看,中国经济已有了非常了不起的跨越式发展,但正像每个WTO成员一样,某些领域仍可通过改革来获得进一步完善。譬如,许多WTO成员普遍认为,中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和出口贸易来拉动,为取得外部经济更加平衡发展,中国也应该继续增加国内消费。这将意味着继续加大国内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对教育、研究及创新活动等有更多投资。
四、要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服务业在当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加开放和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就业,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中国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应更多地把注意力偏向服务
文汇报:您在演讲中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给予了较高评价,您认为,未来上海自贸区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推进,在中国经济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拉米:去年以来,中国新的领导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这些进展说明,中国已经充分地认识到,有必要去构建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的竞争优势。我认为,中国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可能就是更多地把注意力偏向服务,而不应该再像过去这么关注商品。在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方面,上海自贸区能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也很好地回应了世界经济出现的一些最新的变化。改革实践已证明边做边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中国的贸易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早期开始,上海一直位于实验的第一线。我们看到,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的领导层作出了一些英明的选择,以科学的方法去做一些实验,通过上海自贸区这个“试验区”的一些项目,进行一些新的举措的一些尝试,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领域的改革和开放,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可以慢慢把它复制到其他一些地区。
通过自贸区,可以对深化改革进行卓有成果的一些尝试。这方面上海自贸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对企业设立和运营的支持,对于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进一步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在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效率,对企业许可制度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地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还有很多其他的创新,一系列的便利化通关措施,包括海关的清关,从前端的审批到事中和事后监管等改革措施,这些都是关键的一些步骤,很大的一个转变,中国有很大的潜力。这些新的尝试促进了投资。
值得称道的是,上海自贸区从正面清单转向了负面清单管理,这个听起来可能是比较技术的,正面清单就是说一切都是禁止的,除非政府同意,而负面清单正好相反,除非是在这个负面清单上,你都是可以做的,这个代表了一个很大的文化的转变,也就是监管文化的转变,负面清单这样的管理理念是非常好的。此外就是国民待遇,国民待遇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进展,跟以前的监管环境相比,在金融领域的经营环境大大改善,自贸区正在试验金融业的自由化运作,还有跨境的资金流动、更多市场的利率、开放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创新将会极大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我已经非常仔细读过了,它还是有点长,我必须这么说,我期望这个负面清单应该减短,应该有2014、2015、2016版,我相信每一版都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薄。另一个期待是希望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加大,尤其是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我想这个过程正在发生,我们要关注的是它进展的步伐。
文/石建勋 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