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者说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彭富春著团结出版社出版
陈华文
总有些人认为,这辈子能否成为人上之人,取决于父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然而,读罢《漫游者说:一个哲学家的心路历程》,能给人满满的精神正能量。
该书作者彭富春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美学一般理论、德国现代哲学以及中国先秦思想,曾出版《论孔子》《论国学》《论老子》《论海德格尔》《论中国智慧》《哲学美学导论》等专著。《漫游者说》系其用朴实的语言、诚挚的感情,追溯求学、生活、工作之旅。全书依次分为“田野之子”“青春的梦幻”“思想者与写作者”“光明与黑暗”“在哲人与诗人之乡”五大部分。
在前言中,彭富春写道:“我自比漫游者,我自说漫游的故事,或许有人会问: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漫游之路?我的回答是:也许它只是一条奋斗者的道路,一条自强不息的道理,一条追求爱、智慧与美的道路。”
彭富春的祖辈,是湖北江汉平原上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1965年,在他年仅两岁时,父亲离世。他的童年,最朴素的梦想就是能吃饱饭,过年有鱼肉吃。
自幼喜爱文学的彭富春,通过勤奋与努力,在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他动情地写道:“到了大学,我不会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担心暴风雨的到来,不会只吃米饭、咸菜和辣椒酱,也不会穿被人穿过的旧衣服,我也不会因没有钱而看不起病了。大学将是一个新的世界,我将成为一个新人。”笔者也是农家子弟,读到此处,百感交集的眼泪夺眶而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序幕徐徐拉开,探讨文学作品成为许多年轻人共同的话题。但随着知识视野的扩大,大三时,彭富春的注意力转向了哲学、美学,甚至萌生过转专业的想法。文学需要激情、想象力和生活阅历,哲学则强调理性、反思、论证和推导。彭富春接受过文学的系统训练,同时对哲学也如痴如醉,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互补与交融,使得他对于哲学的分支——美学情有独钟。
在那个哲学、美学走红的年代,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的系列论著深深吸引了彭富春。留校工作两年后,他报考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美学专业。书中记述了彭富春赴京面试与李泽厚初次见面的情形:“他给我一本书,并指明了其中的章节,要求我明天译出来,后天交到哲学所办公室。这就是我面试的任务。”不到一天,彭富春就提交了面试作业。
“从事科学研究就是要做一个孤岛上的灯塔守望者,如果不能忍受孤独的话,你们最好不要当哲学家。”对于导师这句话,彭富春铭记在心,他写道:“作为李泽厚教授的学生,如果要成为他那样的学者,那么我也必须让自己生活在孤岛之中,哪怕在滚滚红尘中有无数的欲望和诱惑。”
在读研期间和毕业后回武大任教的那几年,彭富春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1987年,他出版第一本著作《生命之诗:人类学美学或自由美学》,接着翻译了德国哲学家蓝德曼的《哲学人类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诗·语言·思》。他自学德语,并于1991年前往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师从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弟子博德尔教授。1997年,彭富春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武汉大学第一位留德哲学博士。