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剧照
战争背景下不乏英雄颂歌,在许多二战主题的故事里,万中无一的传奇人物谱写出惊心动魄的篇章,调动起读者强烈的情感。我本以为建立在真实原型之上的美国作家帕姆·杰诺芙的《孤儿故事》也会是这样着力表现能力出众的英雄的作品,然而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并非如此。
有着“平淡无奇的金发,小小的鼻子”的诺亚,可能是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里最平凡单纯的一位主角了。印象中,“智勇双全”总是这类作品主角的关键词——他们意志坚定、胸怀大义,懂得冷静地审时度势,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而诺亚几乎是这一切的反面。这个成长于荷兰海滨的女孩天真、懵懂,相对封闭的农场与父母的羽翼将她与充斥着血泪的外部世界隔绝开来,对于战争阴影下的生活,她的感受是“很无聊”,因为战争夺走了少女本可以享受的梦幻舞会、沙滩上的漫步……“国仇家恨”的概念在未经世事的孩子面前显得抽象而宏大。当诺亚第一次遇见住进家里的德国士兵,她没有意识到这是“敌人”,也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不幸的开端。此后,因怀孕被逐出家门的诺亚被一位偶遇的老妇人介绍去了“生命之泉计划”。
尽管跌入冷酷的现实,诺亚依然单纯,这样的性格贯穿始终。这个女孩容易相信别人,往往因形势的逼迫而非自己的深思熟虑而行动,也不会审慎地考虑未来的计划。然而,这样的个性恰恰使她在面对非常状况时能够果断做出选择。逃离“生命之泉”后,在火车站做清洁工的她偶然撞见冰冷车厢中奄奄一息的婴儿,随即几乎本能般地将其中正哭泣的一个抱入怀中,带着他踏上逃亡之路,尽管方向未明、前途未卜。直至最终,她决心将通往自由的出国车票留给阿斯特丽德,自己和法国男孩卢克一起加入游击队,但后来她又返回马戏团,在火灾中惊慌失措的人群里爬上跳板,对陷入困境的阿斯特丽德施以援手……短短几个小时内,情势不停变化,诺亚不计后果地做着决定。很难说诺亚的抉择是出于冷静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她也会害怕和担忧,但每到关键时刻,她对别人的关心和责任感总是占据上风。单纯的性格和不会左思右想的习惯使她本性的善良被激发出来,让她做出成熟理智的人或许无法做到的壮举。
《孤儿故事》
[美]帕姆·杰诺芙著
王秀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另一位让人无法忽视的角色是阿斯特丽德的前夫埃里克。他不是主要角色,更不是正面角色——这个纳粹高级军官服从上级命令与妻子离婚,甚至要求阿斯特丽德立刻离开他们居住的公寓,这样一个人物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一些脸谱化的反面典型。但是,小说对他的描绘并不刻板:在决定服从离婚命令,对阿斯特丽德说出离开的要求后,反而是他“匆匆逃出了公寓,没有回头看”。可以看出,较之“无情”,说埃里克“软弱”更恰当。他不愿直面真相,对惨淡的现实消极地顺服,并一直在心理上逃避。他对阿斯特丽德始终怀有感情,事实上,后来正是他转寄的信和护照以及他提供的出境许可和海外账户,才使得她最终脱离困境。固然他的背叛无法一笔勾销,但在作者平静的笔触下,这个角色让人更多感到的是痛心和无奈。如果没有战争,他或许会一直是个温柔、深情的人。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让怯懦占了上风的普通人而已。
《孤儿故事》中角色的行动几乎都不是完美的,阅读这个故事时,我们经常会感到惋惜,如果他能够更圆滑一些,如果她能够更克制一些,如果他们能看得更远,也许就可以更好地保全自己,或者共同渡过难关。作为读者的我们难免常常希望故事能有个好结局,希望在虚构的现实里,绝境中能有奇迹出现。然而,战争怎么可能造就圆满的结局?通过不断发生的转折,通过人物徒劳的努力和飘零的命运,我们得以看清战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辛德勒的名单》海报
故事中最接近传统“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的角色是马戏团中的“辛德勒”——诺伊霍夫先生,作为马戏团主,他既有庇护受迫害者的正义之心,又会在党卫军面前做足表面功夫,总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资源巧妙地化解危机,护得大家周全。恰如阿斯特丽德所说,他如同奥林匹斯山顶上的宙斯般守护着大家。但他毕竟不是神,无法永远站在大家身后,痼疾发作带走了他,失去依靠的成员们仍然要靠自己活下去。“辛德勒”并不是主角,任何时候,英雄只是少数,他们的光芒只能闪耀一瞬,推动历史前进的仍然是努力想要活下去的芸芸众生。
没有歌咏,没有控诉,《孤儿故事》静静地描绘了一幅战争中普通人的群像。没有人能够头顶光环——但正是种种不透彻、不理智、不周全,让这些角色真实、鲜活、立体。没有人能以上帝的视角运筹帷幄,尤其在充斥着恐怖的非常状态下,每个人最终都是由本能驱使着,勇气多一些,软弱多一些,愤恨多一些,顾虑多一些,不同的性格特质促使人们做出不同选择,但大家都是平凡的人。他们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伙伴、我们自己,我们的选择推动着我们走上不同的路——故事里说,看不到的手在前面引导着我们,那其实是千千万万看似平平无奇的、我们和他们的手。从历史走来,我们也将永远走在历史中,无数细小的水流聚在一起,汇成浪潮翻涌而又游移不定的时间长河。
作者:易肖奇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