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右三)在北京,右一为徐志摩,右二为林徽因。
■子 张
1924年的4月15日,是徐志摩陪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从上海到访杭州的第二日。近九十三年后的这一天,在杭州上塘路97号院内一家民间徐志摩纪念馆里,一段有着志摩动态影像的视频在国内首次播映,难得至极。
何以说“难得”且“至极”?借用玉成此事的日本清和大学加藤阿幸教授的话说,这是她与丈夫加藤纮捷共同以协约形式向日本涩泽荣一史料馆作出种种承诺之后才借出的,承诺之一即是在中国播映时不得转录或拍照。故此次在中国的首映,或许便是唯一的一次了。
加藤夫人解释,这个视频的发现也很偶然,她和丈夫在涩泽荣一史料馆查询资料时看到一个短片里有个人影很像中国诗人徐志摩,便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于是史料馆为他们提供了这个五分钟的专题视频,果然在涩泽荣一接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主题中,赫然出现了徐志摩的动态形象。
这是个有标题、有制作时间的完整短片,无声,黑白色,片长约五分钟。
拍摄内容为老年的日本大实业家涩泽荣一在其私人庄园迎接泰戈尔的情景,时间在1924年6月12日。从乘车进入庄园到走入大厅前大约有以下几个场景:泰戈尔由徐志摩搀扶着走下轿车,十数人在花园甬道上先后走过,涩泽荣一从右侧入镜欢迎泰戈尔并站下面向镜头合影,其他人在路旁站下交流,最后在厅堂前小立片刻。
在这些场景中,志摩虽不在画面的中心,而其作为泰戈尔访日陪侍者的身份仍是明显清晰的,他也是镜头中唯一的中国人。与他在国内陪同泰戈尔的着装一样,黑色缎面马褂配白色长袍,发式中分,漫长脸,表情愉快轻松。徐志摩先从一辆黑色轿车里轻轻跳下并转身,双手扶住身躯高大的泰戈尔下车,随后泰翁前行,志摩随其后。在接下来的镜头里,一行人从镜头侧面走过庄园甬道,志摩与泰翁秘书恩厚之偕行于后,手夹卷烟边走边讲话,偶尔还伴随手势。众人停下脚步后,志摩继续与恩厚之交谈,且拿笔在纸头上写着什么……
照我的理解,这应该是一次轻松随意的活动,主宾既是泰戈尔,志摩也就客随主便地随从其后,未有喧宾夺主之意,而对泰翁那番细心照拂自是历历在目,令人感受到志摩为人之谦恭周到。
就志摩本人的姿态而言,也坐实了他与林徽因在北京随侍泰戈尔时“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形象,假如不带任何有关志摩的印象观看此片,说志摩更像一个温润儒雅的中国传统书生也许没什么不妥。
掰指头算算,那一年,志摩才刚刚过了廿七岁生日不久,正处在追求林徽因而不得的苦闷之中,第一部诗集也还没面世,在文坛上犹是无名之辈呢!而为泰翁来华忙前忙后,且计划着要与泰翁合作在中国尝试乡村实验的宏伟理想,却也展现出青年徐志摩热心社会改造的热情。
与访华一样,泰戈尔访日也有月余,志摩自始至终相陪,进入7月亲自护送泰翁到香港返回印度。
日本之行,也让志摩写出了日本主题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留别日本》,皆是。
回首泰翁中日之行,首次在存世的、或许是独一无二的徐志摩视频档案中看到诗人的青春步态,特以文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